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铜柄玉斧 商代 长21.8、宽8.07、厚0.76厘米 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玉与铜复合器。扁平长方体。斧体宽扁,玉质青色,有灰白色沁。斧为双面弧刃,中部有脊线,底部钻一圆孔。内与斧的一部分为铜质。长方形内,有上下阑,下阑较长,内顶端于长方形框内铸一兽面纹,旁侧有一圆孔。两面纹饰相同,有使用痕迹。 玉钺 商代 长12.2、宽9.1厘米 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玉质黄褐色,边缘有较深的...
玉琮 商代 长6.5、宽6.3、高3.7厘米 现藏于北京颐和园 青玉质有沁。呈矮方柱体筒形,射较矮,内圆外方,通体素面无纹,棱角分明。转角处有竖向阴刻线,似为后世所刻。颐和园旧藏。 玉璋 商代 最长29.4、最宽9.6、最厚0.7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质青色,玉中有黑点和大片白色斑痕,并有黄褐色沁斑。边缘有旧伤缺。体扁平,首部内凹成月牙状刃边,刃薄。柄呈长方形,上有单面...
满清入关以后,经顺治康熙帝励精图治,扫清叛乱,发展生产,雍正帝肃整吏治,繁荣经济,出现了“康乾盛世”。康熙时吴三桂追击南明永历帝入交趾,开通了缅甸翡翠进入中原的路线。乾隆时期在西域用兵,又打通了和田玉内运的通路,使和田玉大量运进内地,促进了玉器工艺迅速发展,出现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最为昌盛的时代,也是我国玉文化的第三个高峰,清代玉器得以发展。清代玉器无论在品种数量和制造工艺上都形成了玉器史上的一个发...
古人十分重视与推崇玉器,他们将玉器看作是身份、权位以及财富的一种象征。而且人们生前佩戴的玉器,在逝世后会带入坟墓作为陪葬品。 古时厚葬之风盛行,尤其是在周至汉这一时期,当时人们相信用玉器封住逝者的各个窍穴,可以使得尸首长期不朽,所以出土的古墓葬品中出现很多玉器。古时陪葬品中常见的玉器种类有玉衣、玉塞、玉含、握玉等。 一、玉衣 古代凡是被于身体的,都叫“衣”;裤子叫“胫衣”,袜子叫“足衣”...
薄胎作品轻巧、秀丽,薄如蝉翼、轻若鸿毛、亮似琉璃,让人爱不释手,有“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之说,乾隆皇帝更是赞曰:”薄如纸而轻如铢”。薄胎技艺是玉器行中最高深的工艺,要达到“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的境界很难,要求琢玉者“艺高人胆大”,即使肉眼看不见,全凭感觉亦能操作。 “薄胎玉器”的出现很早,如唐代的玉莲瓣纹杯、明代的白玉花形杯,但这一时期器形较小、制作粗糙,且数量很少;到了清代...
《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摘要】从世界范围看人类崇玉文化传统,仅在环太平洋区看到持久性玉文化分布,而以东亚为突出代表。在史前期的东亚崇玉之风影响下,拜玉主义形成根深蒂固的大传统,几乎无可替代,在此基础上催生出有别于西方拜金主义的东亚文明,尤其是华夏文明。从玉石神话观的视角考察东亚玉器时代的兴衰始末,探究最初的用玉习俗背后的信仰及神话观念要素,并做出三时期的划分:第一期:玉器发生期,距今...
不同类型玉器收藏价值分别如何?现代的玉器收藏,玩家主要偏向的就是种类型的玉器:高古玉,明清玉,现代玉。但是在它们之中,收藏价值各有差别。那么,不同类型玉器收藏价值分别如何呢? 1、高古玉——博而不精,真假不清 高古玉的收藏一直不是很火热,或者说已经是最火热了。因为它的收藏,存在两个致命的问题。一是高古玉的鉴别,材质,纹路,雕工,细节,无论是哪一项,都需要经年累月的学习,就算是多年研究的专家,也...
