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大明会典》又称《明会典》,编纂和修订工作历经明英宗、孝宗、武宗、世宗、神宗五朝,至万历十五年(1587年)成书,主要是根据明代官修《诸司职掌》、《皇明祖训》、《大诰》、《大明令》、《大明集礼》、《洪武礼制》、《礼仪定式》、《稽古定制》,《孝慈录》、《教民榜文》、《大明律》、《军法定律》、《宪纲》等书和百司之籍册编成,记载典章制度颇为完备,凡明史所未载者,会典均有交代,为后世研究明代典章制度的重要...
明嘉靖景德镇窑五彩鱼藻纹罐,上海博物馆藏 明代的皇帝姓朱,所以,朱元璋开创的大明是一个尚红的王朝。故而明代初年洪武的釉里红瓷器,就明显多于青花瓷器。更不用说,永宣时期有着史上最好的红釉瓷器。除了红釉和釉里红外,明代的五彩瓷也同样是尊崇红色。 在整个明代,唯有五彩瓷可以和青花瓷分庭抗礼,合璧天下。自明早期始,到明中期,至明后期,始终望不断五彩瓷的层峦叠嶂,峰脉连绵,满眼尽是彩云漫天、红霞映染的盛...
记者7日从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获悉,发生于2015年8月19日的西安大明宫遗址仿古建筑模型纵火案嫌疑人雷某某已被抓获,现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今年8月19日凌晨1时20分,位于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的一处仿古建筑模型“栖凤阁”发生火灾。“栖凤阁”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大明宫参展建筑模型,上海世博会结束后整体搬运回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作为临时景观放置。 据悉,事发当晚工作人员在夜间巡查时发...
记者19日从西安曲江大明宫国家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获悉,19日凌晨1时20分左右,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的仿古建筑模型“栖凤阁”发生火情,凌晨4点50分左右火势全部扑灭。现场无人员伤亡,着火原因正在排查中。 19日1时20分左右,“栖凤阁”仿古建筑模型发生火情,管理公司值班人员在巡查时发现后立即报警。1时30分左右,西安市消防支队到达现场进行消防作业,至4时50分左右火势全部扑灭。火情仅涉及该仿古...
昨日凌晨1时20分许,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面积700平方米、高18米的仿古建筑模型栖凤阁燃起熊熊大火,原本壮丽的仿古建筑,一夜之间化为灰烬。 据悉,栖凤阁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大明宫参展建筑模型,后搬运回大明宫遗址公园内作为临时景观放置,一直闲置,未对外开放,未通水电,突然起火让人诧异。 能听到木头燃烧的噼啪声 凌晨2时许,华商报记者赶到遗址公园时,数辆消防车正从丹凤门疾驰进入,在丹凤门...
今日凌晨1时20分许,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内一处建筑突发大火焚毁,起火建筑是“栖凤阁”,曾在世博会上展览过。 华商记者在现场看到,大火冲天,已将这座建筑完全吞噬,顶层烧的只剩框架。至少七八辆消防车参与灭火。截至发稿时,大火仍未扑灭。 经后续了解,火情已被消防扑灭。
近日,古城刚刚经历过的几场大雨,让闷热的高温天气稍稍缓解。在大明宫遗址区凤城三路东段的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抓住时机,紧张施工,确保道路8月底前建成通车。据了解,凤城三路只是大明宫遗址区目前在建的多条道路中的其中一条。今年以来,大明宫保护办积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涉及交通路网、地铁站点、城市立交、停车场和教育配套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全面提速。 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稳投资、促...
明正统、景泰到天顺三朝,因政局不稳,经济衰落,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人们把这个阶段称为中国陶瓷史上的"空白期". 纹饰: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多采用元代和明代早期常见的一笔点画技法,繁简有序,笔意粗犷飘逸,风格随意率真,画面布局简洁,疏朗。常见的有人物故事、商人逸士、仙山楼阁、琴棋书画等内容。纹饰中孔雀牡丹、缠枝莲菊、松梅竹云龙、麒麟纹比较多见,蕉叶、莲瓣回纹和水波纹是这一时期常见的辅助装饰纹...
