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荣宝斋(上海)2012春拍将呈现一系列海派名家的精品力作,其中包括海派名家吴昌硕的《菊石图》。 继任伯年之后,晚清海上画坛升起了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他的画风引领画坛时尚,风靡大江南北,甚至隔海的日本也深受影响,他就是吴昌硕。吴昌硕对诗书画篆均有精深的造诣, 其中绘画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特别是他的阔笔大写意的技法与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对近代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将二十世纪文人绘画推向...
7月23日,“食金石力养草木心——吴昌硕艺术大展”在三峡博物馆开展。记者熊明摄 7月23日,“食金石力养草木心——吴昌硕艺术大展”在三峡博物馆开展。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由篆刻、书法、绘画三部分组成,通过吴昌硕的90件真迹,展示了一代艺术大师深厚的艺术造诣。 吴昌硕(1844-1927)是中国近代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艺术大师。他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在金石、篆刻及书法方...
6月13日下午,吴昌硕纪念馆与日本成羽美术馆友好馆缔结仪式在吴昌硕纪念馆举行。签约仪式由安吉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彭忠心主持,安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任贵明致欢迎辞,高粱市成羽美术馆馆长泽原一志先生、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片山和之先生也分别致辞。成羽美术馆馆长泽原一志先生和吴昌硕纪念馆馆长王青云先生代表双方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将有计划地组织馆藏作品互展、研究成果共享、民间文化艺术交流,进行艺术教育合作,互...
4月22日,一批来自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吴昌硕书画精品在兰溪悄然开展。 本次展览由浙江省博物馆、兰溪市文化局、兰溪市文联共同主办,展览遴选了吴昌硕大师不同时期的书画作品三十余幅,其中既有以书法篆刻入画的金石味写意梅兰,也有融汇变通于石鼓的篆书楹联,加上其一枚枚“出锋钝角”的苍劲钤印,将大师“出己意、贵有我”的艺术主张填绘的淋漓尽致。展览中,有吴昌硕79岁书“多事今年废诗酒,为君满意说江湖”一联,还...
指导单位: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主办单位: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美术书法研究院 上海浦东新区美术家协会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管理委员会 承办单位:上海久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人民网上海频道 央视书画频道 美术报 雅昌艺术网 新浪收藏 中国网 央视网 网易艺术 丹青海藏网 中国艺术报道 京华美术馆 中国艺术家杂志 展览地点:上海吴昌硕纪念馆 展览时间:2016年1月10日至17日 ...
《岁朝清供图》长期以来是宫廷和民间画家创作的题材,现存此类作品最早见于宋宫廷画家赵昌所绘的《岁朝图》,后却在清中后期江南地区成为文人画盛行的题材类型,画家们创作《岁朝图》时应景即兴,以清供之品入画,兼工带写并赋句成诗,使之成为图文并茂的文人画。《岁朝图》也就与《四君子图》、《岁寒三友图》一样成为当时文人画的题材类型,并逐渐形成比较固定的图式。这在扬州画派和海上画派中尤为兴盛,许多画家创作过《岁朝图...
对于写意画家来说,葫芦是非常适宜表现意趣的题材:其形喜人,有如意之谓;其腹便便,寓多子多福;更有藤蔓缠绕,象征硕果有渊……葫芦的一生好像都是喝了酒长成的,无不恣肆烂漫,所以画葫芦就是画如意,需要能够解衣盘礴、松驰笔墨的人方可为之。 近世画家中有两个人最喜欢也最擅长画葫芦,一个是吴昌硕,一个是齐白石。吴昌硕作画重气势,绘葫芦更是凭藉那一手极具金石意味的草篆笔法写藤蔓,盘纡缭绕,气机畅旺,画到兴致上...
