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马王堆汉墓——长沙国贵族生活特展”在良渚博物院向公众开放。光亮如新的漆器、奇幻瑰丽的帛画、华丽轻柔的丝绸……120件珍贵文物,还原2000年前墓主人、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夫人辛追和儿子一家锦衣玉食、歌舞升平的生活。据良渚博物馆展览教育部主任罗晓群和湖南博物馆研究员喻燕姣介绍,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既有颜如玉的养生方,也有注重优生优育的古代胎教,备受关注。 帛书中含驻颜秘方 每日服...
日前,杭州良渚博物院举办的“马王堆汉墓:长沙国贵族生活特展”,精选120件(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通过漆器、丝绸、帛书、帛画、服装、饰品等精美绝伦的珍品,还原2000年前墓主人、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夫人辛追和儿子一家锦衣玉食、歌舞升平的生活。同时,良渚博物馆展览教育部主任罗晓群和湖南博物馆研究员喻燕姣特别介绍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既有颜如玉的养生方,也有注重优生优育的古代胎教,值得关注。...
今年是长沙马王堆西汉墓葬发掘完成四十周年。这次考古发现是二十世纪中国乃至世界考古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其中保存完好的西汉女尸、素纱襌衣等都是国宝级的珍品,而三号墓出土的大批帛书、帛画尤为罕见。帛书共计十多万字,五十余种,另外还有一些竹简医书,为文献中的“书于竹帛”提供了实证,令世人对古代的书写方式和材质有了直观和深入的认知。 简帛书籍有相当一部分是经历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尚存、已湮没两千余年的...
为你还原二千多年前贵族奢靡生活 2014年12月26日至2015年3月15日,良渚博物院临时展厅将免费向公众开放由良渚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共同承办的“马王堆汉墓:长沙国贵族生活特展”。 马王堆汉墓,是新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72年,当考古人员打开这座古墓时,看到接踵而来的珍贵文物,幸福得都快晕了。 大约五年前,科研人员复原了墓中女尸的原貌,其中有一张面容端庄的,被认为“长得像李湘”,...
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意大利文化遗产与活动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博物馆承办的“马王堆汉墓传奇”出土文物展今天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威尼斯宫国立博物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分“传说中的马王堆”“千年古墓发掘揭秘”和“震惊世界的考古收获”三大部分,共展出漆木器、丝织品、帛书、帛画等76件(套)文物珍品,呈现两千多年前中国汉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 马王堆汉墓文物展是2010年10月中意两国签署的《...
12月13日下午,在长沙举行的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曾参与马王堆汉墓二号、三号墓发掘的湖南省博物馆退休专家傅举有称,这次考古的一大收获,是纠正了《史记》和《汉书》的两处错误。 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了墓主的三颗印章:私印“利苍”、官印“长沙丞相”、爵印“轪侯之印”。傅举有介绍,私印“利苍”证明,第一代轪侯的名字叫利苍,这纠正了《汉书》记载第一代轪侯名字为“黎朱苍”、《史记》记载...
12月13日下午,在长沙举行的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曾参与马王堆汉墓二号、三号墓发掘的湖南省博物馆退休专家傅举有称,这次考古的一大收获,是纠正了《史记》和《汉书》的两处错误。 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了墓主的三颗印章:私印“利苍”、官印“长沙丞相”、爵印“轪侯之印”。傅举有介绍,私印“利苍”证明,第一代轪侯的名字叫利苍,这纠正了《汉书》记载第一代轪侯名字为“黎朱苍”、《史记...
国家一级文物素纱禅衣。这件身长1.28米、通袖长1.9米的素纱面料成衣,仅重49克,真正是“薄如蝉翼”,上海、北京的几家纺织厂都无法复制这样的工艺。 九子漆奁 1971年12月底的一天,长沙366医院挖防空洞的民工发现,原来的红色网格土忽然变成另一种非常疏松的土壤,拔钢筋时带出一股气体,与点烟的火柴相遇,居然着了……由此,马王堆三座汉墓赫然展露在世人面前。很多人依稀记得千年不腐的女尸引起的...
适逢马王堆汉墓发掘四十周年之际,近日,中华书局出版了《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据出版方介绍,《集成》共分七册,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湖南省博物馆编纂,裘锡圭主编。首度全面整理并完整公布了马王堆出土的所有简帛资料。项目从2008年9月正式启动,到2014年完成出版,前后经历了六个年头。 据介绍,1972至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三座西汉墓葬,是西汉初...
今年是马王堆汉墓发掘四十周年。撰写此文,以作纪念。 著名考古学家黄展岳先生,最近写了一篇《也谈<马王堆三号墓墓主是谁>》的文章,说“考古的重要作用之一,正是要改正或补充史籍的错漏”。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并且得到了考古实践的检验和证明。 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了墓主的三颗印章:私印“利苍”(图一)、官印“长沙丞相”(图二)、爵印“轪侯之印”(图三),纠正了《汉书》和《史记》...
适逢马王堆汉墓发掘四十周年之际,近日,中华书局出版了《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据出版方介绍,《集成》共分七册,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湖南省博物馆编纂,裘锡圭主编。首度全面整理并完整公布了马王堆出土的所有简帛资料。项目从2008年9月正式启动,到2014年完成出版,前后经历了六个年头。 据介绍,1972至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三座西汉墓葬,是西汉初期第一...
基本信息: 作者:湖南省博物馆 编 出版时间:2014年6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4年6月 印次:1 ISBN:9787101101522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湖南省博物馆在意大利举办的“马王堆汉墓传奇”展览的图录。本次展览共分“传说中的马王堆”、“千年古墓发掘揭秘”、“震惊世界的考古收获”三大部分,展示的文物珍品包括漆木器、...
19日,由大连现代博物馆和湖南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马王堆汉墓“长沙国贵族生活特展”将在现代博物馆与市民见面。观众可以跟着文物来一次“穿越”之旅,追寻2100年前中国文明的辉煌。这是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首次来到东北地区展出。 1972年至1974年在湖南长沙市东部马王堆先后发掘的三座西汉墓,是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要发现。“光亮如新的漆器,代表了髹漆业的鼎盛发展;华丽轻柔的丝绸,展示了纺织技...
1972年,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2000多年前的医学帛书古卷,这些医学古籍旋即成为我国医学珍宝。国家迅速成立了马王堆医学研究专家组,任命柏禄顺教授为马王堆医学研究组组长,专攻其中的《养心方》。之后,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又专门成立了马王堆制药厂。 御用膏方为今用 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有“宫廷御用膏方”,它历经数千年传承,研发人已经不详。根据这个发现,国家迅速成立了马王...
1990年,笔者首次在《考古》当年第十期发表《马王堆汉墓的“神祇图”帛画》之后,李学勤、李零、陈松长、李家浩、李建毛、连劭名、饶宗颐、胡文辉、杨琳、黄盛璋等专家学者先后撰文研究。 由于当年笔者文中所引用帛画图文是根据修复后裱装的帛画原件绘制,由于裱装时图形残缺与错位,因而给研究者带来许多困惑,笔者曾补绘复原图,但亦有不妥之处。最近发现曾经遗漏的图形中还有“独角兽”残片,今补上,并根据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