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书名:全球化与中东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车效梅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页数:423页 ISBN:9787010119076 内容简介 本书在时间上从远古中东城市诞生起,直到21世纪初在空间范围上涵盖了中东地区18个国家的主要城市。采取了历史与现状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思路和以历史发展为脉络的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中东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点问题。在...
[内容摘要] 近日,蚌埠三名村名自费十余万元,清理了当地一口明代古井。专家称擅自修缮文物做法不当,需上报审批后方可进行修缮。 在蚌埠市长淮卫镇余滩村,有一口历经600多年风雨的明代古井,一直为当地村民提供甘甜的井水。近年来,由于淤泥堆积致使井水枯涸,陈涛等三名当地村民自费十多万元,清理了这口古井,井水再度涌出。文物专家告诉记者,村民对古井的深厚感情可以理解,但是擅自修缮文物的做法并不妥当。...
石雕被盗前的原状 被盗毁的嵌壁石雕、丢弃在正殿之外,法轮平雕已残缺不全 [内容摘要] 房山区的环秀禅寺被称为“明代石雕艺术宝库”,但却屡次被盗,今以满目疮痍示人。近日,有市民发现,寺内一尊北京稀有的明代嵌壁石刻又遭盗毁。 环秀禅寺位于房山区青龙湖镇晓幼营村,建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1986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图说房山文物》一书当中,将环秀禅寺记载为明代...
被偷的“螭首散水”上面没有任何石雕只剩金属底座 唐韵 摄 工作人员正在修补被破坏的拴马桩 唐韵 摄 [内容摘要] 14日,有市民反映南京下马坊遗址公园里的3根拴马桩遭到了人为破坏,公园内的另一处明孝陵享殿遗址石刻“螭首散水”也已被偷去向不明。公园负责人回应称,被破坏的民间文物正在进行修补,今后将通过安装监控等手段加强文物管理。 下马坊遗址公园是南京一处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公园,位于南...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文物,制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七月,为木印彩绘纸本,蓝绫宫裱,屏挂式,由8条幅纵向拼组而成。版框(不含原裱外沿)每幅高171.4厘米,宽56.5厘米;拼后全图版框高171.5厘米,宽452厘米。 世界记忆工程亚太6次会议广州召开 我国380年前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参评。 星座星云银河系 小星图藏大乾坤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看上去貌似密密麻麻...
昨悉,迄今发现最为完整的明代《黑暗洪荒传》,在保康县档案馆经整理后重见天日。 保康县档案馆馆长陈静茂介绍,此次征集发现的《黑暗传》版本,是目前发现最长、最完整的一个唱本,全书共计5200行,以七字句为主,兼有十字句、六字句不等,共计3.6万字。 通常,《黑暗传》的歌师一般不唱全本内容,且歌本不示人,去世后与歌本同葬,故其也称为阴本子。本次发现的版本不同于神农架发现的《黑暗传》阴本子(丧鼓专用)...
上周五,《城市日历》独家报道了市区北城大桥下一处市政工地上发现了古墓葬。从昨天开始,考古人员对该古墓葬进行了表面的清理,到今天下午四点,墓室的轮廓和上面的青石盖板已经清理出来。考古人员从墓室的构造、用料判断,这是一座明末清初时期的古墓葬,六块青石盖板上用白色涂料写着“福、禄、绵、长、永、寿”六个大字,还标注了“东、西”。 据了解,工地工人在挖掘时,碰到了六块青石盖板中东南角的那块,但清理后,...
[内容摘要]5月9日,南通市崇川区北濠桥路附近一工地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时,发现了一处嵌有厚重石块的古墓。昨日下午,该古墓附近土方已经大致清理完毕,工作面积在50平方米左右,目前考古挖掘队正在对其进行整体测绘。 5月9日,南通市崇川区北濠桥路附近一工地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时,发现了一处嵌有厚重石块的古墓。经考古学家初步勘测,该古墓建成年代在明朝中后期,疑似为一夫妻合葬墓,保存程度较为完整。目前...
【英文标题】Commentaries on Guan Li(Amenity of Manhood)of Royals in the Ming Dynasty 【作者简介】彭勇(1970-),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内容提要】 冠礼至周代形成定制,此后长期被沿用。明人颇重冠礼,皇室尤甚。明代的皇室冠礼有皇帝、皇太子、皇子和亲王等冠礼形式,它们各有等级森严的制度。明代皇室冠礼...
[内容摘要]据《隆昌县志》记载,隆昌铁陨石明朝时期陨落在隆昌县城西北,清朝乾隆25年(公元1760年)被人掘出当作“神物”供奉,称为“紫岩”。1972年,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前身)教师在隆昌见到这块奇特的“石头”,于是便带回成都进行研究。 在我国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中,高校博物馆别具一格。在其中,我们不仅能窥见高校的学科布局、主攻方向,更能感受到经年累月教学、科研活动积累起的独特“文脉”...
[内容摘要]日前,河北省秦皇岛市文物工作者在长城地基下发现40余枚烧制象棋棋子。专家称这些象棋子的发现,恰好为当时边疆社会将士的这种生活状态提供了重要物证。 河北省秦皇岛市文物工作者日前在对域内明长城板厂峪段修复过程中,在长城地基下发现40余枚烧制象棋子。出土的棋子透露出当年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休闲娱乐的别样风景。 绵延在秦皇岛明长城既是宝贵的历史遗迹,也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在抚宁县驻操...
[内容摘要]近日,陕西省大同市出土了一处40余米完好的城墙石基,该石基的建筑术语称为“土衬石”,有力地证明了大同北小城的具体位置,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水平,既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在大同市北苑路北小城东墙基础抢险加固施工过程中,于城墙根部发掘出40余米完好的城墙石基,这为明代大同北小城的边界认定提供了有力佐证。 新发现的40余米城墙石基比东侧的路面高出约1.5...
去岁今春,官窑瓷器板块经历过几年的平静后再掀波澜。明代皇家瓷器首先赢得“开门红”,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1亿港元刷新了中国瓷器拍卖世界纪录。紧接着,另一件北宋皇家官窑定窑大盌以1.47亿港元位居历年宋瓷拍卖第二,两件高价瓷器为今年春拍的瓷器热拉开了序幕。接下来,四件流传有序的明清皇家珍瓷将亮相北京东正拍卖春拍现场。业内人士认为,这四件瓷器的拍卖结果,将成为内地皇家瓷器收藏的一个“风向标”。 四...
4月22日山西日报发表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郭峪村遭破坏》的批评报道后,5月4日,记者再次走进郭峪村回访,发现党报的舆论监督并没有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村民依然我行我素拆旧建新、相关部门对记者的采访根本不予理睬。 在郭峪村的街头巷尾,不少村民都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郭峪村遭破坏》的报道大加赞赏,特别是69岁张姓村民,听说记者采访关于古村落保护的事情更是激动,他希望能通过舆论呼吁来加强对郭峪村的...
由黑龙江省文化厅主办、黑龙江省博物馆承办的“白山·黑水·海东青——黑龙江古代文明之光”精品展近日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开幕。该展是为纪念金中都(现北京)建都860周年而制作的纪念展览,于2013年9月17日在首都博物馆展览半年后,今年3月撤展回到黑龙江省博物馆重新布展。 展览选取了256件(套)珍贵文物,80%以上为3级文物,包括金银器、玉器、瓷器、铁器、石器等。在这些文物中不但有象征女真族进取精神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