吴昌硕擅长篆刻、诗文、书画,其画取法赵之谦,上追八大山人、石清、陈涛、徐渭,并以金石、书法的笔法入画,落笔豪放深厚,别具风格。《墨梅图》构图奇特,几条重墨线条,作为梅花主干,小枝旁出。右上侧又伸出数干梅枝,穿插于主干之间。梅花以浅墨勾勒,生机灵动。梅干梅枝的处理,粗看似不合常规,然而细细品味,枝干横坚交叉,杂而不乱,恰到好处,表现出梅花的风姿,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画家以书法入画。笔墨苍劲,透着几分...
藤本植物是吴昌硕最为擅长的题材。此图写葫芦大藤,尽显以草隶之笔入画的气势。他以泼墨写叶,浓墨勾叶筋,淡墨写葫芦。而盘旋往复、贯通全画的则是以书入画的大藤,它是此画的血脉,画因它的流动而生意盎然。在疏密虚实的处理上,画家尤具苦心,实处密不透风,虚处中疏通透,如此才使疏密得当、虚实相生。此画设色古朴,用笔豪放,充分表现了吴昌硕古拙、浑重、豪迈的画风。精彩的题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幅画就是如此。在左...
苦铁是吴俊的号,就如昌硕是吴俊的字一样。然而,“昌硕”这个字比起“苦铁”这个别号来,不仅字义好,而且气局也大。因此,昌硕也就成了他自己以及后人称呼吴俊用得最多的字。他另外的别号,比如缶庐、老缶用得也比“苦铁”要多,原因也和我上面说得差不多。但是,我还是想从苦铁、画气等方面来谈谈我眼中的吴昌硕。 “苦铁画气不画形”一句,出自《缶庐别存·为诺上人画荷赋长句》。在我之前,也有人,而且不止一个,用“苦铁...
吴昌硕篆书:金石拙美的集成 观赏吴昌硕篆文书法,感受金石文字拙美,是一件快事,更是一种享受。金石书法是中国视觉美术独特的美感发现,因其苍厚高古,须像老者观赏一件称心古玩,细细把玩远近端详。纵览中国书法史,元代赵子昂推崇摹古复古,发展至明清美学上的重大收获便是逐步摆脱帖学纤弱气质,推动了对“拙”美的挖掘和金石美学的繁荣。伴随大量吉金碑版的出土,金石学、文字学、考古学兴盛。金石拙美在气息在味道,来...
由上海玉佛禅寺、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主办;同济大学中华文化传播中心协办;觉群书画院承办的“墨海禅风——智风法师书法展”9月27日在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举行。展期为9月27日至10月4日。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方守恩教授出席书法展开幕式。 智风法师,别署:十方斋,江苏东台人,上海玉佛禅寺常住法师。智风法师自幼临帖用心,追求神韵。
吴昌硕(1844 ——1927)兰石花果四屏 水墨纸本 四屏 1924年作 142×51.5cm×4 出版: 1. 《缶庐老人诗书画第一集》,中华艺术大学珂罗版,民国十八年(1929)。 2. 《名家翰墨》第38 辑(吴昌硕山水人物画特辑),P132 —— P138,香港翰墨轩有限公司, 1990 年。 展览:西泠印社,杭州,1956 年。(贴有展览标签) 说明...
由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主办、昌硕文化中心、日本东京艺术院等单位协办的“海派东渐——金石书画十人展”(上海巡展)今起在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浦东陆家嘴东路15号)对外展出。展出吴昌硕、王一亭的后裔吴超、吴越、陈煜章,以及书画家张伟生、王琪森、顾村言、张吉的书画作品,活跃在日本书坛的书法家郭同庆、邹涛、晋鸥的作品也同时呈现。
吴昌硕 书法(万岁) 绢本水墨 立轴 备注:萧平题跋 尺寸:127×40cm 吴昌硕 书法(万岁) 绢本水墨 立轴 备注:萧平题跋 尺寸:127×40cm 约4.6平尺 吴昌硕曾学画于任伯年,但最终形成的风格却完全不一样,整体气势更显得强烈和充满激情。吴昌硕真正步入画坛虽晚,但他的学识修养和深厚的书法功底,让他在绘画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可以这样说,由于学养的深厚,越是到了晚年的吴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