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提起艺术品拍卖,很多人可能立刻会联想到陈列在华贵展台之上、暴露在闪耀灯光之中的各种精美工艺品;站在台上大声报价的拍卖师;热闹紧张的现场气氛……其实,艺术品拍卖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艺术品秋拍季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您不妨去拍卖场里走一走,瞧一瞧。在17、18世纪的近代欧洲,拍卖初步成熟的家园,拍卖的范围则是林林总总:农产品、艺术品、马匹、羊毛、茶叶等,一般这些产品都极具地...
北京鼎时国际拍卖2011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经过半年的精心准备,将于12月1日-2日预展,12月3日拍卖,将在北京港澳中心二层拉开帷幕。中国书画类为近几年拍卖市场上的主力军,已然迈入了亿元时代,本次拍卖主要推出齐白石、徐悲鸿、吴昌硕、黄胄、启功、弘一、潘天寿、李可染、陆俨少等近现代大家的精品,流传有序,来源详实,部分作品附权威出版物,人文气息洋溢,足见鼎时拍卖首拍的诚意。弘一法师弘一法师的佛教题材的...
北京维塔维登国际拍卖“2011首届艺术品拍卖会”将于11月18~21日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君悦大宴会厅举行。18~20日为预展期,21日拍卖。本次首届艺术品拍卖会特别推出290件书画珍品,分设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中国古代书画专场;老雪凝千古——张仃绘画精品专场;开元——中国近现代书画珍品夜场;开元——中...
以“黑、满、崛、涩”山水风格享名的李可染,是中国继往开来的山水画大师。他踏遍名山大川,饱览人间名迹,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学术界认为真正具有开创中国20世纪山水画意义的,就是李可染的漓江山水,同时,漓江山水也是李可染后期山水画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保利拍卖此次推出的《漓江胜景》作于1973年,在...
瀚海2011年秋季拍卖会图录上印有刘海粟先生1979年所作的油画一帧,画跋:“一轮红日出西关,八十三岁,刘海粟。”(图录号是1823号)。来源:“中国嘉德2004年春季拍卖LOTE104。”说明:“作品系柯文辉先生旧藏。柯文辉先生于1988年出版了专著《艺术大师刘海粟传》,(山东美术出版社1988年)”使我十分惊讶。海翁生前为...
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如果是你会如何操作? 克: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坚定持有不失为一种策略,因为剧烈的下跌已经过去了,但是目前往往是最残酷的时间,因为金融危机会逼迫人在这个时间卖出他们手中的藏品,而现在的价格又是一个非常低的位置。因此很多人总是会在这个时间受到极大的伤害。因此我相信现在抛售的人是受损失最大的人。拍卖市场会有很长的低迷期,因为它们缺乏很好的作品,精品不流入拍卖市场的话,这个市场就会...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田家宾 尉露) 【提要】正值中国文物艺术品2011年秋拍之际,华辰拍卖迎来了其十周年的庆典,也是其影像拍卖五周年之际。在中国的拍卖市场大风大浪中,华辰走过了一个不同的十年。当艺术品融入了一个金融化的问题,现象与本质就并非原有的那么简单。就此中国文物网采访了华辰拍卖影像部经理李欣女士,来给大家讲解艺术品市场金融背后的本质。 中国文物网:今年秋拍是华辰十周年,还有影象拍卖...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田家宾 尉露) 【提要】秋拍已拉开大幕,艺术品市场在各种社会现象和种种猜疑中是否能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国家和市场是否已经做出应有的调整和约束?今年秋拍的艺术品经济市场是否还将完美突破以往拍卖成绩?中国文物网特意采访了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欧树英女士,来解答艺术品拍卖在行业中的视角占据何种地位和市场发展的前景。 文物艺术品拍卖是国家文化产业的参与者 中国文物网:...
(采访口述整理) 伪艺术同时在占领这个市场,包括大家对齐白石张大千,石涛一个多亿流派,但是临摹石涛的张大千居然能卖到一个多亿。赵无极大是家都知道一个国际有影响的画家,卖不过临摹西方国家300多年前的写实派的陈逸飞。现在到底我们要清楚炒作的市场价格代替的艺术品价值,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因为大众不懂,并且不用要求大众去懂艺术审美,就是到了一定层次的领导阶层他都不懂,他也帮着去宣传。什么“...
自2009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式迎来“亿元时代”后,2010年,拍卖市场更是一派异常火爆的局面。众多拍品以过亿身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火爆的行情,对于中国文物艺术品投资市场寓意着持续高温,还是酷暑后的严寒? 2010年5月17日,中国嘉德春拍“借古开今—张大千、黄宾虹、吴湖帆及同时代画家”专场上,张大千晚年巨幅绢本《爱痕湖》以1.008亿元成...
从2004年至2005年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行情看,此期间迎来了继民国以来,中国文物古玩收藏拍卖的又一高峰。 2004年1月,瀚海迎春拍卖会上,元管道升绣画《十八尊者册》以1980万元成交。这一价格刷新了中国刺绣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2004年6月,瀚海春季拍卖会上,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页》以6930万元成交,改写了中国书画拍卖世界纪录;元代书家鲜于枢《石鼓歌帖》以4620万元的成交价...
2002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呈现回暖迹象,海派书画大卖。 如果从1993年上海朵云轩首届中国书画拍卖会算起,艺术品拍卖市场已走过了十年历程。这十年中,书画拍卖市场大体上经历了由高至低——盘整徘徊——再度走高的曲线。而且从整体上看,自去年非典以来持续至今的第二波行情的力度,要远远大于十年前的第一波行情。 按照地域流派来分析,海派绘画出现了明显的提升行情,近两年还在京沪两地拍卖市场出现了一...
1994年2月,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成立,它充分利用脱胎于北京市文物商店的优质背景,一开始就奠定了其在北京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地位。1994年9月,北京翰海在北京保利大厦举办了首次拍卖会,吸引了美国、英国、新加坡、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和我国港澳台以及内地的收藏家等880多人,共拍卖成交中国书画、瓷器、玉器、鼻烟壶、碑帖、家具、铜器等360多件,总成交额达3380多万元。香港太古佳士...
1997-1998年间,日本泡沫经济的一路破灭,使欧美拍卖业失去了一直趾高气扬的日本买家;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波三折,也波及到了国内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金融危机使东南亚买家谨慎投资,驻足观望,而我国此时尚未形成足够大的买方市场,显得市场后劲不足和出现疲软。拍卖行业呈现了优胜劣汰的局面,一些管理和人才乏善可陈、竞争力弱的拍卖公司被迫出局,黯然退出市场舞台。北京文物艺术品拍卖业开始尝到了艰难的滋味。 ...
从1996年开始,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激烈竞争已露出端倪。北京拍卖公司的春秋两季“大拍”形成固定模式,每月举行的“小拍”也纷纷上马。 北京翰海的1996春季拍卖中,一幅明代沈周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手卷以880万元被故宫竞得收藏。说起来有意思,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一直流传民间,“十年动乱”中被送交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