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对化德县境内的裕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这处距今8400年的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一种全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也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裕民新石器时代遗址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三面山丘环绕,呈簸箕形状。考古人员2015年度发掘的面积为700平方米,清理房址9座,房址呈圆形,均为半地穴式,直径2.8米至4米不等。出土器物...
镂空是古代玉工利用某些制玉工具,将玉器透穿成空,以突显玉器造形或纹饰的方法。这种制作工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一直兴盛不衰,而且镂空的工具与方法,还会随着时代背景的转换而改变,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 红山文化时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位于内蒙古、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先民们,擅长运用边刃较宽的宽砣和前端圆钝的桯具,来制作玉器的镂空。当时的制作方法,大约可以分为下述几个步骤。 首先,用宽砣在玉料的正面...
【摘要】新石器时代及商代琢玉的基本工艺主要有切割工艺和钻孔工艺。特殊工艺主要有镶嵌工艺、缀合工艺、俏色工艺、成形对开工艺和环形分割工艺。远古先民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琢玉工艺,还有治玉的理念。玉雕工艺传承的焦点不能仅局限于技艺,还要更多的关注治玉的思想和文化。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商代;琢玉工艺;传承 【基金】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项目“‘尊玉施艺’——当代玉雕艺术设计理论研究”(20140...
《竹林品古图》,仇英绘,《南华录》插图。 “净几明窗,一轴画,一囊琴,一只鹤,一瓯茶,一炉香,一部法帖。”晚明文人陈继儒的《小窗幽记·集灵》描绘了一个由美妙器物所支撑的风雅世界。在作家赵柏田的新作《南华录: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里,这样的世界被洁净又绵密的现代文钩沉、连缀、复活,似一道旖旎的风景,让我们看到日常生活的存在,看到他们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只是,这种日常生活无关乎柴米...
英墩遗址出土的陶钵 桥山遗址出土的陶器 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英墩、莲子湾、桥山3种全新的、文化内涵各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白。首次建立的英墩早期文化遗存→莲子湾文化遗存→桥山文化遗存的基本年代框架,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关键证据。同时,在桥山遗址发现了海南首座史前墓葬,并出土了人骨,为研究海南先民的体质特征、DNA信息等提...
今天,三亚市海棠区举行三亚英墩遗址第一季度考古发掘汇报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经过一年的抢救性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专家介绍,英墩遗址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堆积之丰厚、遗物之丰富目前在整个华南地区都极为罕见。 “英墩遗址面积达1.5万平方米,处于海棠湾沿岸沙堤的南端,东临大海,西濒铁炉港,铁炉港以西、以南有丘陵屏障,可以...
考古人员在三亚英墩新石器遗址的贝壳堆积层,考古专家介绍说,该堆积层相当于史前人类的生活垃圾堆放点。 1月20日,三亚市海棠区举行三亚英墩遗址第一季度考古发掘汇报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经过一 年的抢救性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专家介绍,英墩遗址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堆积之丰厚、遗物之丰富目前在整个华南地区都极为罕见。 “...
古钱币指古代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中国钱币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珍稀古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更是历史的见证。因此在收藏前必须弄清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如“成都交子”和“...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物中最为丰富多彩的品类之一,通常被分为食器(装饭和煮饭的器具)、酒器(温酒和装酒的器具)、武器(防卫和攻击的器具)、乐器(弹奏和演奏的器具)、水器(祭拜时洗手的器具)等五个门类。水器又根据使用方法的不同分为承水器、注水器、盛水器和挹水器四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珍藏于镇江博物馆的承水器青铜蟠虺纹三足盘。 在说到具体文物之前,我们先说说盘。盘,承水器。商周时期贵族宴会时,宴前饭后要...
英国东部剑桥郡近日挖掘出一处木质民居,考古学家称此遗址为英国有史以来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不列颠青铜时代(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800年)的房屋。 据悉,出土的木质房屋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00年,外形类似“蒙古包”。民居的外墙为圆柱形,屋顶成圆锥状,房屋整体搭建在有木桩支撑的平台上。目前已有5处房屋被发现,但具体还有多少,专家还未确定。 考古学家认为,一场大火导致当时的房屋坍塌陷入...
英国东部剑桥郡近日挖掘出一处木质民居,考古学家称此遗址为英国有史以来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不列颠青铜时代(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800年)的房屋。图为当地时间1月12日,考古学家在现场进行挖掘工作。
记者12日从浙江临海市文物部门获悉,临海小芝镇峙山头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经过1年多的考古发掘,遗址的年代、面积、特征等逐渐明晰。据初步判断,该遗址年代距今约8500年,比河姆渡遗址还要早1500年。 据介绍,峙山头遗址位于临海小芝镇南丰村。2014年5月,这片遗迹最早被一位湖北的考古爱好者发现,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先后发现了19处遗存。截至目前,峙山头遗址共出土文物40箱,大多是些陶器碎片,以及...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9日对外披露,该所近期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发现一处距今四千年左右的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 消息指,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最初发现于内蒙古夏家店遗址下层而得名。考古人员将本次新发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命名为乃林皋遗址。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永志介绍说,此次在乃林皋遗址发掘面积约为550平方米,发现15座房址,分别为地面式和半地穴式,平...
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人”,造就了内蒙古早期青铜文化夏家店文化。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夏家店人”在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乃林皋村1.5万平方米范围内生活着。 继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二道井子聚落遗址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7日发布消息称,在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乃林皋村发现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并命名为乃林皋遗址。这座遗址的发掘将为研究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整体面貌,尤其是聚落布局以及房屋建筑方...
南朝 陶牛车 资料图 今人多有攀比豪宅名车。你知道一千四五百年前古人的追求吗?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人们却以有一辆牛车为时尚。 1987年,河南林州市城关镇阎家台村的一户农民,在村中打井时,便挖出西晋时一辆陶牛车。尽管那批陶器中两个陶俑灰头土脸,那车也风尘仆仆,但却真实地展现出西晋人起居出行、风俗习惯的文化艺术。 那辆牛车卷棚式斗篷俨然,二辕架于牛颈,牛头前伸,圆腰垂尾,四蹄粗短;牛长25厘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