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从河南省洛阳市文物部门获悉,一幅唐末宋初以雕砖和绘画相结合、带有“波点”和“小碎花”等时尚服饰元素的3D版壁画现身一处古墓。考古人员正在对这幅壁画进行整体搬迁。 据介绍,这座壁画古墓的墓室近似圆形,南北直径4.9米,东西直径4.65米,墓室的顶部已坍塌。发掘之前,墓内地砖已被揭取,有明显的人为盗掘痕迹。庆幸的是,墓室内的部分壁画还保存得比较好。整个...
由洛阳博物馆和偃师商城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大唐三彩》展于2012年11月27日上午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举办开展,展期为3个月。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冼伟雄、洛阳博物馆馆长谢虎军、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长吴凌云出席了开幕仪式。《大唐三彩》展共分为盛世华章、胡风弥漫、唐人风情等三个单元。展出文物120余件(组),以唐三彩为主,尤其是10余件来自唐恭陵出土的文物,更是展现了大唐宫廷风范,极...
洛阳博物馆和洛阳文博展览科技研究中心携手上海测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成立数字考古实验室,首次对洛阳博物馆馆藏的石辟邪等文物进行三维扫描工作,为文物建立永久性、高精度的数字化档案。 近日,在洛阳博物馆内,几名工作人员围着东汉石辟邪用仪器照来照去,还有人在用电脑做记录……原来,他们正通过三维数字化技术手段,在不对文物造成任何破坏的情况下,更精确、完整地为文物留下永久性、高精度的数...
昨日,工作人员在小心翼翼将壁画下方的土掏出来,并垫上木板。 使用倒链将装好的箱子缓缓移动 “波点裙”古墓要整体搬家,直径近5米、画满16个人物的墓室共装了12个箱子,先把壁画整体取下后装箱保存再修复。 近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一座唐末宋初时期古墓葬进行整体搬迁,墓中壁画与砖雕完美结合,再现当时生活场景,壁画中女子身着“波点裙”,并带着宠...
昨日,工作人员在小心翼翼将壁画下方的土掏出来,并垫上木板。 使用倒链将装好的箱子缓缓移动 “波点裙”古墓要整体搬家,直径近5米、画满16个人物的墓室共装了12个箱子,先把壁画整体取下后装箱保存再修复。 近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一座唐末宋初时期古墓葬进行整体搬迁,墓中壁画与砖雕完美结合,再现当时生活场景,壁画中女子身着“波点裙”,并带着宠物狗出现在宴饮场所。
新修订并获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的《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21日公示,新条例加强了对龙门石窟周围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加大了处罚力度,对破坏地形地貌的活动最高可罚100万。 龙门石窟研究院石窟保护中心副主任高东亮说,旧条例主要强调对文物的保护,新条例除了文物本身,还对其周围环境、森林植被、地下水、地貌都进行了保护,将保护的地域范围扩大了许多,在理念上将文物和自然环境看做一体。 该条例将龙门...
清理壁画周围的泥土 现场临摹壁画 本报资料图 近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一座唐末宋初时期古墓葬进行整体搬迁,墓中壁画与砖雕完美结合,再现当时生活场景,壁画中女子身着“波点裙”,并带着宠物狗出现在宴饮场所。直径近5米的墓室如何实现整体搬迁?21日,记者走进考古现场。 核心提示 壁画原地“不动” 现场定制木箱 11月21日,记者再次来到位...
我们知道,盗墓的第一步是需要要找到墓葬。古代大型墓葬上方虽说都有封树,可是随着时间的流转,岁月的侵蚀,其封土渐渐被削平,封土上的树木更是不复当初。大墓尚且如此,寻常小墓更加难寻踪影。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探测墓葬位置、查明其距离地表深度的简单方便的工具便应运而生了,这就是盗墓奇兵——洛阳铲。 洛阳铲又称探铲,长约30厘米,直径约6厘米,开头为半筒状,截面呈月牙形,头端打磨尖...
10月30日,洛阳市文物局局长刘德胜、安全保卫科科长苏应礼到孟津调研文物保护工作。孟津县委常委、副县长崔益铭、县文物局局长李乾有陪同调研。孟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全县境内有不可移动文物1029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刘德胜一行实地察看了送庄镇、平乐镇文物管理站、北魏孝文帝长陵以及负责邙山陵墓群安全的孟津县公安局文物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