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凌家滩遗址1985年发现于我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其勘探发掘工作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昨天,中国凌家滩文化论坛在含山县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考古、历史学研究、遗址保护利用等领域的6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专家们将给凌家滩遗址“把脉”,并于今天公布讨论成果。 调查 为筹备新一轮发掘 凌家滩遗址自2007年进行第五次发掘后,目前情形怎样?记者昨...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中华第一玉龙” 12月1日到3日,国内重量级的文物专家都将齐聚马鞍山市含山县。11月20日,中国凌家滩文化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合肥召开,这是该遗址自发掘后首次召开的“国字号”论坛。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透露,目前安徽正在制定凌家滩遗址的发掘计划,一旦获批,凌家滩遗址会带来更多惊喜。 凌家滩遗址距今约5800年-5300年,发现于198...
玉人 玉鹰 玉龙 龙虎网讯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现已划为马鞍山市)铜闸镇凌家滩自然村。凌家滩遗址于1985年发现,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专家测定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1998年,凌家滩遗址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保单位。 遗址发现源于一次下葬 ...
玉人玉鹰玉龙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现已划为马鞍山市)铜闸镇凌家滩自然村。凌家滩遗址于1985年发现,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专家测定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1998年,凌家滩遗址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保单位。遗址发现源于一次下葬1985年秋,现年82岁的村民万友桥老人的妻...
含山凌家滩遗址和县猿人遗址、冯玉祥旧居是巢湖市三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整个人类早期和中国人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记忆,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日前,巢湖市市发改委同文广新局编制了3个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并申请列入“十二五”全国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中央资金“输血”。 原始人“地盘”被侵占 凌家...
近日,国家文物局给含山县下拨150万元保护费,专门用于保护含山凌家滩遗址。 含山凌家滩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安徽的兵马俑”。1985年发现于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测定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自1987年以来,安徽省文物考古所主持过多次考古发掘,发现了聚落遗...
含山县凌家滩遗址被媒体誉为“安徽的兵马俑”,是安徽省境内距今5500—5300年的一处重要大型史前聚落遗址。 发掘现场(资料图片) 1985年遗址还出土了两件科学文化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文物——玉龟和玉版。 2001年凌家滩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就是这样一处重要的遗址,遗址保护区内群众住所危房较多,长期以...
发掘现场(资料图片) 含山县凌家滩遗址被媒体誉为“安徽的兵马俑”,是安徽省境内距今5500—5300年的一处重要大型史前聚落遗址。 1985年遗址还出土了两件科学文化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文物——玉龟和玉版。 2001年凌家滩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就是这样一处重要的遗址,遗址保护区内群众住所危房较多,长期以来遗址保护和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矛盾越来越激烈。...
考古工作者日前在安徽凌家滩遗址发现5500多年前的玉质占卜工具,比殷墟的占卜工具早了2000多年。 这3件玉质的占卜工具摆放在墓主人的下腹部,里面还有摇卦用的玉签,制作十分精美。 安徽考古所研究员张敬国:这3件东西表明我们祖先在5500年前已经开始使用占卜这一套方式,对于研究中国文明起源、中国哲学思想都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和占卜工具同时出土的还有玉环、玉珏、玉镯、玉璜等玉器214件,其中一...
记者从安徽省文物考古部门获悉,正在进行的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中,一座神秘墓葬出土玉石器随葬品达200多件,数量之多令人感觉“千年一遇”。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杨立新告诉记者,此座墓葬长3.6米、宽2.1米,墓口距地表深0.9米,墓底距墓口深0.55米。此前,重达88公斤的“中国第一玉猪”即在此被发现。 杨立新说,墓坑内摆满了随葬品,有200多件,...
新华网合肥7月11日电(记者熊润频何晏)记者从安徽省文物考古部门获悉,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工作目前进入尾期。此次发掘面积约450平方米,出土各类玉器、石器和陶器近400件。 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杨立新介绍,今年5月18日至今,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凌家滩遗址进行了第五次发掘。此次发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墓地的北区,主要了解北区的墓葬分布状况;第二阶段在墓地的南区以东,主要了解...
6月28日拍摄的在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猪”。6月24日,位于安徽省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考古专家发掘出一头“玉猪”。据专家提供的数据,“玉猪”长约75厘米,宽约22厘米,高约38厘米,重约80公斤,由较为粗糙的玉石雕刻而成。目前,“玉猪”的年代已基本确定为5500年前。新华社发(...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村,距今约60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199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凌家滩遗址自1985年发现以来至2000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过4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200多平方米,发掘墓葬66座。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凌家滩遗址的第五次发掘筹备工作已经开始。...
5月21日在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拍摄的两件出土瓷罐。当天,凌家滩遗址第5次考古发掘首掘两件瓷罐,专家目前正对其进行鉴定。凌家滩遗址是距今5300至5500年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晚期的聚落遗址,总面积160万平方米。1987年以来,考古人员先后对其进行了4次考古发掘,已发现祭坛、红陶块遗迹、水井等。(新华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