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年来,随着书画收藏风愈刮愈热,花大价钱却买了作伪字画的事件屡见不鲜。如何判定书画真伪?另外,在气温相对潮湿的成都又该如何保存珍藏的古书画?昨日,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员、北京市文保文物中心鉴定专家杨丹霞做客金沙讲坛,与成都书画爱好者、收藏者们分享了鉴别真伪的“收藏方法论”。 书画作伪郑板桥也曾干过 讲座中,杨丹霞说,传统字画作伪古已有之,纵观古今,书画作伪共有四个高峰期,由于书画爱...
中国传统文化在30年前遭受“极左”政治摧残,我曾有诗痛心地劝告友人“勿买诗书遗子孙”,以免不小心招来“文字狱”大祸。近30年来则被“暴富”经济荼毒,我又无奈地主张“勿留字画累子孙”。 怎么“累”?首先是字画作为书画家的主要财产,身后如何分配?看看近年来不断公诸媒体的遗孀子女争夺遗产的报道,最后都不得不诉诸法律,把亲情彻底埋葬,就可理解会“累”到什么程度。 书画作品的家族传承本来很正...
古代的中国人为什么会画山水?而且一画就是一千多年?”这是谈话的开始。 是啊,画山水是因为对自然的热爱和儒释道哲学的影响,这是教科书里的词汇。可是为什么王朝时代的所有杰出的头脑都热衷于此,且一画就是一千多年呢? “热爱自然我可以理解,但如此的痴迷且一成不变地画了一千多年。这就让人不好理解了。他们难道没有想过用些别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我知道,在欧洲也有过持续...
北宋中期开始出现了独立于院体画家体制之外的文人画家,他们以苏轼、文同、李公麟、米芾等画家为代表。苏轼很推崇唐代的诗人画家王维,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段评论间接提出了文人画的品味意识,后世尊称王维为中国文人画的鼻祖。当徐黄异体在北宋经历了近百年,很多文人已经不再满足于院体画家的精细浓丽写实的单一画风,而是偏向于更接近文人审美倾向的徐熙画风,《宋朝名画评》中说“士大...
长期以来,中国书画一直被认为是投资风险相对较小,而且较其它投资方式也最容易稳定获利的投资标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书画行情飙升,天价频出,不少人纷纷想在这个市场里分得一杯羹。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实中国书画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商品,并不是一买到就能赚钱那么简单。因为书画市场上的赝品较多,浑水摸鱼现象普遍存在,即便是一些老行家也难免失手。投资书画要想取得较为理想的投资收益,除了规避赝品风险外,最为关键的一步...
8月1日至10月31日,“天机妙化——院藏董其昌书画作品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这是一位在中国艺术史上承前启后的书画家,他的画论与书风,不仅在明末到清初影响巨大,甚至到今天仍然影响着书画界。 董其昌是一位明代书画家,擅画山水,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气韵深厚;书法清淡闲适,自成一家,开创了松江画派,名重当时,并成为明末清初书画界主流风格。 据广州艺术博物院陈列部副主任陈志云介绍,...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历代帝王将相书画作品不在少数,究竟哪些更具投资价值?资深业内人士在受访时表示,无论从其审美价值还是市场价格上来看,最为走俏的当属宋代帝王书画。而清代则主要是康雍乾的作品。“很多人追捧的是所谓‘御笔’,想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殊不知民间流传的有很多都是代笔。” 行情PK 宋代帝王作品价更高 帝王书画作品被行家们戏称为拍场“御林军”。资深业内人士在受访时表示,无论...
中国美术如何走向世界 学者们不约而同谈到20世纪中国美术被西化的过程,20世纪是中国文化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国绘画原有的价值体系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变化,由革命美术到进步美术,再到社会主义美术的改造和建设,以及新时期以后的主流美术这一过程。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的美术该如何树立自身形象,并走向世界?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彭德表示,中国美术的发展取决于美术家,而美术家...
1 “真品” 真画值钱,假画不值钱,这点道理人人皆知。即使假画比真画画得还要好,但因为它是假的,也一样不值钱。真品里面又存在原作或是新作的问题。在特定背景、特定情绪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和后来创作的作品,其收藏价值也是不一样的。 2 “精品” 一个画家一辈子可以创作很多作品,但不是每件作品都是代表作。因为它与画家当时的情感、精神等各种因素都有关系,这些因素在笔墨之间都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眼力是指对艺术品的欣赏鉴别能力,在艺术品的投资收藏过程中,眼力至关重要。眼力好则能识别真伪,洞察先机,步步为赢;眼力差则处处陷阱,举步维艰,很难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 那么,怎么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眼力呢?我总结三点供大家参考。 (一)多看。 美术作品是最直观的视觉艺术,好与坏对照起来很容易辨别。 记得有一次受邀去北京画院美术馆参加一位现代名家的作品展览,平心而论,这位...
六朝三杰:是指在中国绘画史上指六朝时期画家。顾恺之、张僧繇,南朝梁时人。对绘画有独特创造,画山水不以笔墨勾勒,史称“没骨山水”,自成一家。陆探微,南宋时人。有名于时。其用笔有“连绵不断“的特点,称为“一笔划”。这三人各有特色,各具特长,时人称六朝三杰。明杨填《画品》中加画家吴道子称为“画家四祖”。 陆探微南朝宋著名画家。吴县人。据《历代名画记》载,他的绘画作品有五、六十种。他作画笔迹周密,...
油画家们广泛搜集习近平各时期的历史资料和照片,研读习近平在各个场合的讲话,创作了多幅巨幅油画,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了习近平在时间跨度长达数十年,领域涉及政治、军事、教育、文化、外交等各个层面的场景。
陕西省横山县发现的一座元代壁画墓 陕西省横山县发现的一座元代壁画墓 陕西省横山县发现的一座元代壁画墓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邢福来18日透露,当地横山县发现一座元代壁画墓,壁画的主体图案为墓主夫妇6人并坐宴饮。该墓与关中地区元墓区别较大,而同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地区元墓有较多相似。 这座壁画墓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高镇罗圪台村,为石砌单室壁画墓,由墓道、封门石、甬道、墓门和墓室组成。...
2014年年初,在陕北横山县,一场大雨将沉睡在地下六七百年的一座元代古墓冲了出来。 这座元代古墓墓主人是谁,墓室内又有着怎样的故事?经过考古发掘,昨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通报称,墓室里绘满了壁画,壁画内容清晰地表明墓主人并非汉人,而是一蒙古人,并且有5位夫人相伴。 发现 一场大雨冲出元代古墓 该墓的发现颇为偶然,因为该墓所处地势比较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邢福来告诉...
罗圪台壁画墓墓葬全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记者今天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对陕西榆林市横山县高镇罗圪台村西的一座元代壁画墓进行考古发掘,该壁画墓是目前陕北地区首次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的元代壁画墓葬,墓葬形制完整,壁画精美,为陕北地区元代考古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据介绍,罗圪台壁画墓位于榆林市横山县高镇罗圪台村西,201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该墓为石砌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