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个“五一”,梁柏台烈士生平事迹史料陈列室在绍兴正式开馆,并迎来了开馆后的首批客人——丽水市检察院的检察官们。 梁柏台是新昌县新林乡查林村人,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党员,人民政权的第一位检察长、司法部长,他参与起草了包括我国第一部红色宪法在内的十多个法令,为中华苏维埃的立法工作、司法机关的建立和司法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是人民司法、人民检察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为深切缅...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博物馆于29日开馆。开馆首日,该馆展示了鄂伦春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狩猎文化,让游客“穿越”到中国北方古老民族狩猎时的生活。 鄂伦春族是中国北方的古老民族,元代称“林中百姓”,明代称“北山野人”,清代称“索伦部”。上世纪五十年代,呼玛鄂伦春族结束了狩猎生活,下山定居,实现了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呼玛博物馆占地面积242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勤劳、勇敢、智慧的鄂伦春...
国家南海博物馆计划在今年10月完成主体工程建设,12月完成布展,2017年初开馆。该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国家级大型海洋文化和历史文化景区,也是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和环南海国家历史、现状的研究和展示中心,将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和博鳌亚洲论坛。 据海南日报报道,该博物馆2015年11月动工,选址于潭门中心渔港。该港口历史悠久,水陆交通便利,既是海南东部沿海最大的中心渔港,也是通往南海的重要港口之一。 ...
4月19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眉山三苏祠自“4·20”芦山地震后,经过近三年的整体修缮重新对外开放。全国人大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龚建明,四川省文化厅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郑晓幸,眉山市委书记李静等有关领导以及农工党中央、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和眉山市相关领导出席了竣工暨开馆仪式。 郑晓幸在开馆仪式上的讲话说,“4·20”芦山地震发生后,三苏祠文物本体、保护设施、园林景观等受损严重。省文化厅、省...
4月18日,以反映我国曲艺的发展历程和南北评书评话的丰富多彩为主题的泰州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在江苏泰州正式开馆。该馆是中国评书评话展示、研究、培训以及比赛和演出的基地,也是国内唯一的评书评话博物馆和泰州首个国字号博物馆。 泰州是中国评书评话祖师柳敬亭的故乡,泰州南城河边至今仍保留有明清之际少年柳敬亭居住生活过的打鱼湾。据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王丽堂回忆,旧时每年三月,扬州说书人都要操办三皇会,以祭奠柳...
刘少玉展示博物馆里的展品 汇集了林区老物件服装、木雕、钟表、木工工具、铁路工具、林业生产用具等藏品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首家公益性民间民俗博物馆,于4月17日在加格达奇开馆。 据悉,民俗博物馆是由大兴安岭地区民间手工艺人刘少玉创办,展出的3000多件藏品,是他30多年来收藏的包括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各个时期的老物件,展品有弯把锯、油锯、安全帽、电话、电台、电影放映机以及各种老证件、老票据、老照...
4月19日,位于四川省眉山市的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故居三苏祠重新开门迎客。据悉,三苏祠在“4·20”芦山强烈地震中受损,被列入国家文物局灾后恢复重建首批重点项目。此次闭馆维修两年,也是自清朝康熙四年重新建祠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全面维修。 三苏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强烈地震,距震中仅80公里的三苏祠受损严重,祠内...
记者14日从四川眉山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两年多的精心修缮,三苏祠博物馆将于本月19日面向社会重新开馆。据悉,这是三苏祠自清朝康熙四年重新建祠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全面维修。 三苏祠是中国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元代改宅为祠,明未毁于兵人,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在原址恢复重建。祠内供奉陈列“三苏”塑像,保存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等苏家遗迹,收藏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
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建设备受市民关注。记者了解到,这座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与市政府共建的博物馆将于本月开馆,目前正在布展。近日,记者提前进行了探访。 体现泰式民居特色 “饮香书场”可容纳150多人同时观看表演 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位于柳园街区北侧中部,是一组体现泰式民居特色的建筑,青砖黛瓦,檐口平直,既美观又简朴。 目前,“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馆名已经挂起来了,题写者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
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 本文图片均来自澎湃新闻记者 雍凯 图 交通大学创始人盛宣怀家族的家谱、1926年交大校庆纪录片、“辽宁舰”总设计师朱英富院士捐赠给母校的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模型、20世纪30年代的巨幅交大师生合影…… 4月5日,经过全新改造、面积500平方米的上海交大徐汇校区校史博物馆正式开馆,它是120年前的南洋公学主体建筑之一,开馆后,将成为展示上海交大校史、校情的文化窗口...
经过半年时间的紧张筹备,3月29日,重新布展后的鞍钢雷锋纪念馆正式开馆。鞍钢雷锋纪念馆建于1993年,其前身是始建于1971年的“雷锋纪念室”,最近一次修缮为2008年。由于外观破损及陈设内容陈旧等原因,在省委宣传部、鞍山钢铁党委宣传部、鞍山钢铁工会的大力支持下,鞍钢股份炼焦总厂从去年10月起,着手对该纪念馆重新布展。 重新布展后的鞍钢雷锋纪念馆划分为“雷锋生平”“雷锋在鞍钢”和“千万个雷锋在成...
机器人表演家三宝 会发光的水下机器鱼“金宝” 世界上最小的机器鱼“金宝”、全球著名的机器人演员“三宝”、已在全国多家银行工作的机器人大堂助理“旺宝”……这些有趣的机器人都将可以在苏州机器人博物馆亲眼看到。昨日,苏州机器人博物馆试开馆,这是全国首家以机器人为主题的博物馆。 “笃笃笃,卖糖粥……”科技感十足的机器人博物馆内,突然传来了苏州的民谣,念民谣的不是别人,正是馆内的一款身高1.75米...
辽文化博物馆展示“北国风韵 辽土丹青”—法库境内及国内发现的辽代壁画 辽文化博物馆所在的白鹤楼外景 辽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27日在沈阳法库举行,重新兴建的千年辽代白鹤楼也于当日开放。 法库,有深厚的辽文化积淀。这里是辽代后族萧氏重要聚居地,曾出现过6位辽代北府宰相,因此被誉为“宰相故里”。其境内有22座辽城旧址、220余处村落遗址、20余处辽墓,包括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茂台圣迹山辽墓群...
昨天上午,温州武术界迎来一大盛事——温州武术博物馆在百年杨宅正式开馆。对于广大市民来说,从此也有了机会走近传说中的“武林”,在博物馆中详细了解温州地区千百年来武术文化的发展、传承轨迹。参加开馆仪式的国家体育总局对外体育交流中心主任、党委书记黄凌海向记者确认,温州武术博物馆是目前中国首家地市级武术博物馆,它的建成在国内具有示范意义,对于武术文化建设、武术事业发展都将起到推进作用。 温州的武术发展历...
辽文化博物馆内再现的辽代“酋长会议” 辽文化博物馆展示“北国风韵 辽土丹青”—法库境内及国内发现的辽代壁画 辽文化博物馆所在的白鹤楼外景 辽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27日在沈阳法库举行,重新兴建的千年辽代白鹤楼也于当日开放。 法库,有深厚的辽文化积淀。这里是辽代后族萧氏重要聚居地,曾出现过6位辽代北府宰相,因此被誉为“宰相故里”。其境内有22座辽城旧址、220余处村落遗址、20余处辽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