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凌家滩遗址考古近日传来新信息:该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境内,为距今5800至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被认为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朔知说,凌家滩文化正处于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节点上,其文化发展经历了几百年的历程,“众星拱月式”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环壕聚落”的发现,并结合业已发现的大型祭坛、高等级的大型贵族墓葬、大型红烧土建筑,及功能多样...
凌家滩先人用废的石斧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凌家滩时期稻壳印痕 正在发掘的壕沟遗址现场对外开放 在全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文物局在含山县凌家滩遗址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共考古开放日”活动。 本次活动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活动内容包括参观凌家滩遗址现场临时展厅、内环壕发掘现场及凌家滩考古工作站相关文物陈列等,前来参观考古现场的除了市民代表,还有70多名...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一的安徽凌家滩考古发掘,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考古专家经过调查、钻探、发掘研究,发现凌 家滩是5000多年前巢湖流域乃至长江下游的一个大型区域中心,在它的周边还有数个小的聚落群体,是一个“众星拱月式”的社会组织结构,凌家滩先民不仅发展了稻作农业,还 以多种动物为饮食材料,当时的社会组织已具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专家认为这一发现或将中华文明史提前到5300年前。 据安徽省考古研...
安徽省凌家滩遗址考古最近取得又一重大成果,考古专家在凌家滩中心居落遗址外围,发现了一条长达2000米、最宽约30米、深约2米-6米不等的大型环绕壕沟遗址,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同时期最大壕沟遗址之一。 考古专家认为,营造这样土方量多达十多万立方米的大型工程,说明其当时社会组织已具备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 据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朔知介绍,近年来,考古人员通过钻探,明确了凌家滩遗址居住区的...
记者从安徽省含山凌家滩遗址了解到,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为研究中国五千年文明起源提供了实物例证的凌家滩遗址,将在未来3到5年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活态复原凌家滩部落及文化,让现代人体验原始社会生活。 据了解,未来将建成的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以大遗址保护为核心,依据考古工作成果展示、阐释凌家滩文化价值,拓展考古研究和公众考古教育功能。 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介绍,将把凌...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安徽凌家滩遗址为研究中国五千年文明起源提供了实物例证,五千年前的古人是怎么生活的?昨日,记者从凌家滩遗址公众考古开放日上获悉,备受关注的凌家滩遗址第六次发掘已经启动。前五次的发掘范围主要是以墓地为主,而第六次发掘重点侧重于了解凌家滩先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考古专家在凌家滩遗址和其外围进行了三次共4个地点的发掘,取得了一批新的考古成果。而记者还获悉,到2017年,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
昨天,记者从凌家滩遗址公共考古开放日现场获悉,经过近两年的发掘,考古人员发现5000年前的凌家滩先民不仅能够制造精美的玉石器,而且已开始稻作农业,饲养或捕猎猪、鹿、鸟禽等多种动物丰富饮食品种,另外在房屋建设中,他们已懂得类似钢筋混凝土的:“挖槽填烧土,木骨撑泥墙”的建筑工艺。 发掘现场首次向公众开放 昨天,中国文化遗产日凌家滩遗址公共考古开放日举行。考古现场不仅迎来了中科大和安大考古系的70多...
昨天是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公众考古开放日”活动仪式在凌家滩遗址举办。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解到,自2013年开始,在调查、钻探的基础上,凌家滩考古发掘队已在凌家滩遗址及其外围进行了三次共4个地点的发掘,取得了一批新的考古成果。 发现周长超2公里壕沟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了发掘现场。发掘队队员正在探方里忙碌着。领队朔知教授告诉记者,这次发掘,发现了周...
凌家滩遗址位于含山县铜闸镇五联行政村凌家滩自然村,总面积160万平方米,为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群。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87和 1998年对凌家滩遗址进行三次考古发掘,共发掘面积220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祭坛1处,墓葬44座,大面积红烧土遗迹1处,红烧土房屋l座,出土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1200件,其中不少珍品在全国还是首次发现。 凌家滩出土的玉器,数...
凤阳明中都城遗址鸟瞰图 记者日前获悉,我省含山凌家滩遗址、凤阳明中都城遗址两处大遗址目前正在“冲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并已取得重要进展。最快今年底明年初,申报结果有望“出炉”。据了解,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我省目前没有一处大遗址入围国家首批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这次如果“冲刺”成功,将实现“零”...
从1985年被发现至今,蔚为大观的凌家滩遗址一直是个谜团。不过,随着邻近的韦岗遗址发掘,凌家滩文化将告别“孤单”。记者昨日获悉,位于含山县凌家滩遗址旁的韦岗遗址抢救性发掘结束,出土的大量陶器和呈现出的生活脉络,不仅大大充实了凌家滩文化,也有助于解开凌家滩的谜团。 凌家滩遗址并不孤立 韦岗遗址位于我省含山县铜闸镇大马行政村韦岗自然村东南,距离凌家滩遗址只有两公里。 ...
凌家滩文化的双虎半环形玉璜 古玉品鉴之19 蒋卫东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现为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研究员、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委员,长期从事浙江北部地区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与良渚文化结缘尤深。 在长江流域,与红山文化同时期的史前玉文化,有大溪文化、崧泽文化、北阴阳营文化与凌家滩文化等。其中,位于江淮地区的凌家滩文化,尽管“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