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把长约60厘米,器物形状较为硕大的人面纹饰弯刀属首次发现。 大型扣饰直径约40厘米(左一) 考古工作人员发掘出青铜编钟 这3个墓葬就发掘出80余件套青铜器 今年10月8日,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龙泉村的两名村民在大甸山为附近的砖厂取土时,无意中从推土机下发现了一个长约60厘米、形似弯月状的青铜器。这一偶然发现,揭开了一个大型古墓葬群。目前,经省、市、县三级考古专家联合组成的考古队...
12月4日北京保利古代书画夜场中,一直备受藏家瞩目的元代王振鹏《江山胜览图》经过几番竞价最终以1.012亿元成交,成为今年秋季全球首件成交价过亿元的中国艺术品。 这件描绘浙江东部山川景色与人文景观的全景式巨制,足以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相媲美。全卷依次绘天台、瓯江(永嘉)、江心寺(圣寿禅寺)、瑞安、宝坛寺等,各段之间以山石、林木作为过渡,变化万端而又巧妙自然。卷中景色与人物描绘精细,规模宏大。此...
三足青铜错银镶石砚 三足青铜错银镶石砚 三足青铜错银镶石砚 文/河南刘英杰 修佛有四万八千法门,收藏亦是如此,每一门类的收藏都有其独特的“门道”。说起砚台的收藏,一般人都会把“四大名砚”作为重点,这是无可厚非的,“名门望族”“出身高贵”的藏品才有其收藏价值。但对于真正的收藏者,仅收藏四大...
在广西博物馆中展出的圆形铜镜。 吴子贤摄 12月7日,由广西博物馆主办的我区首个本土铜镜专题展“古镜今鉴―――馆藏铜镜展”在该馆隆重开幕,据悉,展览汇集了广西博物馆收藏的62面珍贵铜镜,绝大多数展品出土于广西且首次公开面世,一半以上属于二级文物,其中的龙凤象猴纹铜镜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具有极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 展览不...
昨天,全球“第一张”信用卡现身苏富比拍卖行。 这张信用卡可以追溯到1960年,卡片用硬纸板制成,非常粗糙,一面用胶水粘贴了磁条。目前这种信用卡全球只有两张,另一张在美国加州的计算机历史博物馆。苏富比表示,这张纸板信用卡俨然就是金融历史的遗迹,估计可卖得1.5万美元。
图片资料 【战国晚期 《工师文铜罍》】高27.5cm、口径13cm、腹深26cm,秦昭王三十四年(273年)铸成,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盘口束颈,圆肩平底。肩部左右装饰一对圆雕走兽,前后圆雕羊首。 下腹部接近器底处有四个半环形牛首鋬。口沿外有纤细如丝的十七字“卅四年工师文工安正十七斤十四两四斗”刻铭。
图为:金冻石(海冰 摄) 楚天金报讯(记者海冰)小小一对印章石(如图),叫价竟高达120万元。近日,记者在武汉举办的观赏石·宝玉石国际文化节上了解到,这对印章之所以如此“天价”,因其材质是受业界追捧的新石种金冻石,而且为了追求极致,重不过638克的印章,竟耗费了5吨金冻石原石石料。 上好金冻石印章 一对售价120万元 来自北京的...
印章上是“太雷县珠江区苏维埃政府”字样 见习记者 戴敏 简伟雄 文/图 本报讯 这是一枚长条形的铅质印章,长宽仅几厘米,抓手的木柄已经不知所踪,上面用繁楷写着“太雷县珠江区苏维埃政府”字样。昨日,这枚79年前的苏维埃政府印章现身龙岩连城。一枚小小的印章,折射出当时的一段红色岁月。 它是政府向个人借钱的印证 连城的巫先生是位红色文物收藏爱...
铁琴铜剑楼至今尚存。 天一阁宝书楼内景。 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 《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编纂的我国历史上卷帙最大的一部丛书。 “南三阁”之一的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 拯救古籍·藏书楼 中国古代藏书楼:千年余韵泛书香 文本刊特约撰稿 沙 可 ...
宋静敏教授在整理古籍。 海南大学宋静敏教授收藏的《礼记集说》,是元代陈澔所撰原版,且经明宣德皇帝亲自研读和批注过。 海大图书馆收藏的古籍。 拯救古籍·珍品 丘濬带回御批《礼记集说》 一套元代古籍的七百年传奇 众所周知的是,《礼记》由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宗师孔子与其弟子所作,以问答的形式,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时期的礼制、礼仪和修身做人的准则...
图片资料 战国前期魏国所铸,形制特点为:平首,方肩或圆肩,双足以弧裆相连,看去若桥拱,故称“桥足布”,因钱文多有记重单位“釿”字,故又称“釿布”,有“二 釿”、“一釿”和“半釿”三种,其换算关系应为二釿布相当2枚一釿布或4枚半釿布。二釿布通长约6.5cm,重28g左右;一釿布通长约5.2cm,重14g左右;半釿布通长约4.2cm,重7g左右。 ...
12月16日至17日,海上名家吴湖帆“新中国题材”巨幅佳作《庚桑古洞图》将亮相西泠印社秋季拍卖会上海巡展现场,届时,藏家将得以在静安希尔顿酒店一睹这幅精品。 艺术生涯的转折点 吴湖帆家学深厚,收藏傲人、书画精绝,然而他也和几乎所有步入新社会的艺术家一样,从身心到创作都经历着艰难的改造。 1950年,《人民美术》创刊号上曾发表题为《为表现新中国而努力》的文章,这也引发了吴湖帆对新时代创作...
辽博藏唐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卷(局部)来深展出。 明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局部)。 难得一见的元赵孟頫《红衣西域僧图卷》(局部)。 深圳商报记者 聂灿/文 韩墨/图 唐“草圣”张旭墨迹的传世孤本草书《古诗四帖卷》、怀素的《论书帖卷》,五代山水画宗师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卷》,北宋徽宗赵佶...
琳琅满目的石权 三千秤砣“讲述”古人生意经 权就是秤砣。“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宣繁秋说,权即秤砣,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之后就有了权。 日前,微博上一条有关源泉博物馆征集于歙县的曹家石权引起了很多人关注,这个石权和道光皇帝的老师曹振镛有一定关联。采访中,记者发现在源泉博物馆各类权是应有尽有。源泉博物馆馆长宣繁秋表示:为了给多方征集来的...
一直被认为是马远真迹的《踏歌图》 “名画”“名家”未必靠谱。当代书画大家及鉴定家陈佩秋先生历经十载,再度质疑中国古代名画重大问题。90岁高龄的陈佩秋昨天做客“上图讲座”,将名画的疑点一一公之于众,让在座读者获益匪浅。 限于时间,陈佩秋昨天剖析的是四幅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名画——董源的《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夏山图》以及马远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