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6月22日从清徐县相关部门获悉,清徐彩门楼已进入文化部公示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 彩门楼起源于唐代,最早是由柏叶门楼演变而来,有柏叶门楼和彩门楼两种。逢年过节,人们在附近边山采回柏叶绑在竹杆或木棍上,插在自家房顶的最高处,祈盼来年商铺兴旺、家人祛除百邪。至宋代,彩门楼发展为用几根门杆搭在自家门前,上边绑上柏叶枝,两边写上喜庆吉祥对联,年年造型不同,极具观赏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
日前,江西第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在瑞昌市文化艺术中心揭牌开馆,江西省文化厅副厅长王晓庆一行及瑞昌市相关领导出席了揭牌开馆仪式。 据了解,该馆面积390㎡,投资20余万元,馆内藏品1000多件,这是经过一年的收集整理,从3000多件作品中粼选出来的。馆内分为五大展区:即剪纸、竹编、采茶戏、秧号、丝弦锣;九个项目:即百花帐、沙灯节、木雕、秧号、丝弦锣、地盘舞、剪纸...
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为体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并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研究的方式及成果,突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在信息化时代与新技术的结合与应用,一个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为主题的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开幕。 此次展览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首都博物馆主办,得到了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大力支持。 我国素有整理保存文化遗产的传统。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血脉,对它的保护工作被称为“寻根之旅”。记者采访了解到,在现代文明不断冲击下,我国非遗保护工作遭遇诸多难题。面临困境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口传心授方式传递、延续和发展。然而,在工业化浪潮下,这种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面临诸多难题。首先是传承人老龄化。文化部连续公布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约2000...
6月12日,是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人人参与”。近年来,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佳绩。内蒙古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2个,国家级62个,自治区级251个,盟市级396个,旗县级963个,有的乡镇级也建立了名录体系,内蒙古六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已经形成内蒙古东西跨度大,...
6月12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中国西藏自治区当日在拉萨市举行活动,庆祝藏戏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为藏戏表演。中新社发 徐长安 摄 中新社发 摄2010年6月12日是中国确定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中国西藏自治区当日在拉萨市举行活动,向民众宣传文化遗产保护,并庆祝藏戏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根据中国有关...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开幕式剪彩开幕式前的文艺表演2010年6月12日,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旨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研究的方式及成果,突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在信息化时代与新技术的结合与应用。展览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首都博物馆主办。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等出席展览开幕式。我国素有整理保存文化遗产的传统,运用纸质载体典藏文化遗产在...
贵州省榕江县土生土长的侗家姑娘在世博会开幕式上唱响的侗族大歌,震惊了许许多多国内外游客。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昆曲《怜香伴》6月12日,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人人参与”。从公众十分陌生的概念,到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从以往单项的选择性的项目保护,到全国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保护阶段,中国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所作所为世界瞩目。老子曾云:埏埴以为器,当其...
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为体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并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研究的方式及成果,突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在信息化时代与新技术的结合与应用,一个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为主题的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首都博物馆主办,得到了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大力支持。 我国素有整理保存文化遗产的传统。运用纸质载体典藏文化遗...
2010年6月12日,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当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旨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研究的方式及成果,突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在信息化时代与新技术的结合与应用。展览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首都博物馆主办。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等出席展览开幕式。我国素有整理保存文化遗产的传统,运用纸质载体典藏文化遗产在我国已经沿袭千年。进入...
日前,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经过一个多月的试开馆后,正式对外开放。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本市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第一批40个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本市今年20项民心工程之一。展馆位于南开区“三宫”古建筑群内,室内展陈面积415平方米,共设7个展室,按照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大类别进行布展,内容包括本市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广网上海6月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4时48分报道,目前我国东北三省唯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朝鲜族农乐舞今天(6日)亮相上海世博会,展现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成为正在进行中的世博会吉林活动周的一大亮点。下面连线正在农乐舞演出现场采访的吉林台记者张昊鹏,了解一下详细情况: 象帽舞表演(图片来源:中国吉林网) 主持人: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在现场看到的朝鲜族农乐舞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
新华网北京6月9日电(周玮 白振)高雅华贵的玉雕、异彩纷呈的瓷器,灿若云霞的丝织品……9日在北京展览馆开幕的“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上,100名工艺美术大师的318件精品令观众叫绝,无不感叹人为与造化之和谐默契。 工艺之巧:巧在人心美在气度 工艺之巧,巧在人心,正所谓心灵手巧、匠心独运。展厅之中,每件艺术品的巧思巧技都引得观众仔细琢磨。 兴于唐朝的扬州玉雕制...
朱金漆木雕花轿在义乌文博会上亮相。(记者 周建平 摄) 中国宁波网讯 记者昨日自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了解到,我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已“新鲜出炉”,它们分别是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朱金漆木雕艺术馆、紫林坊艺术馆、宁波服装博物馆、十里红妆博物馆、东方造像艺术博物馆、德和根艺美术馆、才华民间剪纸艺术馆等八家博物馆。 据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博物馆近年来建设、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