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蔚县打树花,门票160元一张,今年已商业演出60余场次,接待游客6万余人,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蔚县剪纸,全县从业人员3.8万余人,年产剪纸600多万套,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4亿元;蔚县秧歌,每年农村演出达350场,创作出《天女与战神》等艺术精品剧目,曾荣获文化部“文华奖”和多项国家、省戏剧大奖……蔚县打树花、蔚县剪纸、蔚县秧歌都是2006年列入全国和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日前,陕西省文物局授予英国牛津大学杰西卡·罗森教授和德国海德堡大学雷德侯教授“陕西文化遗产大使”荣誉称号,这是陕西省在文化遗产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 杰西卡·罗森教授是欧洲著名的考古学家、汉学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她长期关注中国考古,与陕西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近几年,罗森教授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大遗址、考古学及文物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为推动陕西考古及文物...
国庆欢乐行,今天带大家来到渭南非遗博物馆,在这里不但可以见到当地农妇花费几天时间做出的面花工艺品,还能够自己自导自演一出皮影戏,既学习到了知识,又愉悦了身心。 记者:“今天带大家来到了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这里据说是展示了渭南当地有特色有特点的渭南非遗实物就达到一千多件,那到底是多么有特色有特点,现在跟着我一起去看一看。” 渭南非遗博物馆陈列着1000多件渭南当地的非遗实物,其...
文化部办公厅日前公布了《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宜黄禾杠舞名列其中,入选传统舞蹈新入选项目,这是该县继2006年宜黄戏申报成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禾杠舞是流传于宜黄县及邻县乡镇以镰刀敲击禾杠的民间舞蹈,由上山砍柴延伸而来,且歌且舞。禾杠,即挑柴火、禾秆用的竹竿。为便于穿插柴火,两头削尖。宜黄属山区,常有猛兽出没,上山砍...
10月1日和3日,由市文广新局主办、市群众艺术馆协办的2014国庆期间沿海文化线文艺展演在万平口广场和太公三路广场精彩上演,来自东港区、日照国际海洋城、五莲县、莒县等地的21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团队,向市民和游客表演了《满江红》、水族舞等传统剧目及农民画、剪纸等传统技艺,让市民和游客更好地了解日照的文化底蕴。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被确定有国家级名录5项、省级名录4项、市级名录79项、区县级名...
曲曼遗址的考古新发现,不仅把中华与亚欧文明的交流至少前推到了公元前6世纪,同时证明了塔什库尔干在历史上所起到的正是丝绸之路要道和中华文明与希腊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沟通交流之门户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已经被多次证明,自治区文化厅副巡视员马迎胜:“史载除了我国东晋的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等西去天竺取经的僧侣都经由了塔什库尔干以外,在中外文献中有记载的自公元150年到1949的1800年间,外国人来新疆...
记者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政府获悉,佳县朱家坬镇泥河沟村一处古枣园,新近入选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评选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佳县科技局副局长武忠伟代表县政府前往意大利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领取了奖牌。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新闻公报称,粮农组织下属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科学和指导委员会,日前在罗马总部就保护全球独具特色的农业系统问题展开的会议上,正式授予中国三大农业系统(陕西省佳县古...
邵文清,邵家彩子的第三代传承人。从她记事起,她的祖辈、父辈就整天在自家的作坊里忙碌,制作彩子。 彩子,由毛头纸制作,经过合方、叠纸、绑纸、刻花、晾花、染色、晒干、抹平、捆扎成摆等10余项工序制作而成。制作彩子是个功夫活儿,一天到晚、一年四季没闲着的时候。逢阴天下雨的时候,邵文清就合方、叠纸、绑纸、抹平、捆扎;逢天气晴朗的时候,邵文清就赶紧晾花、染色、晒干。她的爱人说:“做彩子这活儿枯燥,全...
具有原始氏族农村公社和原始部落联盟的特征的黎平“侗族款约”近日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遗文化遗产。 贵州省非遗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侗族款约具有群众性、民主性和严肃性。侗族款约中它的立法、司法都一定要通过村寨群众来商定盟誓施行的,可以说是群众公约。 西南大学人类学教师王彦芸认为,千百年来侗族地区社会秩序长期呈现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除了民族的因素而外,另一个因素就是款的联系,与款组织的长期存在...
10月2日,第3届祁门牯牛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节在祁门县牯牛降风景区开幕。来自祁门县多个乡镇的文艺工作者为3000余名游客带来目连戏、傩戏、采茶扑蝶舞等当地特色表演。 环牯牛降区域素有“徽文化之源”的美称,文化遗存丰富。目连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神话剧种,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从2012年首届非遗旅游节开始,祁门县借助国庆黄金周,汇集全县非遗文化产品在牯牛降景区进行集中表演,受到游客...
10月5日,华商播报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近日,省文物局授予英国牛津大学杰西卡·罗森教授和德国海德堡大学雷德侯教授“陕西文化遗产大使”荣誉称号,这是陕西省在文化遗产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向两位专家颁发了荣誉证书,并高度评价了他们多年来对陕西文物保护事业所做出的辛勤努力和重要贡献。 英国罗森(JessicaRawson)教授是欧洲著名的考古学家、汉学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古蔺麻辣鸡登场 精彩的仁和花灯表演 10月6日,“西岸阳光·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演”在西岸村拉开帷幕。来自泸州的1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汇聚西岸村,带着他们的传承所学,演绎了一场文化遗产“嘉年华”。展演现场千余人 “零距离”接触到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享文化视觉盛宴。 满目油纸伞 咪苏彝族唢呐 上午10:00整,在铿锵的锣鼓声中,玄滩狮舞登上舞台,开启了展演...
日前,由全国台联、北京市台联、闽南师范大学等主办的“闽南古韵·两岸传情——海峡两岸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 本次展演活动通过漳州锦歌、泉州高甲戏、闽台歌仔戏、闽台木偶戏、南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彰显两岸同根同源的闽南传统艺术之美。 作为展演活动的一部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图片展已于9月25日在国家大剧院开展,展览持续至10月7日。 ...
10月10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下简称“非博会”)将在济南开幕。时隔四年,再度落户省城,使得广大市民对这位“老朋友”亲切不减,更满怀期待。目前,博览会各项活动已进入后期筹备阶段,其多项惠民主题活动将全面展开,力求借此,让“非遗”进一步走近人们的生活。 本届博览会的主题为“非遗:我们的生活方式”。博览会将邀请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及国外有代表性的非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