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7月10日获悉,位于恩宁路的粤剧艺术博物馆环评文件已经被市环保局受理。根据环评报告,该博物馆项目总投资2.63亿元,项目资金来源为市、区财政拨款。据悉,粤剧艺术博物馆拟设一大一小两个剧场。环评透露,距离该博物馆最近的噪声声环境敏感点为西关培正小学和恩宁路小区,距离均为 50米,届时所受噪声影响会较大,但在实施环保降噪措施后,噪声可以达标。 据了解,该博物馆建设地块东至荔枝湾涌三期、南至规...
引入荔枝湾水系,搭建水上看戏的传统戏台,未来广州人们有望到“古色古香”的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看到充满西关民俗风情的戏剧表演。 记者从广州市规划局获悉,目前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方案已经确定并公示。按照规划,新的博物馆建筑高度不能高于3层,限高为25.1米。该项目用地面积为9895平方米,容积率为1.2,建筑密度为50%,绿地率25%。 据了解,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选址恩宁路以北...
万庆良陈建华出席奠基仪式 本报讯(记者曾卫康 通讯员郑斌)昨日上午,粤剧艺术博物馆奠基仪式在荔湾区恩宁路粤剧艺术博物馆项目地块举行。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新,市委常委、秘书长陈国,副市长王东,市政府秘书长周亚伟,以及广州市原市长、市振兴粤剧基金会会长黎子流,粤剧艺术家红线女,广州建筑学会理事长、岭南建筑专家林兆璋等出席...
本报讯 (记者曾卫康 通讯员郑斌)八个粤剧艺术博物馆设计方案正式开始征求群众意见,昨日,广州市荔湾区有关部门向媒体公布,随着粤剧艺术博物馆和荔枝湾三期工程推进,恩宁路有望变成西关粤剧艺术文化大观园。 建筑高度控制在18米以内 据介绍,粤剧艺术博物馆占地约1.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高度控制在18米内。主要设置七个功能区域,包括:一是展陈区,分为基本陈列展区和临时陈...
继控规修改获批后,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又有了新的进展。记者获悉,该博物馆勘察设计招标已经启动,广州市和荔湾区财政拟投入2.63亿元来建这座博物馆。 据了解,备受关注的粤剧艺术博物馆选址最终确定为恩宁路,项目正在进行控规修改批前公示。现行控规中,从粤剧博物馆地块中穿过的两条城市支路将分别从历史建筑泰华楼与宝庆大押旁边经过,道路与跨涌桥梁建设将对历史建筑造成较大损坏。规划对这两条支路均进行了调整,确保...
昨日,广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陈春盛向记者透露,拟建粤剧艺术博物馆由广州市相关部门批准立项,初定名为“中国粤剧艺术博物馆”,选址荔湾区恩宁 路,今年内动工,预计2015年前落成,初步将投资2.63亿元,由广州市政府与荔湾区政府共同出资,其中大部分资金由荔湾区方面负责。 据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陈春盛透露,拟建的粤剧艺术博物馆目前已经敲定以“中国粤剧艺术博物馆&rdquo...
昨天上午,笔者到广州美院看黎雄才的个人百年画展,偶遇独自前来的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女。在展览现场,有人陆续认出了她,但人们都不忍打扰,有几名男生悄悄商量,想请求同女姐合照,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女姐静静地一幅一幅地细细品赏,时而贴近画作细看,时而退几步凝视,投入、专注、不舍,一如旁若无人的境界。 黎雄才是书画艺术的大家、“囯宝”;红线女是舞台艺术的大家、“囯宝”。百岁雄才人已上天囯,遗画魂长存人间...
国内首个以粤剧名伶为主题的大型人物画展明日开展 国内首个以粤剧名伶为主题的大型人物画展——“粤剧百名伶图——邓小玲画展”将于3月1日至3月9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开展,开幕当天将首发《粤剧百名伶图画册》,作者是广州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画家邓小玲,从2006年起至2010年底,她用了整整5年时间完成此作,填补了目前国画领域中尚无粤剧艺术题材作品集结成册出版的空缺,被业界认为为广东文化舞台又增添了绚...
核心提示 从一代粤剧宗师白驹荣、马师曾、红线女,到倪慧英、丁凡,再到年轻一辈的蒋文端、曾小敏……历时5年,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画家邓小玲完成了100位粤剧名伶的肖像图,这100位粤剧名伶年龄横跨近百年,有些已作古离世,有些风华正茂,但他们粉墨登场的那一刻风采,被邓小玲以丹青笔墨凝刻下来。 伶人们身怀绝技,登台的一幕,往往又是他们传奇身世的一个缩影。因为痴迷粤剧,邓小玲用5年时间沉浸在这1...
粤剧戏服 粤剧服装的分类 戏曲服装是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改良后而形成现今传统程式化的形态。传统京剧的服装可分为:蟒、*、褶、帔、衣五种。粤剧服装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材自京剧的,它的分类有蟒、*、褶子、开氅、官衣、帔及衣七种。其实与京剧分类并没有太大不同,只是京剧将“开氅”归入“帔”类;将“官衣”归入“衣”...
(来源:中国广播网记者:卢君胡焱喆)中广网澳门10月16日消息本周末,第二十四届澳门国际音乐节将以“文遗”和“非遗”与乐迷共度凉秋。世界文化遗产建筑——澳门岗顶剧院将上演普赛尔歌剧《狄多与埃涅阿斯》,焕发剧场古典建筑风格的华彩;同时,已列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粤剧,也将首次亮相澳门国际音乐节舞台,演出《紫钗记》、《双...
非物质文化遗产迎亚运·上篇 粤剧粤曲唱不绝广府文化味更浓 羊城晚报讯 记者吕楠芳,通讯员赵雁报道:借亚运契机,广州市政府针对非物质历史文化开展了大力的传承保护工作。27日,记者从广州市委了解到,《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正纳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其中,以粤剧等为“排头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重头戏。走西关,听粤剧,叹广州,必将是亚运期间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政府给力 ...
广东省文化厅20日称,从世界上最古老的沉船“南海一号”上打捞出来的最有代表性的珍贵文物,将于10月中旬伴随根据“南海一号”创作的同名粤剧在广州大剧院联袂亮相。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表示,粤剧目前面临着许多艺术形式的竞争,创新才是粤剧的出路。早在2003年制订“南海一号”打捞方案的时候就有根据文物创作艺术作品的构思,现在通过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