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巴黎茶花女遗事 海内孤本《北魏王子晋碑》 第一部国人翻译的西洋小说 ——《巴黎茶花女遗事》最早的刻本 《巴黎茶花女遗事》是一百多年前由王寿昌口述、林纾笔译的第一部国人翻译的西洋小说,也是第一部输入中国的西方小说。2012西泠秋拍中呈现的这一部1899年林氏畏庐刻本,为原刻初印本,封面白纸书...
柳 倩 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我国已有9859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50家收藏单位被认定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不过,与数量庞大的亟待修复的古籍相比,我国的古籍修复专业人才可谓捉襟见肘,这让许多业内人士感到忧心。 古籍修复人才的缺口究竟有多大?这一领域的人才培养何时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就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调查。 修复任务和...
《大学衍义四十三卷》32册,纸本,明嘉靖六年(1527)内府刻本 中经收藏导读:相比于宋刻本而言,明刻本的价格差距较为明显,但是明刻本的价值正在逐步被发掘,而那些有眼光、有实力的藏家及投资者也在逐渐增强搜求明刻本的力度。 沾染着宋刻本“范儿”的明刻本 明代作为承袭宋代文风最为浓厚的朝代,其刻印书籍始终以典雅、优美而著称于世。其中尤以明朝嘉...
元抄本《两汉策要十二卷》序(局部) 《徐仆射集》卷一,明刊本(局部) 中经收藏导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千古名言,曾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通过刻苦攻读来改变自身的命运。现如今,这句话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本饱经时代风霜、富含文化底蕴的古籍善本,在近来的收藏拍卖市场上价值已经堪比黄金。而古籍...
中国嘉德[微博]此次秋拍古籍善本专场表现比较平稳,总成交额为4537.67万元人民币,其中元刻本《题宋版通鉴总类》以1380万元成交,显示出买家对于稀少的、流传有序的宋元刻本更为重视。 2012秋拍刚刚拉开帷幕,根据目前的相关数据,古籍善本、名人书札和文献部分的成交率有明显的提升,重要稀缺拍品更是拍出了比较高的价格。显然,投资者开始更趋于理性,买家不再一味盲目追捧热点门类藏品,以古籍善本和名人...
中山图书馆珍藏的800多年前的《金刚经》。资料图片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中山图书馆迎百年馆庆,特藏部重新开放 百年中图华丽转身 稀世古籍开门迎客 100年前,广州第一间公立公共图书馆——广东省图书馆在广雅书院藏书楼旧址开馆,作为中山图书馆的前身,还带...
湖北日报讯 图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新落成之湖北省立图书馆。 记者 别鸣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伴着滚滚长江东逝水,坐落在武昌蛇山南麓的省图书馆老馆,历经岁月洗礼,已成历史的传奇。 楚天鹤舞,智海翔云。枕着沙湖之波,横卧楚河汉街旁,占地100.5亩、如仙鹤起舞的省图新馆,演绎全新便捷的智慧之光。 弹指一挥间,108年的历史变迁,湖...
海南收藏家陈小松收藏了不少古籍字画。本版图片均由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张茂摄 海南省目前唯一一册被纳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明徐氏东雅堂刻本《昌黎先生集》。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李佳飞 见习记者 李婧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语言和文字是文明和文化的载体,而形诸于书本的古籍,更是历经了岁月的沧桑...
记者郑子龙 煮糨糊、杀虫、拆书、补洞、装订……有多少人知道这是在修复古籍的工作?他们躲在泛黄的纸堆里,干着这高雅又枯燥的工作。但在东莞目前并没有这种专职的古籍修复员,“兼职”的也就三四个。按照这个配备,根据东莞各大图书馆和博物馆藏有古籍(含民国时期线装书)大约1.5万册计算,他们得专职修上200年。 修复之难一本古书拆上三四天 蒋彬和牟明磊是东莞市博物馆文物库房负责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工作...
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扫去古籍上的灰尘。 残破的古籍等待修复。南都记者 方光明 摄 南都讯 记者郑子龙煮糨糊、杀虫、拆书、补洞、装订……有多少人知道这是在修复古籍的工作?他们躲在泛黄的纸堆里,干着这高雅又枯燥的工作。但在东莞目前并没有这种专职的古籍修复员,“兼职”的也就三四个。按照这个配备,...
宋静敏教授在整理古籍。 海南大学宋静敏教授收藏的《礼记集说》,是元代陈澔所撰原版,且经明宣德皇帝亲自研读和批注过。 海大图书馆收藏的古籍。 拯救古籍·珍品 丘濬带回御批《礼记集说》 一套元代古籍的七百年传奇 众所周知的是,《礼记》由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宗师孔子与其弟子所作,以问答的形式,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时期的礼制、礼仪和修身做人的准则...
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海南丛书》。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张茂 摄 王国宪 唐品三 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唐玲玲伉俪在海大图书馆工作室中。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李佳飞 见习记者 李 婧 从民国至今,百年之内,海南文化界先后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古籍征集和整理工作,唐...
小众的古籍善本正逐渐成为藏家最爱。武汉藏家为了购买一套心仪的古书,不惜顺带买了其他藏品70多件。 在武昌藏家吴先生家中记者看到,这三本线装的民国版书籍为《离骚》,是石印版,分为上中下三册,每册均是图文相配,共有插画190余幅。虽然书籍的通体已经斑驳暗黄,但仍保存得完好无缺。 吴先生告诉记者,他与这三本书结缘已久。数年前朋友在购买前还专门请他前往鉴定。上月,那位朋友决定将部分藏品转出,但要求...
本报记者 陈涛 3450万元!南宋麻沙镇南刘仕隆宅刻本《钜宋广韵》五卷,昨天上午一亮相保利秋拍,便轻松刷新本年度国内拍卖市场单件古籍成交最高价。 早在上月底,保利拍卖即在京高调宣布本次秋拍将以“广韵楼”藏书为重点。该系列藏书共计823部近万册,估价逾亿。在这批上拍的古籍善本中,仅宋元版本就有十余部,其中最受关注的便是南宋麻沙镇南刘仕隆宅刻本《钜宋广韵》五卷。此书为绝世孤本,此前历代收藏家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