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近日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我国有安徽宣纸、蚕桑丝织技艺等22个项目入选,这也是我省首次入选此类项目,实现了安徽非遗保护的重大突破。此前,我国仅有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民歌4个项目入选。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是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具有质地绵韧、不蛀不腐等特点。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书法、...
日前从市文化局获悉,经过全市文化工作者数年的艰辛努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圆满完成。全市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15大类、882项,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入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全市有20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县级名录、36项进入市级名录、15项进入省级名录、1项进入国家级名录。 非遗家底颇丰 据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
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 浙江在线10月16日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9月28日至10月2日,新审议并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76个,其中,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全部列入。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166项入选该名录,中国以总数26项(之前已入选4项)名列第一,浙江省以总数7项(今年入选5项),与江苏省并列全国第一。昨天,浙江省文化厅对浙江本次入选...
随着剪纸和西安鼓乐名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陕西省文化厅为这两个世界非遗制定的一系列保护计划也即将付诸实施。据了解,虽然“剪纸”之前并没有挂上“陕西”的名头,但本次申报,“剪纸”这个项目是陕西代表中国申报成功的。 蒋惠莉告诉记者,此前,全国各省市向文化部报了100多个项目,经过审核,最终留下了35个项目申报&ld...
昨日,非遗公园香草种植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庆大假这几天,很多市民来游玩时都发现种植园内有南美洲罕见的“蜂鸟”。难道南美洲的稀有物种蜂鸟还远渡重洋来成都的这片香草园采蜜? 我们种植的近30种香草全部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些原产美洲的鼠鞭草吸引来蜂鸟也不是没有可能。”种植园的工作人员结合自己在电视上看见的蜂鸟分析,一口认定在种植园内发现的就是蜂鸟。随后,记者带着...
提到厦门的工艺品,许多老厦门人会联想到一项传统的手艺——珠绣。它是用玻璃珠、电光胶片,在丝绒上绣制出浅浮雕式图案,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厦门最早的珠绣拖鞋厂倒闭之后,这项手艺曾经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一度濒临失传的境况。但现在,珠绣又以一种新的形式在厦门出现,并经过政府的努力,成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的“走近非遗”系列报道,我们就带大家去了解...
10月12日,侨乡福建省泉州市各个区县里有名的南音队伍齐集古城泉州,唱出各自的看家曲目,进行快乐踩街,庆祝南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名录”。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千百年来“口传心授”,广泛流传于闽南语系地区,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武汉省开始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昨日,省群艺馆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共同召开端午节申遗成功座谈会,省群艺馆公布了湖北省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126个保护单位的106个项目中,日前因李白故里之争而引发话题的李白在安陆传说,备受老武汉人关切的老通城豆皮制作技艺等均在名录中。 公布的名录中,包括了15个民间文学项目、21个传统音乐项目、14个传统舞蹈项目、11个传统戏...
中广网兰州10月14日消息 2009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经过严格评审,立项名单近日揭晓,全国41项研究课题中标,由我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周琪申报的《河西宝卷研究》名列其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西宝卷,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据介绍,该课题将以历史上河西所辖区域为研究范围,以历史的发展为主线,整体上分为五大部分加以研究,重点对酒泉郑殿有、张掖...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昨天向记者表示,我国2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得我国拥有29项非遗项目,是世界上拥有这一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未来我国将为这29项非遗项目设立专门的展示或传习场所。 文化部外联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按照教科文组织的规定,申报非遗名录并非意味着确定一个项目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而仅仅是确定某个国家将对本国领域内的这...
中广网福州10月14日消息(记者陈定川 通讯员张仁寿) 日前在阿联酋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屏南“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教科文组织遴选出的首批进入该《名录》的遗产名单。 古代木拱廊桥是具有很高学术与历史价值的传统乡土建筑,已成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对象。现存的古代木拱廊桥主要分布在闽东北与浙...
中国今年申报22项全部通过,端午、书法、粤剧等同时入选,已有26项入选,总数全球居首 端午、书法等22项日前同时入选“世界非遗”。昨日,文化部举行专题发布会介绍,目前,全世界共有166项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以总数26项居首。 昨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透露,中国已有几个地区申请京剧作为本地区申报&ld...
本报福州讯(记者张)我省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申报工作正式展开。记者昨日从省财政厅获悉,今年是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的第一年,包括“南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非遗”开发利用项目均可申报省级专项资金。 记者了解到,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奖励、股权投资等方式。贷款贴息主要用于能够形成较大产业规模,有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项目的银...
古镇六坊村逾百年的旧龙头、南朗崖口村民国时期的飘色大罗伞、上百年历史的刺绣头牌,经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近两个月的征集,100多件分散于民间的具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有了集体“大管家”。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据了解,从7月中旬开始,非遗保护中...
22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次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表明中国“非遗”正大规模地获得世界认可。“非遗”一旦申请成功,如何保护、传承,已经成为需要面临的新问题。 让“非遗”回归大众生活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非遗”手工艺人在上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