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分享沙龙现场 现实、梦想、城市、乡村,游离其中,我们依然在找寻着爱,找寻着能使自己扎根却不至于困死于原地的一点土壤。世界很大,大到无边无际;世界也很小,小到一切都在一个圆之内循环往返。 5月31日在位于北京东城区后园恩寺胡同的圆恩空间,众多公益人士一起分享走出宋庄回归窑洞的画家王芳芳对命运的思考,并为今后的要走的路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 九年前(2006年),王芳芳带着成为一名职业画家的梦来到...
5月28日上午,由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联合中国中共党史学会、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等8家单位发起“铁的新四军”红色记忆•经典美术作品展活动,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期五天,浙派女画家王玮被邀赴京参展,其作品《红色天娇》获本次展览国画系列优秀奖。 画家王玮在开幕式现场接受书画圈网记者采访时说,《红色天娇》作品是在2014年接受...
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是古代壁画精品,体现了北朝先民的生活情趣与精神境界,是反映北朝历史的重要实物。 壁画发掘出土后,由于种种若干原因,为有效保护珍贵的墓葬壁画,对其进行了揭取搬迁,实行异地保护。根据文物保护“最小干预”和“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的原则,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揭取搬迁保护过程中,设计了科学合理的揭取程序,成功完成了200余平立米壁画的揭取。 信息采集 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
画像石起源于西汉,最早被应用于墓中。古人事死者如事生,对于丧葬礼十分重视。汉代墓葬中,用图案的装饰方法制作出大量的画像石、画像砖,其图案记录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是了解当时政治、经济、思想和艺术的宝贵资料。 台湾华梵大学文物馆所藏的汉代画像砖共有八块,皆为李光良先生捐赠,现在展出的有两块。两块图案内容完全一致,长111厘米,宽28厘米。横向看,其中边框第1、2层与第6、7层宽度均为3厘米;第3层...
国内良渚文化刻符研究第一手资料、历时四年编撰完成的《良渚文化刻画符号》,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图录收集了550余件全国馆藏良渚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中的656个刻画符号,对于研究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起源的价值研究,促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昨天,由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余杭分会秘书处主办,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承办的“《良渚文化刻画符号》出版...
8时30分,四名观众抢在其他观众之前从午门西侧门洞跑进故宫(其中女子外穿灰色长衫) 8时50分,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巡查发现此四人在太和殿三台西侧进行不当拍摄 近日,一则“摄影师故宫拍摄人体艺术照”的消息经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1日,故宫方面发布相关说明,表示故宫博物院事先对此事并不知情,但工作人员曾在事发时对此行为进行过制止。故宫方面同时表示,坐在文物建筑螭首上进行拍照,不仅违反社会公...
来源:《民族艺术》 2014年04期 【摘要】唐代墓室壁画体现出帝王化图像体系的特征,宋代墓室壁画体现出平民化图像体系的特征,元代墓室壁画将边疆地区风格的图像体系推向了高峰。唐宋元等级制度有了新的平衡结构,在保持墓主人阶层上移的同时,也扩大了墓主人队伍,同时也使墓葬重心有移向地面的趋势,因而使墓室壁画有了平民化的基础,从而也促进了墓室壁画的世俗化发展。唐宋元时期的墓室壁画中佛道图像比例不高,说明...
来源:《民族艺术》 2014年05期 【摘要】明清是中国壁画墓的衰退期。在图像体系上,仍然维持着中上贵族阶层和一般贵族、平民阶层两个图像体系。在图像特征上,对应于图像体系而表现为沿革的图像特征和特色的图像特征两个类型。对于明清壁画墓的衰退,我们应当注意到两个现象,一是墓主人阶层上移的影响,一是宗族仪式程式化的影响;后者包括宗族墓群的影响、宗族丧俗的影响和宗族祭祀的影响三个内容。同时,族谱中有许多...
来源:《民族艺术》2015年02期 【摘要】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上有着大量的壁画墓遗存,以往缺少图像体系方面的整体性讨论。我们认为这里存在三个图像体系,即两京图像体系、河西图像体系和西域图像体系。两京图像体系的特征是中央集权意志突出和政治中心带来丰富图像,河西图像体系的特征是宗族文化特征突出和地域叙事特征鲜明,西域图像体系的特征是边疆地区特征鲜明和独特的图像形式、题材。讨论图像体系的意义是认识丰富...
来源:《民族艺术》2015年02期 【摘要】人面岩画在西辽河流域岩画系统中是独具特色的一类岩画,同心圆纹眼睛人面岩画类型在整个西辽河流域人面岩画中最具特殊性。同心圆纹眼睛人面岩画的制作突出对眼睛的特殊刻画,在西辽河流域的远古文化中也屡见不鲜,是西辽河流域史前文明的核心母题,且具有连续性与创造性。磨刻同心圆纹眼睛人面岩画是史前人类对巨石崇拜的表现形式,而对眼睛崇拜的独特艺术实践,是西辽河流域确实存...
开幕式剪彩 周逢俊老师为本次画展致开幕词 贾方舟老师致辞 中艺雅集(北京)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王总致辞 2015年5月30日下午,由中艺雅集(北京)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荣宝斋画院主办,收藏天下《梦在丹青》栏目承办的《中国梦·民族魂》——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在北京晋商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展出了艺术家马西光、张仁芝、胡正伟、赵准旺、田云鹏、张复兴、满维起、周逢俊、周尊圣、王永亮、王家训、...
文人山水瓷画是中国山水瓷画的重要分支,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唐至清中期为工匠时代,清末至民国为旧文人时代,当代为新文人时代。我国各个时期的文人山水瓷画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与丰富内涵。 中国山水瓷画艺术起源于唐代,是中国瓷画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文人山水瓷画是其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清末民国时期是文人山水瓷画的成熟期,随...
5月15日,河南南召县文广新局文物所专家组成调查组,到该县四棵树乡神仙崖、三岔口村交界的摞摞石山上,对当地群众反映的疑似岩画群进行实地调查,初步认定该处是一处大型岩画群,是史前文明的重要遗迹,与新郑具茨山、方城、鸭河岩画在基本形态上比较接近,对研究中原岩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摞摞石山位于四棵树乡神仙崖、三岔口村交界处南岗组,西距207国道1.5公里,海拔350米,山顶处巨岩林立,怪...
近日获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仓颉墓与庙壁画保护工程已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仓颉庙文物管理所已委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按照批复要求,正在抓紧编制工程技术方案。 仓颉墓与庙位于陕西省白水县史官镇境内,是为纪念文字创造者仓颉而启建的庙宇,具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庙内现存明清建筑70余间,千年古柏40余颗,珍贵碑刻18通。 仓颉庙壁画十分珍贵,内容可谓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择其要者而言,大...
研究古代的文字,是一种特别迷人而神秘的事儿—— 2年前,平湖庄桥坟遗址出土的一件残石钺上,发现了几个类似现代汉字的符号,其中最为清晰的是石器一面右上角类似“郑”字的文字。 一件余杭南湖出土的良渚时期陶罐上,有多达12个刻画符号,其中一只憨态可掬的类似老虎的形象,曾引起古文字学家的热议,有专家推测陶罐上记录的是古人网捕老虎的情况。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良渚——良渚文化距今约53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