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济南市博物馆的二楼一号展厅,不大的角落里,四根朱漆柱子支起了一间简易仿宋店铺,飞檐,一个展台挺立其间,上方玻璃框里,静静躺着一块四四方方的铜版。当柔和的灯光透过金丝绸垫涌出,那颜色黝黑、面目模糊的铜版霎时就浮了起来——细辨之下,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反刻在铜版上方的阴文楷字“济南刘家功夫针铺”,而那只轮廓依旧、持杵捣药的兔子仍在埋头苦干,似乎真是R...
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临潼区湾李村共发掘墓葬312座,特别重要的是在M208的铜敦中保留盆满钵溢的肉制品,通过红外分析和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为黄牛的肉,肉制品虽然已碳化,但仍能用肉眼看到一根一根的肉丝,保留的腱膜还有弹性,这应该是我国目前保留最早的墓葬中陪葬的肉制品。 2009年6~12月在潼(关)~西(安)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和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包(头)~ 西(...
记者28日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在位于临潼区湾李村的战国晚期墓葬中,发现了盆满钵溢的肉制品,有关专家通过红外分析和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为黄牛的肉。因铜敦封闭严实,肉制品虽已碳化,但仍能用肉眼看到一根一根的肉丝,保留的腱膜还有弹性,这应该是中国目前保留最早的墓葬中陪葬的肉制品。 据了解,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先后两次在陕西临潼区湾李村共发掘墓葬312座,其中秦汉墓葬共计282座,其余...
图为碳化肉制品。陕西考古研究院摄 图为铜鼎。陕西考古研究院摄 中新网西安9月28日电(记者冽玮)记者28日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在位于临潼区湾李村的战国晚期墓葬中,发现了盆满钵溢的肉制品,有关专家通过红外分析和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为黄牛的肉。因铜敦封闭严实,肉制品虽已碳化,但仍能...
富含基因特征的San部落居民,图中两个San部落男子正在非洲南部喀拉哈里沙漠狩猎 非洲San部落的年轻女子和老妇人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一个地区的理论现遭到挑战,目前,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显示,现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Khoe和San部落居民大约10万年前是所有人类的最早祖先。 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对非洲南部11个部落220位参与者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每个测试者具有...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历时3个月,对新疆和静县60多座古民居遗址、200余座古墓葬进行了全面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从出土的陶器、骨器、铜器等文物看,这片古遗址距今2500年至3000年左右,属青铜器时代,当时的古人类在这里已经过着半农半牧的定居生活。 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历时3个月,对和静工业园区周围及巴润哈尔莫墩镇农副产品加工区近60余座古民居遗址、200余座古墓葬进行...
考古证实雷音洞为国内现存最早佛殿 位于房山区云居寺景区内 30年前曾发现佛舍利 雷音洞内石壁上有精美的佛经雕刻。 记者 范继文 摄 9月22日,文物部门宣布,经考古专家研究,雷音洞被认定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佛殿,建成时间为隋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距今已1396年。 考古证实最早佛殿 今年5月28日,房山区政府成立房山石经及云居寺文化研究中心,聘请考古学泰斗、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
房山区云居寺景区文物部门昨天对外发布,经过考古专家4个月的考察研究,云居寺石经山雷音洞已经被认定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佛殿,建成时间是隋朝大业十二年(616年),距今已有1396年。 雷音洞是人工构建的佛殿 今年5月28日,房山区政府成立房山石经及云居寺文化研究中心,聘请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宿白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罗炤等多名考古专家进行研究。 昨天上午,考古专家向新闻媒体通报了研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