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西坡墓地规模最大的墓葬M27有许多其它墓葬没有的特殊葬俗,用泥封填整个墓圹即是其中之一。该墓墓室盖板以上部分均用泥封填,填泥约22立方米。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泥中夹杂大量植物叶和秸杆。虽然有些叶子不很完整,有些叶子有机质已经损失贻尽,但残存的叶子结构很清晰,有的泥块上面还保存了清晰的印痕。根据叶子的基本构造特征,包括叶片大小、叶柄长度、叶片形状、叶尖形状、叶缘形状、叶基形状及叶脉的种类、数量和脉序等...
【摘要】 本文以淮河中游新石器早期的双墩遗址和中晚期的尉迟寺遗址的出土石器为主线,辅以其他遗存和遗址地层剖面的环境磁学、元素地球化学证据,探讨了石器工具的演变所反映的人地关系。研究表明:双墩古人最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砍伐树木和狩猎,而尉迟寺则是谷物生产和狩猎。双墩古人使用投掷和其他多种狩猎方式,在猎物充足的全新世大暖期获取了大量的肉食资源。尉迟寺时期狩猎水平虽有所提高,但剧烈波动的气候和迅速增加的人口...
汉代考古属于历史时期考古学,拥有大量的历史文献供考古学的研究参考和借鉴。但是,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如何相互印证、互相补充,这是历史时期考古学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例如,汉代的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很强,不仅存在着北粟南稻的种植格局,而且在北方地区或南方地区内的不同区域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也有不同。因此,有关汉代的农业生产特点的研究,仅依赖于古代文献的记载是不够的,必须重视考古出土的农作物实物资料。 考古发现的...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昨日下午,一座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在焦作市人民路延伸工程博爱段某工地被发掘出土(如图)。凭目测,焦作市文物工作队专家称,该陶仓楼可能比之前出土的连阁式彩绘陶仓楼都高。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这座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安放在墓穴的正室,房屋的颜色仍鲜艳无比,陶猪、陶狗等附属物品栩栩如生。在它的周围还散落着许多陶壶、陶勺等生活用品。 据介绍,该墓穴为东汉早中期墓穴,能陪葬如此精美且高大的陶仓楼,此墓葬...
考古发掘现场(资料图片) 从2009年6月13日开始,秦兵马俑一号坑开始了第三次考古发掘。记者昨日获悉,考古工作者在清理了120多件陶俑后,又清理出土了一件新的将军俑,这是兵马俑至今出土的第9件将军俑。 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考古队领队许卫红介绍,这次发现的将军俑是秦兵马俑坑里出土的第9件,此前的8个将军俑,6 个出自一号坑,2个出自二号坑。第9件将军俑穿着鱼鳞甲,做工精细,铠甲...
甘肃省合水县博物馆25日发布的消息说,该省合水县境内日前发现一座唐代古墓,墓葬时代久远,保存完整,出土了墓志铭、陶罐、彩色陶俑等器物。目前,发掘清理工作基本完成,正在整理有关资料。 这座古墓是合水县肖咀乡村民在修建住宅开挖基地时发现,6月初,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合水县文物管理所共同对该古墓进行了发掘。 合水县博物馆馆长贾延廉告诉记者,经考古发掘,专家在墓室门口发现了《大唐右监门卫将军魏哲墓志...
前天凌晨3时50分,长沙市政有限责任公司12项目部在地铁2号线“五一广场”站进行地下管道改造施工时,于地表下6米处发现一口埋藏有近万枚简牍的汉代古井。经长沙市文物管理所及芙蓉区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实地勘查,确认该古井为东汉前期官方简牍档案埋藏地。 为我国南方东汉简牍数量之最 “吐”出简牍的古井位于长沙市五一大道与走马楼巷交界处东南角,距地层表面6米...
记者27日从秦俑博物馆获悉,从2009年6月13日开始,秦兵马俑一号坑开始了第三次考古发掘。在清理了120多件陶俑后,考古人员近日又清理出土了一件新的将军俑,这是一号坑出土的第9件将军俑(穿着鱼鳞甲),做工精细,身上铠甲边缘处有彩绘图案。 据了解,一号坑第三次挖掘期间,游客参观不受影响,对中外人士开放发掘现场,这种边发掘边开放的形式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考古人员把正在发掘的两个长20米、宽3米左右的...
6月26日,在合肥市庐阳工业区阜阳北路与官塘路交口的一建设工地上,挖出一座五代或北宋年间的古墓,距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当日中午,樊成松师傅正在烈日下操作挖掘机,突然间他感觉前面的挖斗好像挖到了什么东西,他连忙下来查看,发现挖出的黄土中带有不少青砖,青砖下方出现一角棺木,从棺木的腐败程度上看,可能是古代的墓葬。 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挖掘清理之后,墓葬呈现在大家眼前:这是一...
记者27日从秦俑博物馆获悉,从2009年6月13日开始,秦兵马俑一号坑开始了第三次考古发掘。在清理了120多件陶俑后,考古人员近日又清理出土了一件新的将军俑,这是一号坑二号坑里出土的第9件将军俑(穿着鱼鳞甲),做工精细,身上铠甲边缘处有彩绘图案。据了解,一号坑第三次挖掘期间,游客参观不受影响,对中外人士开放发掘现场,这种边发掘边开放的形式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考古人员把正在发掘的两个长20米、宽3米左...
中新社西安6月13日电 (记者冽玮)记者13日从秦俑博物馆获悉,在历时一年的清理过程中,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不断有精彩考古发现,考古专家新近又发现了一个眼珠为红色、瞳仁为黑色的彩绘兵马俑头。专家称,这样的颜色搭配可谓点睛之笔。 据了解,陶俑彩绘问题在本次发掘中备受外界关注。彩绘主体包括陶质和漆木器。整体看,彩绘情况比预想的要好。柲、弩、鼓等各种器物上的彩绘均有保留。发掘出的陶俑彩绘材料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