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宋王安石书楞严经旨要卷》,纸本,纵29.9厘米,横119厘米,为王安石去世前一年亲自校正《楞严经卷》文字,自署“余归锺山,道原假楞严本,手自校正,刻之寺中,时元丰八年(1085)四月十一日临川王安石稽首敬书”。作者时年六十五岁。卷后有南宋牟献之,元王蒙,明项元汴、周诗题跋,曾经元陈惟寅,明项元汴、曹溶鉴藏。 关于王安石,人们往往更加关注他作为政治家、文学家的一面,忽略他作...
宋代书法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立国之初,书坛已显现复归晋人的风尚。宋代优遇文人,养成了文人的自尊意识,同时因为当时佛道思想流行,主 张复归自然,人与自然平等等思想与文人自尊意识交汇,使得宋人有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体现在书法上便是追求表现一己之“意趣”,不受前代某一家之束缚。南 宋隶书作为书法历史发展的重要环节,其隶书审美观念及实践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宋初士人对隶书的漠视到北宋中后期取法汉魏隶书...
钧窑天蓝釉红斑花瓣式碗 当下研究宋代文化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被宋代文化深深吸引,那么宋代文化的魅力究竟何在?有人说宋代文化温蕴厚重,内容丰富,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特 征。有人说宋代社会富裕,藏富于民,是理想的大同社会。但也有人对宋代社会不以为然,认为宋人活得憋屈,只能靠割地赔款祈求平安。褒贬不同,众说不一。但 正是这些不同特点造就了宋人精致内敛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这种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宋朝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这个排序,不是乱来的。本来,按窑场的出现次序,应该是定窑先行,但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而言,则汝窑地位无出其右。其遗址虽然到现在还没法完全肯定,但大致在河南(古称汝州)应无疑问,跟北宋首都汴京非常接近。 汝窑的出现,在北宋晚期,宋徽宗的时代。政治史上,那是一个不知所谓的混乱时代,艺术史上,却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巅峰。赵佶作为朝廷上的皇帝,或许不合格,但作为艺术家...
《出山释迦图》简称《出山图》,是道释人物画中比较重要的绘画题材之一,描绘释迦牟尼发心悟道之后重归人世的情景。历史上不少画家都曾创作过这一题材类 型的绘画作品,塑造出了具有不同特色的释迦牟尼悟道出山形象。南宋著名画家梁楷所作《出山释迦图》,即是这一类绘画题材的作品,描绘了释迦牟尼苦修悟道后 从山洞崖壁间走出来的一刹那情形,瘦骨嶙峋而又鉴定从容的神色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出山释迦图》...
8月22日,太湖县新仓镇鸣山村余桥小学的教学楼工地上正在开挖地基,就在这时人们发现土壤中埋着一年代久远的古墓,事发后当地文物管理所立即赶往现场勘察、抢救性发掘。昨日,记者从太湖县文物管理所了解到,发现的古墓为两座宋代夫妻合葬的砖室墓,文物部门目前已发掘七八件宋代的珍贵陶器、瓷器。 记者从太湖县文物管理所了解到,22日上午接到施工方电话后,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工地下埋的为两...
唐大代诗人杜甫曾有诗云:“曾闻宋玉宅,每欲到荆州”。可见,早在唐代,宋玉宅就是荆州一处很著名的景点,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如今宋玉宅已经湮没不闻。近日,有听众向荆州之声热线电话8885678反映,荆州城北红光村发现了宋玉宅遗址,宋玉宅附近至今还有宋氏族人居住,且有《宋氏家谱》流传至今。记者立即与文史专家一道,前往现场,一探究竟。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
光绪八年《麻城县志》载:“什子山,在县东七十里,攒峦插汉。宋端平间徙县治于此,后废。明季邑人避兵,复结寨以居。”“宋端平间徙立县治于此山东南脚,避狄难也。” 什子山位于麻城市张家畈镇西部,呈南北走向,西望龟山,东临巴水,方圆约十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38米。史载,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县治迁至什子山,到元末惠宗至正二十年(1360)再迁回久别的县城,在此达125年之久。 ...
2017年10月13日,巨鹿宋城文化专家研讨会在河北省巨鹿县召开。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主办,巨鹿县委、县政府承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协办。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多家考古文博机构和高校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为上下半场,分别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秦大树和...
兴宋六陵是我国南方地区现存的一处重要的王朝帝后陵园,习惯上以安葬有南宋六帝的缘故,将这里称为宋六陵,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区四面群山环绕,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空间。第一位入葬陵区的为北宋哲宗孟皇后(号昭慈圣献皇后),宋金绍兴和议后,徽宗灵柩南还,安葬于昭慈陵侧,其地遂正式成为南宋帝陵(史称“攒宫”)所在。南宋灭亡后,番僧杨琏真迦在泰宁寺僧人指引下公然毁陵,诸帝、后陵地面建筑尽遭破坏,...
10月14日,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白帝城遗址考古发掘日前通过专家组验收。本次考古共发掘南宋至明清时期的城墙、城门等遗迹20处,南宋时期白帝城遗址的城垣格局进一步显现。 白帝城遗址位于三峡地区瞿塘峡西口的长江北岸,自古以来被视为“东控荆楚、西扼巴蜀”的兵家必争之地。 今年2月至9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奉节县白帝城文物管理所联合对白帝城大遗址开展了为期半年多的考古调...
上海博物馆所藏《柳鸦芦雁波图》(见上图),纸本,淡设色,纵34厘米、横223.2厘米。 此图卷共分两段,前段画一株柳树和数只百头鸦。柳树枝干用粗笔浓墨作短条皴写,笔势很壮,显得浑朴拙厚,凹凸节宽之状自然天成。柳条直线下垂,流利畅达,运笔圆润健韧而富弹性,墨色前后层次分明。停在枝上的白头鸦或靠根偎依,静观自得,或喃喃相语,使寂静的大地充满了生机。鸟身用浓墨,黝黑如漆,鸟的羽毛用墨留出白线,鸟的...
崔白(1004年至1088年),字子西,濠州人。画艺精湛,深受神宗眷顾,补入图画院。他的花鸟画在继承徐熙、黄荃二体的基础上,别创一种清淡疏秀的风格,以工谨与粗放笔法交相搭配,发展出更为自然而富野趣的新风格。改变宋初以来画院中流行的黄荃父子的浓艳画风。 为风曲折的衰草枯荷,是崔白绘画的特色之一,北宋文人对他的诗咏中,常可见“风蒲半折”、“风折枯荷”等语。似乎这并不是一般画家经常描绘的主题。与山...
郭熙 早春图郭熙 早春图 以自然为师 五代两宋时期,中国山水画真正走向成熟并迎来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这是一个大师频出的时代,荆浩、关仝、李成、范宽、董源、巨然、郭熙、王诜、许道宁、燕文贵、王希孟、赵伯驹、李唐、马远、夏圭……他们的作品都来自真实的自然山水,来自深入的观察与艰苦的写生。正因为他们以自然为师,如实表达对自然的感受,所以他们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
有关碑帖的拍卖还是一个不常见的事情,但年末嘉德的一场碑帖拍卖专场中却表现出了不俗的成绩。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藏家的各种兴趣也在慢慢培养。今天子正君带着大家一起来欣赏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所藏的宋拓碑帖——宋拓怀素千字文。 小简介: 《历代碑帖法书选:宋拓怀素千字文》内容简介:宋人《群玉堂帖》摹刻大字草书《千宇文》一卷,帖前楷书标示作者为“僧怀素”。帖后有明清诸贤的题跋,叙其来由,品其优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