【和田玉玉龙】来自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约公元前3500年 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然而,现在我们知道在该地区以北和以南有许多更早的文化。大约从公元前3800年至2700年,一批现在被认为是红山文化的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居住在遥远的东北部地区,即现在的辽宁省和内蒙古。他们建立了一个成熟的社会,那里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仪式遗址。 【玉璧】来自中国,商朝,约公元前1500-...
元代 玉虎纽押 元.大德五年(1301年)之前,1956年安徽省安庆市范文虎夫妇合葬墓出土,安徽省博物馆藏,国家馆藏壹级文物。 元代玉雕喜欢用深痕阴线,线条粗重,使纹饰起凸高,但线纹起止痕明显、线条不匀齐,常有失控的出锋痕迹,显得粗糙。 元代 玉贯耳瓶 元代的玉童子面部先作减地处理示意表现脸盘,五官紧凑连成一片。用阴线纹刻划眼眶,鼻短鼻头大有楞角。有的戴宽沿尖顶帽,着长袍束腰,下摆肥...
中国玉器的题材中,神仙人物、鸟兽动物、星云山水、树木花草等等,可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从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绵延到了今天。 玉器上“图必有寓,寓必吉祥”其饰纹图案更多地表现在满足人们追求、向往美好生活、平安祈福的心理,饱含民俗文化,顺应人们的赏玉习惯。表达寓意的主要手法有:谐音法、用典法、象征法、图文法等。 常见的寓意有 佛、观音:中国是一个信仰佛教的国家,人们都相信佩带佛、观音能...
浅论西周玉器的凤鸟纹 丁哲 凤鸟纹,为西周时期玉器最重要的纹饰之一,其滥觞于西周早期(武、成、康王时期),大量流行于西周中、晚期,即昭穆至宣幽时期,两周之际已基本不见。从现有的考古资料看,西周时期的凤鸟纹通常装饰在柄形器、圆形或方形玉饰(发饰)、梯形玉牌饰表面,而较少出现在玉璧、玉璜等物之上,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此期凤鸟纹采用写实夸张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其造型生动,流动感强,时代特征较鲜...
《设计艺术研究》2015年03期 【摘要】主要是以楚墓出土的龙形玉器和龙纹玉佩的纹样造型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特有的玉器龙纹造型特征。楚国玉器中的服用玉饰是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其以独特的文化审美和高超的制玉工艺受到世人瞩目。在东周楚国玉器中,最具有特色的是玉饰龙纹造型。楚国的龙形玉器纹样造型奔腾张扬,与中原地区的龙形玉器纹样造型相比,其更富有张力也更具有浪漫主义情怀。...
汉白玉双螭谷纹璧 中华民族对玉情有独钟,他们在近万年的玉器发展历程中,创造了难以计数的艺术作品,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之多,用途之广,着实令人惊奇赞叹。天津博物馆藏玉器万余件,纵贯古今,品类丰富,器形精美,在国内外文博界享有盛誉。 图一新石器时代黄玉猪龙 神秘古朴的史前玉器 新石器时代玉器距今8000-4000年,主要有生产工具、装饰玉和礼仪玉三...
隔行如隔山,想入一行就得先明白这个行业的术语、行话,否则在听内行们说话之时,犹如天书不明白什么他们究竟在说什么。玉器收藏行业当然也不例外,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玉器界的“行话”,让大家尽快都从菜鸟变老鸟。 1.开门:来自成语“开门见山”的演化,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一眼就能知道的真品。同理,不开门指的就是仿制品。 2.捡漏:说的通俗易懂就是,碰到菜鸟以极低的价格买进了价值较高的收藏品。 3.包浆:是...
这里说的玉器价格,不是让你判断某一个具体的玉器价格,而是指玉器在整体运作中的平均价位判断,从而大致了解玉器在不同的销售环节中的价格走向,为自己的选购提供价格参考。 要了解玉器的价格,首先要知道玉器销售渠道的几个环节: 首先是最原始的矿石价格,一般都是按公斤计算,特别优质的翡翠帝王玉或者和田籽儿、一级白等按克拉或者克计算。这一步的价格计算,一般区别不大,同一批玉石,成色相当,价格就一定相当,可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