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尽管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因近些年过度开销导致财政赤字高达一千万美元,直接导致了博物馆员工面临裁员和一些项目被削减,博物馆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大都会博物馆在过去一年中参观人数达670万人次(截至2016年6月30日),比去年增加了40万人次,刷新了博物馆自开始统计参观人数四十年以来的纪录。 这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三家分馆——第五大道大都会博物馆、修道院分馆(C...
古墓完成“打包搬迁” 今年,聂家桥乡在一施工工地发现了两座东晋古墓,由于该墓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8月12日,湖南省汉寿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将其中一座古墓整体搬迁至县文物局内。 该墓为砖室墓,墓室形制规模较大,墓残长4.5米,高2.45米,宽2.1米,顶为劵顶。墓四周全为青砖,大小不一,砖上多有铭文,大多很清 晰。考古专家认为,这座墓葬对研究和考证东晋时期官府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需要完整...
中共沈阳市委常委、和平区委书记冯守权(右一),市委常委、沈阳警备区司令员赵恒志(右二),和平区区长田家(右三)参观博物馆沈殿成摄 8月15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街道八一社区,一座“八一双拥博物馆”举行揭牌仪式,这是全国首家以社区名义建设的双拥主题的博物馆。 八一双拥博物馆建筑面积142平方米,主要通过文字、图片、文献、实物等,展示了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之情。 ...
为展示上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上海市民的文化生活,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预计将于2017年开放。为提升知名度、识别度,树立醒目的博物馆识别形象,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特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徽设计,欢迎广大专业工作者和社会各界朋友踊跃投稿。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综合反映上海地方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馆藏文物、文献、老照片总数约11万件,涉及上海政治、经济、文化、市政、社会生活等方面,其中...
日前,温州博物馆推出《润物“锡”无声——传统锡器匠艺文化展》。 锡器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与之相生相伴的锡文化渗透到了古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原汁原味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对过往的回忆,也传递着精雕细琢、不断精进、追求卓越、永不自满的工匠精神。本次展出锡器数百件,造型精美,用途各异,贯穿了民间生活的各个层面。 此次展览为温州博物馆与杨衙里博物馆共同联合举办。杨衙里...
昨日,由天一阁书画艺术院联合杭州西湖博物馆举办的“锦里西湖胜画图——民国西湖织锦展”在天一阁博物馆开展,集中展出70余件民国时期以西湖为主题的织锦作品。 织锦是中国技术水平最高的丝织物,曾随着丝绸之路的团队走遍世界。江南水乡杭州,丝织业的历史也十分悠久。近代,随着现代丝织技术的革新,出现了以表现西湖风景为主的织锦。民国时期,西湖风景织锦广受欢迎,杭州城里涌现出了都锦生丝织厂等著名的近代民...
8月8日,由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台湾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两岸“无锁不谈”合作交流展》在山西民俗博物馆举行了首展。本次展出古锁276把,近代锁21把,现代锁具64把,其中现代锁具来自台湾。该展览以科技发展为主轴,配合生动的展示手法,从古代锁具、近代锁具、锁具新发明等方面,为市民解读锁具复杂的机械设计背后蕴含着的人类智慧和文化内涵。
群仙伏龙图 记者昨日从常州市博物馆获悉,该馆最近推出了“七夕故事——宋元时期泥塑特展”,在常州博物馆三楼现代艺术展厅展出,将一直持续至10月30日。 宋代的七夕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也是一年中风俗最盛、活动形式最为丰富的一个节日,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活动是一种叫“磨喝乐”的泥塑玩具的制作和供奉。“磨喝乐”一词起源于印度佛典,本是天龙八部中的蛇神,传至中国后逐渐演变为可爱俏皮的...
从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了解到,该院拟筹备建设广东汉剧博物馆,目前正在进行筹建前期工作和征集相关文物资料。 广东汉剧是广东三大剧种之一,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一直以来,对广东汉剧的历史艺术资料未能作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为全面搜集、保护、整理和利用广东汉剧历史文化资料,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将筹建广东汉剧博物馆提上议事日程。广东汉剧博物馆拟设在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将突出广东汉剧特...
昨日上午,市博物馆举行捐赠仪式,当代画马大家韦江凡、时玉梅夫妇的6幅珍品被市博物馆永久收藏,并将于近期公开展览。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郭勇格,副市长王建平,市政协副主席徐月凤,韦江凡女儿韦红燕、儿子韦为等出席捐赠仪式。 此次捐赠的6幅书画精品分别是韦江凡先生创作的《拂云飞》《三骏图》《夙有凌云志》,时玉梅女士创作的《夏荷图》《蟹》《鱼趣图》。 韦江凡(1922~201...
近日,《润物“锡”无声——传统锡器匠艺文化展》在温州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由温州博物馆与温州地区目前唯一一家以收藏展示古锡器为专题的非国有博物馆——杨衙里博物馆共同联合举办,展览时间至9月20日。 锡器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深远而巨大,与之相生相伴的锡文化渗透到了古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原汁原味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对过往的回忆,也传递着精雕细琢、不断精进、追求卓越、永不自满的工匠精...
图为展览现场。杨韵仪摄 “书画作品是中国的国粹,要自己主动走出国门,通过国外的展览让更多的人看见。”浙江杭州江南书画院院长宋柏松16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道。 当日,董也山、宋柏松两位当代中国山水画家联合展出了他们创作的西湖20景墨宝,用画笔留下杭州西湖的诗意与神韵。这也是首次以西湖20景作为主题的集体创作和展出。 西湖的“老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
8月9日,古埃及青铜神像在展厅展出。 8月9日,南京博物院2016年度大展“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展览开幕,来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约110件套古埃及文物精品和来自南京博物院等单位的约140件套汉代诸侯王陵出土文物同室展出,让观众对比感受两大文明的风采。(新华社记者孙参摄) 8月9日,观众参观古埃及文物“女吟唱者木乃伊”和“卡诺匹斯罐”...
“北京人”头盖骨最早的复制品卞跃跃摄/光明图片 【地质博物馆的沉睡宝藏】 1929年,距今50万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横空出世,但仅仅过了12年就神秘丢失,至今下落不明。1998年,古人类学家贾兰坡与中国科学院14位院士曾在《光明日报》联名呼吁寻找“北京人”头盖骨。 日前,记者在中国地质博物馆见到了“北京人”头盖骨第一代复制模型。它宛若沧桑老人,向来来往往的观众诉说...
8月12日,《内美静中参——黄宾虹书画精品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展览由深圳博物馆联合浙江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共同主办,将展出到10月23日。 此次书画大展遴选浙江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所藏的黄宾虹精品佳作百余件,囊括其艺术生涯各主要阶段重要作品,如早期“白宾虹”山水,中期纪游写生、临摹画稿,晚期“黑宾虹”画作等,较全面地反映了其书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