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考古研究所10日发布201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共有25项考古成果入围,其中扬州蜀岗古城遗址的木构及其他遗存成为江苏唯一入围的考古项目,这也是扬州去年继隋炀帝陵考古之后,有望再次摘得这一考古界重要荣誉。 据悉,本次入围的25项考古发现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
长安区郭辛庄韩休墓壁画 清涧商代建筑遗址俯瞰图 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于3月9日揭晓,清涧县辛庄商代建筑遗址和长安区郭辛庄唐韩休墓两个陕西考古项目入围终评,分别位列第7和第20。 本次入围的25项考古发现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传统考古大省依然占据重要位置,其中河南省以四项入围名居榜首,陕西、山西、湖北各有两项入围,北京也有两项入围。 2014年2月...
3月11日,记者从太原市文物局了解到,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已经进入初评阶段,太原龙山童子寺佛寺遗址进入初评项目。 据了解,太原龙山童子寺是北朝至唐代著名的佛教寺院,创建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属于晋阳古城宗教祭祀区范围,现存遗址位于太原市西南约25公里龙山北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自2002年起,中科院、省、市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先后分两个阶段对童子寺遗址进行发掘...
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日前揭晓,全国25个项目进入终评,其中包括洛阳市“洛阳运河一号、二号古沉船发掘与汉唐漕运水系调查”“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两个考古项目。 此次评选活动自去年12月启动,本次入围终评的25项考古发现来自18个省(区、市)。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近日介绍,本次入围终评的25个项目,在年代上更加均衡,类型上更加多样化,学术性和课题性更强。入...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如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所说,唐代的北方人要想目睹荔枝的芳容,有点像天方夜谭,然而,在爱情的力量面前,这都不是事儿。 根据《新唐书》等史料证实,为了让杨贵妃吃上新鲜荔枝,唐玄宗下旨修建了荔枝道,目前,学界多认为这条古道从涪陵到达州(微博),穿越了大巴山后出川抵达西安。3月6日至11日期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了“2015荔枝道考古探险”,涉及万源11个乡...
“虽然没有进入‘年度十大考古发现’的终评名单,但太原龙山童子寺佛寺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十分重要,的确有点遗憾。”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裕群博士对记者说。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3月10日揭晓,太原龙山童子寺佛寺遗址、绛州州署遗址未能进入25项终评名单,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入选终评。 本次评选活动,山西共有4个项目参加,分别是:太原龙山童子寺遗址佛寺遗址、绛州...
五一广场友阿商场工地发现的南宋木构涵渠遗址。供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我们所生息繁衍的城市,过去究竟是什么样子? 2014年,长沙市共对157个建设工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同时对7处工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33座、古井92座、灰坑21座、城墙1处、护城河1处。 通过一个个碎片,人们可以窥见古长沙一个个深藏千年的故事。 这是最原始的刀光剑影,一支支石箭镞,透露着穿透时间的光华。...
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 “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名单于2月中旬公布,在进入初评的43个项目中,我市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成功入选。 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位于沁水县中村镇,是一处距今4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其重大成果是首次发现了2.2万年前的火塘、石磨盘和赤铁矿共存现象等内容信息,这里很可能是2.2万年前人类的一个栖居地。 沁水下川遗址最早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
“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名单于2月中旬公布,在进入初评的43个项目中,山西有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太原龙山童子寺佛寺遗址、绛州州署遗址4个项目入围。 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位于沁水县中村镇,是一处距今4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其重大成果是首次发现了2.2万年前的火塘、石磨盘和赤铁矿共存现象等内容信息,这里很可能是2.2万年前人类的一个栖居地。 忻州九原岗北朝...
日前,去年10月份开始的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考古发掘结束田野考古,进入室内整理阶段。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元、明、清时期的作坊、灰坑、房址、墙基、路面、天井等各类遗迹60多处,首次发现了完整反映明代官窑釉上彩制作过程的作坊、釉料、原料、半成品等遗迹、遗物。 据悉,这次考古发掘由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发掘区域位于御窑厂国家遗址公园内,发掘面积近400平...
2014年,重庆考古工作有哪些成绩?记者今(28)日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过去的一年签定了基本建设文物保护工作协议39项,勘探面积247100平方米,发现文物点234处,完成考古发掘65项文物点88处,发掘面积29959平方米,出土文物及标本7323件(套)。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我市主动性发掘取得重大收获,主动性考古是体现考古科研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具有很强的科...
2014年度辽宁考古业务汇报会日前在沈阳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辽宁大学历史学院及省内30余个文博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集中公布了2014年度我省重大考古发现。 其中包括沈阳农业大学后山遗址考古发掘、沈阳新乐遗址考古发掘、朝阳半拉山积石冢考古发掘、大连鞍子山积石冢考古发掘、喀左土城子遗址考古发掘、建昌东大杖子北山遗址和...
日前,考古人员从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纳古墓群外围墓葬中出土了17件唐代陶盘和1盏泥灯。在对该墓葬进行发掘后,考古人员推测墓葬年代大致为唐代到西周时期。 被称为“地下博物馆”的阿斯塔纳古墓群是西晋至唐代高昌国居民的公共墓地。2014年7月,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在接到民众举报阿斯塔纳附近有疑似墓葬遭到破坏后,立即指派相关人员前往现场勘察。在确定属于古代墓葬后,对其进行发掘。该墓葬位于阿斯塔纳古墓群保护范...
资料图 天珠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发布6项“201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成功入围。其中,丝绸、黄金面具、带柄铜镜、天珠等大都是西藏地区的首次发现,是考察象雄时期西藏西部的文化、经济、生活等情况的一手资料,尤其是被藏族视为神圣之物的天珠的发现具有极高的价值。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均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的象泉河上游,相距不过百来公里,具有相当多的共同因素。包括...
近日,备受关注的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3个初评候选项目公布,我省甘谷毛家坪遗址名列其中。 毛家坪遗址位于甘谷县磐安镇毛家坪村渭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总面积约60万平方米,分沟东和沟西两部分。截至目前,共发掘墓葬1000多座,清理春秋、战国时期大小墓葬199座、灰坑752个;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青铜器、骨器等各类小件文物1000余件;发掘大量绳纹灰陶片,出土鼎、簋、方壶、孟、敦、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