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远古时期,我发现蛇作为东西方文明共同拥有的神,存在了几千年。 《楚辞·天问》有云:“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注:“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七十化”云云,本于《淮南子·说林训》: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七十化也。”又有《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云:&...
蛇是很有诱惑力的动物。尽管在山上、树林里、田野中,甚至于在水里,都能看到它,但不论在哪里,只要有蛇出现,就会吸引着一大群人,老的小的都会围上来看,尤其是小孩子们,更是兴奋万分。而且,不仅喜欢蛇的人要饱览一番,怕蛇的人也常常带着恐惧的心情远远地瞧着它。可见,在人们心目中,对蛇总还有几分害怕,也难免有些神秘之感。 翻开生物进化的历史,蛇在地球上的出现,比人要早得多。30多亿年以前,地面上开始有了最...
《楚汉传奇》里的刘邦(左)和项羽,他俩都属蛇,刘比项大24岁。这两人的性格与命运可谓判若云泥,可见,属相并不是人生的决定因素。 农历蛇年就要到了。作为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之一,蛇紧随龙后,通常为了好听,被一些人称为“小龙”,甚至还有很多父母给属蛇的孩子取名“小龙”“晓龙”,大概也是想给孩子沾点“龙气”...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另一部分是市集。画中有五百五...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以汉族为主、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创造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体系,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 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原始绘画技巧虽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对动物,植物等动静形态亦能抓住主要特征,用以表达...
去年,本网曾连续报道了西湖镇发现多座古墓群一事。记者昨获悉,经过近5个月抢救性的发掘工作,考古部门共发掘清理了8座西汉至清代的墓葬,出土陶器、青瓷、漆器、铜器、铁器、玉石器等共计97件(套)。 据考古人员介绍,8座墓葬中,有西汉木椁墓一座、东汉砖室墓三座、明清墓葬四座,先后出土了陶器、青瓷、漆器、铜器、铁器、玉石器等共计97件(套)。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三座东汉砖室墓葬虽被多次盗掘,但其结构保...
上图:出土的石锛器形完整,制作精细。 下图:出土的玉环和绿松石。 本报记者 秦玉 摄 经过20多天抢救性发掘,位于大连双D港产业园区的张家岚屯积石冢墓群目前有了重大发现,发掘出斜刃石斧、石锛、石箭、蛋壳陶、玉环、绿松石,证明该积石冢墓群规格较高,是目前大连黄海沿岸发现年代最早的积石冢墓群之一。 记者在现场看到,出土的石锛器形精美、制作精细,刀刃仍然锋利。现场还摆放着大量出土陶片,从陶片中可辨器...
1月5日,沙田粮仓正式挂上“不可移动文物遗产”保护标识牌匾。资料图片 1月5日,沙田镇沙田粮仓正式安装悬挂“不可移动文物遗产”保护标识牌匾。这是沙田镇首个受司法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遗产,进一步提高了对粮仓的司法保护力度。 沙田镇文广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从1970年至今,沙田粮仓一直在安全运作,担任储存粮食的重任,该粮仓具有东莞社会主义建设粮仓的特色,...
1月5日,沙田粮仓正式挂上“不可移动文物遗产”保护标识牌匾。资料图片 1月5日,沙田镇沙田粮仓正式安装悬挂“不可移动文物遗产”保护标识牌匾。这是沙田镇首个受司法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遗产,进一步提高了对粮仓的司法保护力度。 沙田镇文广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从1970年至今,沙田粮仓一直在安全运作,担任储存粮食的重任,该粮仓具有东莞社会主义建设...
玉刻图长方形板,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11.4cm,宽8.3cm,厚0.7cm 玉板片状,中部微隆起,边缘呈阶状凹下。玉板表面饰有阴线琢出的环形图案及放射形的箭头状图案。 此玉板于1987年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出土时夹于玉制的龟背甲及腹甲之间,表明它是占卜的工具。对于图案所表现的内容,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或认为是上古之时的河图、洛书,或认为是文字产生前的八卦图像,...
工作人员在天府广场考古工地进行清理挖掘。 近日来,天府广场的考古现场经过考古工作人员细致检查和清理,渐渐显露出真容,出土的东西越来越多。 两天前,工作人员清理出来一段鹅卵石铺花的小路和几段排水沟,成都市博物院院长王毅认为,这是南宋时期的庭院基地,也是成都市区首次发现精美的南宋时期拼花路面。过些天,要把这条小路整体搬迁到成都博物馆。 庭院深几许?小路位于院中央,院落很大 两天前,在天府广场考...
揭示的制瓷作坊遗址 绿釉玉壶春瓶 彩绘炉、器盖(图片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1月14日,吉安县吉州窑遗址东昌路改造考古发掘专家论证会举行,国内权威专家一致认为,吉州窑遗址考古又有新发现,尤其是不少新器形、新纹饰的出现,填补了以往资料空白,吉州窑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得到提升。 坐落在吉安县永和镇的吉州窑遗址,是闻名中外的综合性瓷窑遗址,国家和省里的考古工作者先后多次对吉州窑遗址外围进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