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山西省长治市文物旅游局获悉,该市襄垣县近日发现一宋代墓葬,墓内南壁两侧雕刻的龙头挂件较为罕见。 该古墓是在山西省潞安矿务局王庄矿医院建筑工地上发现的。文物考古人员介绍,该墓是用沙石砌成的仿木结构,坐北朝南,墓室由墓道、墓门、主室等组成,墓门用石头雕刻而成,墓内南壁两侧雕刻的龙头挂件较为罕见。 文物考古人员研究分析,墓中虽没有纪年文字,但从其形制、斗拱、板门、子棂窗等做法和同时出土的白釉瓷...
近日,潞城市合室村一村民在挖沟时发现一座古墓。经山西省市文物考古人员实地考察后认为,初步确定此墓为宋代墓。 该墓为仿砖室结构,南北向,墓由墓道、甬道、墓门、主室及东、西、北三壁配室组成,规模较大,主室呈方形,墓内顶部为穹隆顶,墓室下部砌有台基及各种吉祥瑞兽砖雕。墓室内室壁绘有壁画,并镶嵌有砖雕,砖雕以浮雕工艺形式烧制而成,题材是反映当时伦理孝道思想的“二十四孝人物故事”图...
日前,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管理所联合对途经宿州市区的一段隋唐大运河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个罕见的宋代石建筑码头。同时还发现了沉船木块和涉及10多个窑口的1800余件瓷器。 新发现的宋代石建筑码头位于宿州市护城河内,考古人员据此判断当时应属于“闹市区内”。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专家贾庆元介绍,此次发现的宋代石建筑码头保存比较完整,全部是用巨石堆砌而成,目前已发...
太平洋拍卖行春季拍卖将于6月下旬拉开帷幕,6月21-23日在北京京瑞大厦二层宴会厅、三层阳光大厅预展。本次太平洋春拍分为三场,油画雕塑专场、中国书画、古籍碑帖专场和瓷玉珍玩专场。拍卖时间分别为6月23日15:30、6月24日9:30、6月24日14:00。 中国书画、古籍碑帖专场涵盖古今,尤以当代有潜力的书画家为重点。主要汇集了高凤翰、李苦禅、蔡鹤汀、方济众、程十发、黄永玉、宋雨桂等名家。 瓷...
宋元书画一向是各个拍卖公司竭力征集的对象,但由于作品资源极其有限,大多已经被海内外的博物馆、收藏家或收藏机构所保有,故而流入市场的宋元书画作品极为罕见。令人惊喜的是,在北京保利2007春季拍卖会的“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中,宋元书画精品再次上拍,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买家的热捧,并且成交价也较为理想。 在该专场中,共推出了十余件宋元书画作品,其中宋元名家的作品更居成交排行前几位。南...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地区:江苏 编号:Ⅷ—14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苏州市 宋锦,为宋代发展起来的织锦,因主要产地在苏州,故谓“苏州宋锦”。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丝绸古城,为锦绣之乡、绫罗之地。唐宋时,苏州成为国内丝绸生产中心;明清时期,苏州又有著名的苏州织造府,其宫廷织造和民间丝织产销两旺,素有“东北半城,万户机声”...
本报讯据新华社报道:山东省考古所的考古人员最近在山东省汶上与嘉祥交界处梁济运河内发掘出一处宋金时期的聚落遗址。据了解,如此大规模发掘宋金时期聚落遗址,在山东尚属首次。 目前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共发现房址20多座,有的存在明显的组合关系,应为院落。另有陶窑、沟、灰坑、灶、墓葬等遗迹数百座,获取大量陶、瓷、铁、石器和碳化植物颗粒等遗物。陶器以残砖、瓦等建筑材料居多,还有精美的螭吻残件、兽面瓦当...
“晋江凤山庵清水祖师庙遗址惊现南海一号的绿釉瓷器,同时首次发现800年前烧制有‘清’‘水’字样的酱釉大海碗!”昨日,泉州古陶瓷研究专家、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兴奋地告诉笔者。 凤山庵,亦名“清水行宫”,位于晋江市西园街道赖厝社区后的雁山,今仅存一座近200平方米三开间平房的“清水祖师...
河北省邢台市文物管理处近日发现一批共计29座唐宋墓葬。经考古人员抢救性挖掘,共清理出29座唐宋墓葬和大量的陶瓷器及铜铁器。 据介绍,发现古墓的地点位于邢台一建筑工地。这批古墓葬距地面深约3-4.6米,大部分为洞室墓。出土遗物主要有塔式罐(成组)、 陶俑、瓷碗、瓷罐、执壶、铜镜、铜钱、铁犁铧、铁铛、残墓碑等。其中前三者较为珍贵,相对数量较大。塔式罐由盖、罐、座三部分组成,外用白粉打底,绘制花卉图...
一座北宋晚期的夫妻合葬墓,5月9日被怀宁县马庙镇严岭村井塘村民组一位李姓村民在自家菜地耕作时发现。 此墓离地表约有50—80cm,平面呈长方形,墓长为260cm,宽为192cm,高为130cm,弧形顶,坐南朝北,墓门在南,为砖室木椁夫妇合葬双室墓。由于该墓在早期遭到揭顶盗掘,陪葬器物大部分已失,只从双室墓底清理出残缺的影青瓷碗和数枚钱币。文物考古工作者推断,该墓的年代应为北宋晚期墓葬。 此墓脚...
日前,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管理所联合对途经宿州市区的一段隋唐大运河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个罕见的宋代石建筑码头。同时还发现了沉船木块和涉及10多个窑口的1800余件瓷器。 新发现的宋代石建筑码头位于宿州市护城河内,考古人员据此判断当时应属于“闹市区内”。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专家贾庆元介绍,此次发现的宋代石建筑码头保存比较完整,全部是用巨石堆砌而成,目前已...
由国家博物馆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众多沿海省市的考古人员共同组成的西沙考古队,近日结束了对远海古沉船“华光礁一号”为期近两个月的发掘清理工作。目前清理保护的青白瓷、白瓷等珍贵文物近万件。 据《海南日报》报道,从已经发掘出水的瓷器器型、图案看,这些文物都是外销瓷器,而一些画有仙人、仙鹤,并镶有小龟的碗,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西沙考古队副队长赵嘉斌介绍:“华光...
中新社海口五月六日电由国家博物馆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众多沿海省市的考古人员共同组成的西沙考古队,近日结束了对远海古沉船“华光礁一号”为期近两个月的发掘清理工作。目前清理保护的青白瓷、白瓷等珍贵文物近万件。 据今天《海南日报》报道,从已经发掘出水的瓷器器型、图案看,这些文物都是外销瓷器,而一些画有仙人、仙鹤,并镶有小龟的碗,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西沙考古队副队长赵嘉...
据《广州日报》报道南宋初期的古沉船“南海一号”已经正式开始打捞,专家估计整船文物超过6万件,其文物价值及考古价值足以媲美秦朝兵马俑。至今,考古人员已从“南海一号”打捞出水金、铜、铁、瓷类等器物5000多件以及南宋以前历代皇朝铜钱10000多枚。 揭秘一:长170厘米的镀金腰带 1987年7月的一天,英国海洋探测公司3名队员在“南海一号...
据《广州日报》报道昨天,“南海1号”打捞沉井被运往阳江,预计明天将运抵阳江海域打捞现场,7月份有望将南宋古船“南海1号”打捞出水。专家估计,“南海1号”的文物价值可能会超过千亿美金。 1987年,广州救捞局和英国某潜水打捞公司在广东上下川岛外发现“南海1号”,据了解,该船沉没800多年,属宋代木质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