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7日,安阳林州市40名幼师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学习。他们先后参观了“中国文字发展史”的汉字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一片甲骨惊天下”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发掘和研究历程;“故宫博物院院藏中国历代书法展”和“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藏民族文字文物精品展”三部分,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 ...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河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安阳市人民政府、中国文字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汉字》国际巡展启动仪式暨首都展开幕式,8月13日上午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展期一个月。 此次《汉字》国际巡展将分为“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汉字的研究与传播”、“汉字的艺术与创意”三部分,展品包括百余件卜骨、青铜器、陶器、竹简、钱币、...
8月7日,记者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库房看到,十余名工作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清点、交接和包装一批甲骨片、青铜器等稀世之宝。这些“宝贝”包括镇馆之宝——西周青铜器贾伯壶等在内共计百余件。贾伯壶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西周晚期青铜重器之一,壶盖外侧铸有铭文八行三十三字(含重文二),是研究汉字起源、发展的重要依据。 “8月13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和...
贾伯壶 记者 任国战 摄 西周一对陪嫁铜壶,辗转香港来到安阳 贾伯壶成中国 文字博物馆镇馆之宝 11月16日,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三周年之际,西周文物重器贾伯壶正式入藏该馆,成为开馆至今征集到的最珍贵的文物。 贾伯壶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西周晚期青铜重器之一。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的入藏仪式现场,记者看到,通高48厘米(身高...
11月16日上午,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三周年国宝“贾伯壶”首展揭幕暨“受赠书画展”开幕式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一楼中厅隆重举行。中共安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常保利,河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副处长沈峰,贵州省书协名誉主席、贵州民族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贵州省文史馆馆员 章维崧,河南省书协副主席,洛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王鸣,安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厅级干部于自强,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
2012年11月6日至11月18日,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集中展示和表现中国汉字数千年风雨历程和艺术精华的《大美汉字》展在沪亮相。作为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河南文化周”的参展项目,《大美汉字》展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中国文字博物馆精心打造,旨在将中国文字文化进一步惠及大众,传扬世界。该展览于11月6日下午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隆重拉开帷幕...
由中国文字博物馆带来的“大美汉字”展将于11月6日至11日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举办。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性符号,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一脉相承,穿越时空,沿用至今,它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及多民族国家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作为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文字之一,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目前学习和使用汉字的人数约14亿人。据悉,“大美汉字”将以汉字发展为主线,灵活运用...
本报讯(记者 任国战 通讯员王 龙)4月21日下午,台湾著名书画家作品捐赠仪式暨展览开幕式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118幅来自宝岛台湾书画大家的作品在这里集中亮相。 本次活动旨在增强两岸同胞的民族凝聚力,同时为两岸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良好平台。两岸同胞将在活动中共同感受文字、文化与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共同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卓然风采。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字研究与中国书法艺术之...
站在一条小街上,街两旁茅舍俨然,人来人往;突然,一个人牵着一头牛从街的另一头朝我走来,人在右牛在左,越走越近;我下意识地去避让,那一人一牛却在眼前瞬间变化了,实际的形体崩散,化成一个符号,象形的符号;这个符号也在不停变化,很快化成了简体字——牧。 坐在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的4D放映厅里我正观看影片《甲骨文》。在这里,文字的起源已经不再是课本上枯燥的解释和考究,而变成了形象生动的故事。穿行...
昨天,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著名学者李学勤受聘担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原馆长冯其庸受聘为名誉馆长。据悉,文字博物馆在安阳开馆两年来,已累计接待参观游客270余万人次,对中国文字文化的教育与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月20日上午,《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系列展—新疆篇》在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隆重开幕。河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付玉林,新疆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田先洪,新疆博物馆陈列部副主任祖丽菲叶,安阳市文联主席张坚,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俊国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为展览剪彩。此次展览是新疆博物馆文物首次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集中亮相,共展出128件组珍贵文物,包括...
安新网讯 (记者 王崭)4月17日上午,记者在何水法教授书法作品入藏仪式现场专访了我国著名书画家何水法,采访他创作入藏作品的感受和对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印象。 书画家何水法看到自己的两幅作品正式入藏中国文字博物馆感到非常高兴,他激动地说:“昨天是我第一次来到古都安阳,没有想到安阳有这么一座如此气势恢宏、建筑精美的国字号文字博物馆,让我惊叹不已;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深深吸引着我。发自内心的感慨激...
4月17日上午,记者在何水法教授书法作品入藏仪式现场专访了我国著名书画家何水法,采访他创作入藏作品的感受和对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印象。 书画家何水法谈起自己创作入藏作品的感受和对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印象 书画家何水法入藏书法作品 书画家何水法看到自己的两幅作品正式入藏中国文字博物馆感到非常高兴,他激动地说:“昨天是我第一次来到古都安阳,没有想到安阳有这么一座如此气势恢宏、建筑...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共同形成了世界三大古文字体系。其中,只有中国的甲骨文穿越时空,将“生命”延续到了今天。 甲骨竹简,承载历史大剧;篆隶楷行,见证沧海桑田。 3300年前,殷商先民在龟甲兽骨上留下了占卜记事的符号。自此以后,从龟甲兽骨、青铜器皿,到竹简纸张;从印刷术到电脑时代……中国文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