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匈奴故都”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近日在陕西省靖边县统万城现存遗址启动,其核心工程是建设一座兼顾文物保护和展示的地下博物馆。 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是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存的唯一可考的都城遗址,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目前统万城遗址的前期修复、保护工程已基本完成,遗址区域将作为今后遗址公园的核心地带加以...
位于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核心地带的“农民别墅群”曾震惊世人,私搭乱建使殷墟遭受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破坏。痛心之余深究原因,却是文物保护政策制约下住房紧缺的现实难题。文物保护与改善民生,正成为各地文化遗址普遍面临的困境。 记者近期走访安阳殷墟、三门峡仰韶遗址、偃师二里头夏商遗址、漯河贾湖遗址等河南境内多个重要文化遗存发现,生活在遗址区的居民除了文化自豪感,对发展现状的怨气也在慢慢累积。 由...
我国发掘的第一个史前村落遗址仰韶村、夏都二里头村、“一片甲骨惊天下”的小屯村,还有出土了8千年前骨笛的贾湖村、汝官窑烧造区清凉寺村等等。这些原本普通寻常的村庄,因为这些载入史册的一个个重大文化遗址而变得与众不同。 近日,记者走进这些大名鼎鼎的小村庄,感受这里独特的文明传承和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村民们为自己祖先创造的显赫文化倍感自豪,但也面临相同的发展困境。 小村庄的大规矩 ...
昨日,记者从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新乐遗址补充发掘工作目前已经结束,考古人员在遗址中首次发现了新乐上层文化时期的房址和一条环壕。专家表示,这为探讨新乐遗址聚落布局提供了新材料。 新乐下层文化出土精美煤精制品 本次考古发掘工作的领队李树义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完成新乐遗址发掘报告的编写工作,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今年6月下旬到10月中旬,在新乐遗址博物馆院内进行了考古勘探。勘探的地...
“匈奴故都”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近日在陕西省靖边县统万城现存遗址启动,其核心工程是建设一座兼顾文物保护和展示的地下博物馆。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是匈奴民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存的唯一可考的都城遗址,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图为统万城现存约11米高的城墙、护城壕、瓮城等。
山西省太原市文物局29日对外发布2014年晋阳古城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包括发现太原罗城村东马地至少晚于汉晋时期的“北城墙”遗迹,以及战国到汉代的14座墓葬等。其中最为重要的考古发掘是一座完整的唐末寺院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增加了对晋阳古城城市布局的认识。 晋阳古城始建于公元前497年,距今2500多年,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赵氏起家的地方。在唐朝是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齐名的北都。它经历了春秋初建、北...
城四家子城址位于白城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自治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探明该城址的具体形制和用途,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2013年开始对城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 记者从吉林省文物局了解到,经过两年来的考古发掘,证实位于吉林省白城市的城四家子城址是辽代长春州、金代新泰州的城址,这是我国首次对辽金时期州城城址进行大规模发掘。 经考古人员测量,城四家子城址城墙周长达5748米,城墙上...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日本香川县日前决定,将对县内高松市“千间堂址”的挖掘工作进行调查。该遗址被视为日本四国灵场84号名刹“屋岛寺”的创建场所,更是日本奈良时代中国东渡日本传播佛教的高僧鉴真和尚建造的寺庙遗址。 “千间堂址”是日本奈良时代鉴真和尚前往京都途中,在屋岛北岭建造的寺庙遗址,被认为是其后转至屋岛南岭的“屋岛寺”的创建地。此次实施挖掘调查的地点位于山上草坪广场南侧山林,距离...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创立者秦人来自何方,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五家单位组成的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通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证实秦人、秦文化来自东方。 考古队成员、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梁云介绍,甘肃清水李崖遗址发掘的20座西周墓中,有19座带腰坑殉狗,很多墓在填土内还有殉狗。“众所周知,商系墓葬流行腰坑殉狗,西周时期周人墓腰坑殉狗的比例很低,甘青地区古文化墓...
平湖境内的庄桥坟遗址名气很大,大到连周边的村民都知道身边有这么一块宝地。 宝地需要保护。这10多年来,周边的村民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自觉成为这块宝地的保护者。如果看到有陌生人来这块宝地挖挖戳戳,村民们都会警觉地跑过来看看。 最近几天,这一带的村民惊奇地发现,已经沉寂多年的这块宝地上来了不少人。村民们照例上前询问,一看才发现,原来是老朋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徐新民老师来了。 ...
日前从兰州大学获悉,考古专家在青海湖南岸发现了两个古人类活动遗址。据此推测,距今1.5万年前后和距今8500年前后的青海湖地区有人类活动,生活方式以狩猎采集未被驯化的野生动植物为主。这次发掘的151遗址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南岸,是青海省考古文物研究所申请的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的2014年度主动考古发掘项目。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由青海省考古文物研究所与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合作完成。发掘工...
11月18日,记者一行再探位于繁昌县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繁昌窑遗址。作为中国陶瓷文化历史遗存最璀璨的“花朵”之一,繁昌窑遗址的挖掘及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正在有序进行。不远的将来,一座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繁昌窑遗址文化公园即将落成,芜湖将再添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文化亮点。 繁昌窑考古挖掘推进顺利 相关资料显示,繁昌窑遗址位于繁昌县城南郊约1公里的箬帽尖和锥子山北坡,是...
26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对中新社记者透露,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内蒙古武川县文物管理所的普查队员在哈拉合少乡榆树店村北侧定名为榆树店古城的遗址,经考古工作者考察应为北魏广德殿旧址。该旧址的发现,揭开了北魏考古的又一个谜团。 消息指,今年11月上旬,设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组,在对武川县大青山秦汉长城沿线障城的实地测绘中,顺便对榆树店古...
昨日,韩城梁带村遗址博物馆主体建筑正式封顶,标志着梁带村遗址博物馆建设工程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梁带村遗址发现于2004年10月,其规模大,保护完好,出土文物数量多,类型全,遗存丰富且级别高,为国内罕见,是“陕西省30年来商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在梁带村及其附近地区约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共发现两周时期墓葬895座,其中,4座带墓道的大墓当为诸侯级墓葬,车马坑17座。梁带村遗址因此被评为“20...
今年,玉门市投资近1000万元,在火烧沟、砂锅梁、汉长城等遗址周围建设防洪堤坝、围栏,并对遗址本体进行隔离保护,新建火烧沟遗址972米的砂砾石防洪堤,有效防止夏秋季节洪水冲刷对遗址造成的破坏。同时,对砂锅梁、火烧沟、泉子墓群等20余处重要遗址竖立界桩700余个,对昌马石窟、老一井、老君庙、石油工人窑洞等文物遗址进行旧貌恢复、加固维修,有效防止文物遗址遭到天灾人祸破坏,为境内文物遗址构筑起保护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