28日,新闻热线接到市民来电,称历下区广嘉明湖中心项目有文物出土,疑似发现古代墓穴。29日,考古人员澄清,此次考古属例行检查,并未发现有大型古代墓穴迹象。 29日,在文物部门的特批下,记者获准进入工地,围栏圈起的区域共挖了4个坑,十几名工人正在坑下作业。工作人员称,工人正在采集土样,以供科研人员进一步分析土层结构。针对28日市民提出的疑似出土古墓的猜测,工作人员表示,当天只是发现了少量陶瓷...
我们都知道,钧瓷一词最早出现于明宣德三年(1428)由吕震等人编撰的《宣德鼎彝谱》一书,书中有“内府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的记载。内府指明代宫廷。从那时起,始有钧瓷之名,这也是目前查到的最早见诸书端的有关钧瓷记载。那钧窑属什么样的瓷品,又产至何处呢?笔者认为均窑、钧窑,是仿烧宋代五大名窑的一种创新瓷器。均窑、钧窑是以水、火、金、木、土五行别役,太极之阴阳、黑白,天地之万物,报开民...
由浙江大学与龙泉市联合主办的“大明龙泉官窑再现”展5月12日在浙大紫金港图书馆三楼开展。50多件造型设计典雅、制作工艺精湛的作品,再现了大明官窑的风采。 2007年浙江大学与龙泉市开展全面市校合作,浙江大学周少华教授团队带着课题组研发的明代龙泉青瓷官窑工艺及烧制技术成果入驻龙泉,与龙泉古窑瓷厂等合作开展产业化推广。经过四年多的实验室研究和生产中试、试生产,到正常生产,成功恢复了失传600多...
2005年,对于龙泉青瓷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伴随着明代处州龙泉官窑的发现,蛰伏多年的龙泉青瓷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而揭开其埋没已久的官窑身份的,正是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馆长叶英挺与浙江省收藏协会副秘书长、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顾问华雨农。 民窑精品还是官窑之作? 早在十多年前,通过对龙泉明初一批精品的研究,叶英挺就坚信龙泉青瓷并非民窑制造那么简单,难道是官窑?他心中隐隐升起这样的疑问,只是苦于...
即便是明皇宫里最大的奉天殿,它也只是雄伟,一点不豪华。这要归结于苦孩子出身的朱元璋舍不得浪费钱。相传大殿墙上还有这位“土皇帝”亲笔绘的《大明江山图》呢。 奉天殿盖好后,朱元璋看见大殿内墙壁光滑如镜,心想这么好的殿壁,一片空白也不好看,得来一点实在的。那画些什么呢?美女?不行,美女可使人堕落;神仙鬼怪?这皇宫岂不成了庙宇道观。对,应该画一些激励人们奋进向上的内容,于是他想到了大明江山一统,应该叫人...
大明宣德炉孤品横空出世,揭开了近六百年古今收藏家对它悬而未解的神秘面纱,而今惊艳现身于深圳御宝轩的一件“大明宣德年制”香炉,可谓是当今收藏界的一大幸事,此炉为何能享有盛誉,成就精中之极呢?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1,从器型大小而言,此炉口径为8.6cm,高为6.8cm,十分精致俊秀,实属比较少见。据专家推测,从其器型大小判断,适用于偏房或闺房香炉,精巧至极。2,从宣德炉的色泽而论,史籍中有明确记载,...
大明宣德炉孤品横空出世,揭开了近六百年古今收藏家对它悬而未解的神秘面纱,而今现身于春拍的现场,可谓是当今收藏界的一大幸事,此炉何为精中之极,极中之孤呢?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1,从器型大小而言,现存世宣德炉尺寸8到12厘米的居多,15厘米的少有,大于20厘米的实属罕见。2,从宣德炉的色泽而论史籍中有明确记载,佛经纸色为最佳。如有通体满鎏金并镶嵌金片不是宣德三年的炉。此炉为清式炉。3,宣德炉的底款“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