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八件石刻文物被送归圆明园,由此引发的圆明园文物回归问题再次受到社会关注。如今,圆明园中的珍宝散落在世界各地。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用了十年时间寻找圆明园文物的“收藏者”。他找到了400多件流散文物,并于近日集结成书。这些文物中的绝大部分也许现在还没有机会回到圆明园。 刘阳表示,圆明园现在保存的文物数量与流失海外的那些奇珍异宝相比,可以说近似于零。 华...
新华社发 单增辉 摄 2013年春拍伊始,伴随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行情的再次回暖,国内佛像拍卖市场开始升温。北京翰海今年春拍推出的“五觉—金铜佛像”专场共斩获9100余万元,上拍的95件拍品全部成交,其中斯皮尔曼家族旧藏的“宋代·铜鎏金苏频陀尊者”以1978万元问鼎,打破了两年来国内佛像市场拍价持续下跌的局面...
明代上乘和田玉不在皇宫在民间 “子刚”款玉卮,出土于清代墓葬。 明代花式玉碗 玉执壶,出土于明定陵。 金托玉爵,出土于明定陵。 明代玉器多采用新疆和田玉,玉质上乘,器型多样,工艺有所开拓创新,出现了苏州产业化式的制作工坊,治玉奇巧名闻天下。明大力恢复汉儒思想,形成了复古主义思潮,这一思潮促使明代仿古玉器的产生及高度发展。本期,中...
8月25日,广西桂林文物鉴赏研究会交流中心举行成立挂牌暨桂林明清瓷器藏品展览。中新社发 唐梦宪 摄 8月25日,广西桂林文物鉴赏研究会交流中心举行成立挂牌暨桂林明清瓷器藏品展览。中新社发 唐梦宪 摄 8月25日,广西桂林文物鉴赏研究会交流中心举行成立挂牌暨桂林明清瓷器藏品展览。文物鉴赏研究会交流中心旨在弘扬中华民文化,提高藏友鉴赏水平,为藏友提供交流平台。当天,桂林藏友展示了个人...
图片资料 此作为绢本,纵139厘米,横91厘米,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这首送友人李小山的七言诗,用笔奔放,挥洒自如,法黄庭坚;末署“隆庆庚午夏六月孟诸子戚继光书于蓟东之运甓斋”。戚继光遗墨传世稀少,此幅书于1570年,十分珍贵。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安徽定远人,抗倭名将,卒谥武毅,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传世。
中国文物网讯 艺术家聚拢形成群落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究其核心,艺术家群落是艺术创作者生活、创作,并且能够彼此交流的地方。为了探究生活在艺术区中的艺术家与艺术机构的生存现状,了解他们在艺术群落生活中的直观感受,2013年8月中国文物网记者走进了费家村艺术区王长明工作室,对画家王长明进行了采访,探寻那些正在消失的精神脉络,以及艺术家充满活力思想饱满的艺术群落生活。 群落生活的真实感受 中国文物网:请...
清明上河图大师青花瓷 人民艺术家黄美尧(左)、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舒立洪(右) 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是国宝级艺术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中国青花瓷,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符号,在海内外享誉盛名。近日,一款由当代著名陶艺名家联袂的《清明上河图》青花瓷在京展出。作品首次将5米平面画卷表现在不足40厘米高的瓷瓶之上,利用青花线条的粗细、浓淡以及发色的变化效果进行表现,既还原了原画的艺术...
张丑 清秘藏 张丑是晚明最重要的书画鉴藏家和著录家之一。他曾收藏过赫赫有名的晋陆机的《平复帖》,于是干脆把自己的斋名改成了“真晋斋”。在赏玩的同时,他也爱专。一生写了包括《清河书画舫》《真迹日录》等六部书画著录,其中所涉及的书画鉴赏内容非常丰富,对明末清初的书画鉴藏之风产生广泛的影响。 明代是个兴盛的中原王朝,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随着经济的逐步...
刘玉栋在宣纸上烙出的《清明上河图》。通讯员褚金国/摄 历时3个月完成,作品全长523厘米,高30厘米 日前,中捷盐工刘玉栋烙出《清明上河图》的消息在中捷晶山盐业公司不胫而走,好多人闻讯赶到他那里欣赏作品,看看新鲜。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幅画作以长卷形式,展现北宋汴京于清明时节的风貌,画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属一级国宝。刘玉栋烙画临摹的...
沈周 东庄图册之五 张丑鉴定水平的高超与他长期鉴赏大量的藏品息息相关。张氏自云:“余赋性庸下,时或焚香危坐,则校勘典籍,颇极深沉之思,而尤癖于书画,闻有名迹旧物,百计请观而后已,久之见闻日广,知识日开。”张丑曾在韩氏父子家观赏了大量书画,也无形中提高了对书画的鉴赏能力。同时拥有着丰富的名迹的张丑,也可以加以细细品赏,对其审美能力无疑有重要的帮助。对书画鉴定有自己的一套...
郝世明《石门颂03》 纸本水墨 190cm×96cm 2013年 郝世明《小品04》 纸本水墨 30cm×30cm×5 2012年 庞惠英(以下简称“庞”):你认为你是一位“当代水墨画家”或者一位“当代画家”吗?为什么? 郝世明(以下简称“郝”):...
图1 图2 青州市博物馆珍藏了众多明清时期的宗教文物。其中佛道造像居多,儒教较少。现介绍两件明代青铜佛像: 明代青铜毗卢遮那佛(图1),鎏金,但鎏金多已脱落;通高173厘米,由坐佛与佛座两部分组成。坐佛头戴五佛冠,头后原饰有头光,已残。螺发,面相丰腴,双目下垂,眉间白毫,唇线清晰,略带笑意。大耳垂肩,耳垂饰耳珰。冠侧宝缯顺肩而下,颈部有三道肉褶,身着双领下垂大衣,袒胸,胸前...
中国文物网8月21日编译报道:据荷兰《NRC晨报》透:今年春天,伦敦苏富比曾在被告知所拍斯库恩(JJSchoonhoven)作品系被盗作品的情况下,仍将其公开拍卖。 今年三月,荷兰文洛的范博梅尔范·博物馆(BommelvanDammuseum)失窃,造成多幅作品被盗,其中就包括上面提到的斯库恩作品,其创作时间可追溯至1969年,。 艺术品丢失登记处(ArtLossRegister,即...
中国文物网微博于2007年开通,全天候24小时向海内外提供全面、立体和及时的文博资讯,在媒体大融合时代,我们已从单一的信息播发向多方位服务拓展,在发挥好业界内外优势的同时,与您一起共同实现:弘扬华夏文明,展示文化成果,搭建互动平台,发展国际交流。 中国文物网紧跟社会及行业热点,2010年推出22个专题报道。其首创的“中国文物事件年终盘点”活动,联合国务院新闻办下属中国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