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幸运读者参观东龙观村宋金墓群 考古是什么?“考古,不就是挖墓?”“考古,是探寻宝贝吧?”“是来研究古代历史的吧?” 10日,本报(山西晚报)和省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走近考古步入宋金”考古大讲堂在山西博物院开讲,共有200名考古爱好者前来听讲。听完讲座后,还有30名幸运读者走进汾阳东龙观村宋金墓群,...
宋美龄《兰》 嘉德四季第十五及十六期拍卖会日前在北京落槌。陆俨少《烟江叠嶂图》以168万元人民币拔得书画部分头筹,董其昌作品《苍山图》以154.56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紧随其后。宋美龄画作《兰》极其少见,以17.92万元人民币成交。 据悉,上个世纪的50年代,宋美龄迷上了中国画,拜国画大师黄君璧、张大千等为师,画兰、画竹、画山水,几达废寝忘食境界。为了学画,她还常常到台北的“故宫博...
昨日(1月8日),在郑上路河南省化工学校教学楼施工现场,考古人员经过近半个月的发掘,一个宋代典型的红色砖圈六角墓终于露出它的面目(如图)。 昨日上午11时30分,记者来到考古发掘现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正在现场勘查,记者看到一座墓穴已经露出大致轮廓,墓道被清理出来,红色彩绘墓门也已经露出了大部分。墓门约有3米高,上雕有飞檐、瓦当、斗拱。墓门后面是墓室,墓顶由青色砖块组成,呈六边形向上拱起。考...
宋代是中国的瓷器艺术臻于成熟的时代。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当时出现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名窑和名瓷,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绘画和陶瓷的伟大时期”。在灿若繁星的宋代各大名窑中,景德镇青白瓷以其“光致茂美”、“如冰似玉”的釉色名满天下,而其中以湖田窑烧造的青白瓷最为精美,冠绝群窑。它的胎土...
巨龙形状的大型古瓷窑横亘在山坡上,数十万瓷器碎片层层堆叠……日前,我省黄山歙县发掘出了一座奇特的大型北宋龙窑遗址。在这片面积达3700多平方米的遗址上,密集地分布着青瓷和瓷器碎片。省考古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近年来我省皖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龙窑遗址,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皖南地区当年手工业经济尤其是私人制瓷业的繁荣。 1月2日中午,歙县桂林镇新馆村瓦片山,记者走近了这座北...
从1月2日至3日在杭州举行的西泠印社200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了解到,备受关注的宋高宗敕岳飞《起复诏》手卷以830万元的落槌价,被来自杭州的买家拍得。 这件曾长期藏于杭州岳庙,集艺术价值与文物价值于一身的艺术品,在离开近一个世纪后重回杭州。 宋高宗敕岳飞《起复诏》手卷由引首、起复诏和跋文三部分组成。其中起复诏长55厘米、宽30厘米,朱砂手绘五爪云龙纹棉料纸本,内容为宋高宗绍兴六年书赐岳飞...
近日,于都县博物馆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一处连片古窑址群。经文物专家初步判断,这个古窑址群的年代为唐宋时期,距今已有千年之久。 该窑址群位于距离于都县城约5公里的贡江镇上窑村,窑址濒临梅江河,在南北长约3公里、宽约1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唐宋古窑址20余座。 这些古窑址呈缓坡堆积,陶瓷片堆积厚度达6米,窑址主要烧造青瓷和陶器,遗存极为丰富,物器品种繁多。青瓷器器形有罐、钵、壶、盂等,其...
考古队员对华光礁Ⅰ号船板进行水下绘图。本栏图片由中国西沙水下考古队提供 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宋沉船——西沙华光礁Ⅰ号的遗存船板,28日中午12时30分运抵琼海市潭门港。这标志着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成功打捞上岸,也填补了中国水下考古的一项空白。 省文体厅厅长范晓军说,南海是我国古代水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海域,水下文化遗产极其丰富。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日后的保护、修复、展示全部在省博物馆进行。目前规划中...
《宋画全集》首发现场 在悠远灿烂的中国绘画史上,宋代无疑是一个高峰。从那时起,中国画有了水墨山水和花鸟画,有了“画中四君子”梅兰竹菊,还诞生了《清明上河图》、《溪山行旅图》、《寒林重汀图》等经典名作。昨天,全面展示我国古代绘画艺术最高成就、总投资达8000多万元的大型典籍——《宋画全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目前,首批8册图册已完成出版,填补了中国宋画整...
依靠资源优化配置建立的画家村不一定能留住人,因为有了利益驱动必然就有了选择性,哪里更优惠画家就可以搬向哪里。这不是宋庄那种自发的产生的群落,没有经历过磨难。 上世纪90年代初,“铁饭碗”被打破,一批从美院毕业的学生带着闯荡的心态来到了圆明园,与一些无名的艺术家聚集在一起,艰难、骄傲、放荡,时不时地还要被驱逐和冲散,过着游击队一样的生活。 1993年,这群“盲...
昨日(12月22日),一名收藏爱好者来到湖北省收藏品咨询鉴定中心,委托鉴定一个小瓷盘。令鉴定人员惊奇的是,小瓷盘极有可能产自宋代汝官窑,属存量极少的稀世珍宝。 22日上午,记者在省收藏品咨询鉴定中心看到,该瓷盘小巧玲珑,口径约138毫米,底径约95毫米,高约30毫米;釉表有细裂纹,敲击声如朽木;盘正面剔底填金,篆体阳刻:“宋时秘色四称名不及柴窑一片瑛下由视永宣兹乾隆甲辰”...
展览现场 “两岸文化交流展暨文化创意产业论坛”十九日在北京开幕,展出了蒋介石、宋美龄、马英九、连战等两岸名流的书画作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陈昌智出席并宣布展览开幕。 本次展览由民建中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台湾中华收藏家协会、中华书画印艺学会、中华优质文化推广协会和北京至高美术馆承办。总计二百零八幅作品参展。 引人注目的是,展览展...
12月20日在歙县桂林镇北宋龙窑遗址拍摄的出土文物。 此前在安徽歙县桂林镇新馆村瓦片山发现的一处面积达3700多平方米的北宋龙窑遗址,出土了大量青瓷文物。这个北宋龙窑遗址是2008年9月在开挖绩黄高速公路3标段连接线时发现的。 12月20日,考古专家在歙县桂林镇北宋龙窑遗址现场勘察。新华社发(施广德摄) 12月20日在歙县桂林镇拍摄的北宋龙窑遗址发掘现场。新华社发(施广德...
日前,铜陵市文物管理部门根据报告,证实我市新发现了一座宋代墓葬,该墓葬的发现,对进一步探究铜陵地区宋代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和依据。 据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2月9日上午,接市亚星焦化厂汪学军报告,在亚星焦化厂新址工地B110通廊附近发现了古代墓葬,并立即停止施工,等待市文物局考古人员到来。闻讯后,市文物局考古人员奔赴现场察看,并随即进行清理发掘。该墓呈东西朝向,距地表深4米左右,墓残...
《起复诏》手卷及拓片 一件曾长期贮藏于杭州岳庙、集艺术价值与文物价值于一身的宋高宗勅岳飞《起复诏》,在离开岳庙近一个世纪后,将于12月15-16日重返岳庙进行公展。作为现在岳庙碑廊中《起复诏》碑刻的母本,这件《起复诏》自乾隆60年(1795)第一次公开亮相以来,就因其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起复诏》 《起复诏》手卷由引首、画心(起复诏)和跋文三个部分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