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13日,由河南省文化厅、郑州市人民政府、省文物管理局联合主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艺术研究院和郑州市文化局承办的“感知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第四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河南省省会系列文化活动在郑州市绿城广场正式启动。 活动启动后,主办单位还举办了“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网上知识竞赛”活动抽奖仪式、郑州市非物质...
迎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展示陶瓷典雅精深的艺术魅力,由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的“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今天在北京开展,二百一十六件陶瓷艺术精品亮相,深受来自海内外参观者的欢迎。 据悉,为保护紫砂独特而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二00四年以来,江苏省把“手工紫砂陶艺”列为江苏省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宜兴市政府出台了《宜兴紫...
本网讯 6月13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汇集了全省一大批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中华老字号等项目。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道宏、省政协副主席张生朝、李东玉、省政府副秘书长孟建国、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秦天行、省文化厅副厅长蒋惠莉、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喻建宏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并为大展活动剪彩。开幕式由陕西省文化厅副厅...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经常出现在各种新闻报道中。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为此做了大量的保护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就此话题我们请来了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色音教授,请他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题...
新华网天津6月13日电(记者 周润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13日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成立。该中心存录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田野普查中所获得的大量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介绍说,在数据中心,公众既可以欣赏展厅中的文字图片介绍及实物展示,也可以通过手触屏进行数据库检索,还可以在专题片放映中,全方位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据了解,中国非物质文...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周玮)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为展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成果及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的独特魅力,6月12日至14日,文化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在北京天桥剧场亮相。 本次演出涉及全国10个省区市的蒙古族、回族、藏族等13个少数民族,参...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晓萍、张攀):6月13日是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自2006年中国政府设立“文化遗产日”以来,普通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逐渐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这个概念也被广泛提及。在现代社会,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代代传承,成为中国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今年70岁的徐竹初是福建漳州木偶世家...
(五峰铺镇中心完小的学生在体验学习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五峰铺镇文化站陈克文在向小学生展示蓝印花布艺术。) 6月9日,湖南省邵阳县五峰铺镇中心完小3000多名学生在校园体验学习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6月13日是全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邵阳县围绕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主题,组织民间艺人进校园,传承和发扬该县被列入国家第一、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布袋戏、蓝印花布等文化遗产,让全县中小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傈僳族民歌”保护初显成效 记者近日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文化局了解到,2008年以来,怒江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傈僳族民歌”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傈僳族崇尚唱歌对调,在傈僳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中,傈僳民歌三大调“摆时”“优叶”“木刮”有...
“ 原来布是这么纺出来的啊!” “ 我们平时吃的老陈醋原来是这样做成的,这个发酵过程真神奇!” …… 6月10日,为庆祝即将到来的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为期5天的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酿制技艺大展”在中国煤炭博物馆隆重开幕。这不,展览才刚刚开始,一声声赞...
在6月13日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星亮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注重科学性,尤其要防止开发性破坏。 在何星亮看来,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性破坏现象十分严重,表现在:一是某些古老的村落被确定为保护区之后,便进行过度的旅游开发,修建许...
本月14至16日,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剧院广场将举办重庆市文化建设成果展出、展演活动。其间,14日下午4:00,以及15日、16日上午10:00将分别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出。秀山花灯、铜梁龙舞、土家啰儿调、梁山灯戏……这些精彩的民间艺术将为山城市民展开一幅多姿多彩的民间风俗画。 届时我市入选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9个代表性项目将进行集中展演。每场展演时长...
为迎接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2009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论坛日前在京举行。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名誉主席林嘉崃、上海交大沈念慈教授等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就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传承、保护以及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等发表了意见。 据介绍,随后还将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大赛、旅游节、巡展、巡演等系列活动,系列活动将通过抢救、保护、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整合...
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以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组成部分,二00九BMW中国文化之旅今日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发车及捐赠仪式,旨在进一步恢复和保护地震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统计,汶川大地震给四川、陕西和甘肃的三十九个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一百四十一个省级项目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特别是对历史悠久而人口只有三十多万的羌族民众及其丰富璀璨的民族文化瑰宝造成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在中国成...
6月1日至13日,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根据省文化厅批示意见,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磁州窑烧制技艺、易水砚、大名草编、武强木板年画、蔚县剪纸等五个项目参加了遗产节的重头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展览社会反响良好,河北团队荣获执委会颁发的组织奖。 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张国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