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年的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济南焦家沟遗址又有重要考古发现,该区域在比龙山文化更早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就是早期文明社会形成的重要发祥地。在现场出土了大量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人工遗物和自然遗物,甚至还有夯土城墙的出现,这也代表了距今5000年前后鲁北地区的社会分化和等级差别已经产生并已有城市的雏形。 遗迹南侧 遗迹...
6月10日,故宫,游客在观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当日,是首个自然和文化遗产日。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昨日是六月第二个周六,也是我国首个“自然和文化遗产日”,北京市文物局同步发布了今年上半年考古阶段性成果,今年上半年共完成考古发掘项目20余项,发掘面积约16000平方米。 其中,延庆世园会考古罕见发现了魏晋时期的家族墓地;城市副中心考古墓葬群数量增加了276座。 延庆发现保存完整...
6月9日,圆明园首次向公众展示1996年以来20余年的考古发掘成果,共涉及106件文物。展览位于西洋楼遗址区大水法西北侧的圆明园展览馆内,预计展出到10月。 近年来,圆明园对西洋楼遗址、紫碧山房等多处景点进行了考古发掘,这一工作已有所成效。在圆明园展览馆里,陈列着铜器、玉器、瓷器和建筑构件,其中的铜鎏金象首尤为引人注意,即使年代已久,还能看出大象传神的眉目。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
展览现场 彩绘陶制骑马俑 6月10日,“平城晋阳——山西出土北朝文物精品展”在位于市民中心东翼的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此次展览由深圳博物馆联合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共同举办,共展出北朝鎏金银器、陶瓷器、石棺床、响铜器、陶俑等文物共计200余件(组)。展览将持续至8月20日,期间,市民可免费参观。据悉,本次展览是国内首个“北朝文物主题展”,通过文物反映北朝...
6月10日,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山东省文物局在济南市章丘区焦家遗址考古工地举办了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主场活动。同时,首个“山东省公众考古基地”也在此揭牌。 焦家遗址考古发掘获重要发现 焦家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焦家村西约800米,南距城子崖遗址4公里。 去年和今年,山东大学考古与文博学系对焦家遗址进行了两次大...
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在南京朝天宫开幕的“发现金陵地下之美——南京考古2016年度成果展”上,该市文物部门揭秘了去年于南京地下首度发现的唐贞观年间大型墓葬群勘探情况,据介绍,这是南京地区迄今为止首次发现的唐代官墓。 据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介绍,发现这座大型唐代官墓群的南京雨花台冯韦村后头山地区,经过考古人员从2015年到2016年的两次发掘,共发现...
资料图 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北京发布今年以来考古成绩单,1月至5月,20余项考古发掘项目在北京各处完成,1300余座古墓葬、3000余件新出土文物丰富北京史。 延庆发现罕见魏晋家族墓地 今年前5个月,北京市配合各类基本建设工程共完成考古勘探项目54项,勘探面积约660万平方米;完成考古发掘项目20余项,发掘面积约16000平方米。 1300余座古墓葬、35...
6月1日,在阜南县公桥乡阮城村(原鹿故城)在道路施工现场发现一处古墓,出土数件文物。经初步认定,该墓为汉代墓葬。文物部门人员正在对出土文物进行清洗,并将作进一步研究。 修路发现古墓葬 出土数件文物 发现古墓后,乡、村主要负责人紧急赶赴现场,并及时通报阜南县文广新体局。随即,县文广新体局及文管所领导也来到现场。 考古人员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多件文物,初步判断为汉代...
昨日,记者从屈家岭遗址管理处了解到,文物工作者在屈家岭自来水公司扩建工程的施工现场发现四座晋代时期的单人墓葬,其中有三座为砖墓,另一座为竖穴土坑墓,墓葬共出土文物13件,其中碗、壶均为原始青瓷,还有汉代“五铢”铜钱。 屈家岭遗址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5月8日,在屈家岭自来水公司扩建工程的施工现场,推土机推出了几块砖,当时施工人员判断该砖为墓砖,看上去像文物,立即与屈家岭遗址管理处联系,随后,管...
在岭南,考古发现出土随葬器物超过100件的青铜大墓只有3座,一座在肇庆,两座在罗定。在罗定的两座先秦青铜墓葬,一座在太平镇南门垌,1977年在水利工地发现,出土时经人为挠乱;另一座在沙艹两背夫山,198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经科学发掘,埋葬序列基本清楚。这两座墓葬,有很多新的发现,但也留下了10个未解之谜。 罗平背夫山出土的战国青铜鉴 第一个未解之谜: ...
近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澧县涔南乡鲁家山遗址进行考古试掘,出土了大量的陶片、石制品以及少量的骨器。 鲁家山遗址系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2007-2011年)新发现,为新石器时代遗存,内涵丰富。遗址位于澧县涔南镇鸡叫城村,分布范围呈椭圆形,东西长约130米,南北宽约85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遗址东、南、北三面被宽约10米的鲁家山堰环绕,西部有一宽约25米豁口与外相连。由于该遗址保存完整,晚...
中国人吃粽子的历史远早于宋代。粽子古称“角黍”、“筒粽”,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 参考消息网5月31日报道 台媒称,中国大陆江西省德安县博物馆正展出一对南宋古墓出土的粽子,距今已700多年,号称是全球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实物粽子,吸引不少民众慕名观赏。 台湾“中央社”网站5月31日报道,江西省德安县城郊1988年9月出土一座完整的南宋...
“瓷墙”“瓷路”“瓷房子”,还有包括玩具、赌具、佛像、人像在内的各种精美瓷器,在萧县白土镇萧窑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专家们发掘出了包括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瓷器生产链的每一道程序的遗迹。事实上,整个白土村下面埋藏着大量萧窑遗迹,历时唐宋金元四个朝代。记者日前在这里采访得知,萧窑遗址正在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白土镇正打算打造以古陶瓷为主题的千年古镇。 古瓷生产链重见天日 近日,记者在萧县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