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3月1日讯(本网记者 许爱琼 蔡学伟)素以“精微透雕”著称的莆田木雕早已名闻全国乃至世界,其整体创作水平名列全国前茅。昨起至3月3日,“海峡杯”木雕精品大奖赛在莆田工艺美术城举行,记者看到现场参赛作品十分精致,然而参观者不多。不容忽视的是,虽然目前莆田木雕技工数量不少,但高级技师却奇缺,大师级精英更少。 省市领导“相中”木雕作品建议“复制”到儿童公园 据介绍,全国各地的数百位...
□周勇军 李寒露 在武陵阁正北一公里的东侧,是沉静而内敛的常德博物馆。时值隆冬,这里举行的“桃源遗梦——李安华桃源雕花床精品展”,打破了往日的宁静。除了吸引本地游客,还有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以及台湾、香港等地的旅游团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人们在鉴赏其艺术之美时不禁要问:这些雕花床出自谁手?这样的雕琢技艺今何在? 简单地回答:“桃源工”。 “桃源工”,技艺之源在皇宫 所谓“桃源工”,就是...
在古代,徽州地区由于林木资源非常丰富,木雕通常选用当地所产的质地细美、纹理清晰、材质柔软、易于雕刻的木材,常见的如松木、杉木、梓木、樟木、柏木、银杏树等亚硬或软木。徽州木雕对材质没有过分的讲究,却很注重画面的题材和工艺的精美,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也正是因为对材料要求不高,所以使得当地几乎每户人家都能用木雕来进行装饰。 徽州木雕雕刻刀法很考究。因此,一把优质的雕刀就是基本工具。木雕所采用的...
徽州木雕独特的取材和雕刻手法是其区别于中国各地木雕的标志。 在古代,徽州地区由于林木资源非常丰富,木雕通常选用当地所产的质地细美、纹理清晰、材质柔软、易于雕刻的木材,常见的如松木、杉木、梓木、樟木、柏木、银杏树等亚硬或软木。徽州木雕对材质没有过分的讲究,却很注重画面的题材和工艺的精美,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也正是因为对材料要求不高,所以使得当地几乎每户人家都能用木雕来进行装饰。 徽州木雕...
胶东在线网1月30日讯(通讯员 孙政黎 周忠杰)“费了好些精力,终于逮到了这只‘灵兔’。”农历“兔”年即将到来,莱州市木雕艺人林树森制作一件兔型根雕的新年愿望圆满实现。 林树森,家住莱州市文峰路街道,是一位有着20多年雕龄的老木雕艺人。他全名三字,字字与木相关,跟从事的手艺,有着道不明的巧合。 取材自然,浑然天成 高高直竖的长耳朵,圆溜乌黑的大眼睛,浑然天成的“三瓣嘴”,自然上翘的两撮小胡子...
在两百余年里,它们一直藏身寺庙的藏经阁。两百余年后,它们再次现身走进博物馆,让公众能一睹真容。昨天上午,梁平双桂堂收藏200余年的乾隆年间康熙字典木雕版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亮相,拉开了为期一月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系列展暨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专题展”。 虽然历经200多年的岁月,乾隆年间康熙字典木雕版,仍然清晰如旧。“目前,双桂堂的藏经阁里,共藏...
日前,安徽竹木雕刻艺术大师洪建华应邀首次来港展出30件总值逾百万港币的个人竹雕艺术品,并现场示范竹木雕刻手艺。据悉,洪建华从事竹木雕手艺超过20年,曾被授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派竹剧传承人”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图为洪建华现代竹雕作品《竹林七贤》笔筒复制品。原件2006年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为故宫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收藏的第一件竹雕作品。
漆器、木雕、竹雕等被称为杂项收藏。在收藏渐兴的大背景下,记者昨走访发现,江城杂项收藏由冷转热。“广州嘉德拍卖中,杂件类成交价上涨50%,这对不温不火的杂项收藏是利好信号。”一位收藏鉴赏家刘先生说,杂项的后市上涨势头将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犀牛角、文房四宝中的砚台毛笔,今年可能有突出表现。汉口铜人像的钟先生收藏杂项十余年。他认为,杂项整体价位偏低,能吸引中小投资者。杂项之&ldq...
因为经济的发达,温州的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容易被忽略。在温州乐清,一门叶姓家族正在守护着一种传承了100多年的手艺,这就是黄杨木雕。 乐清黄杨木雕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历史悠久,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很多传统手工艺一样,黄杨木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也被无情地边缘化。艺工们一度到了维持生机都困难的境地。在温州这个“人人争当...
福建莆田(史称“兴化”)木雕工艺向来以“精微透雕”著称,它兴于唐宋,盛于明清,风格独特,自成流派。一批传世作品至今闪耀着先人智慧的光芒,明代妈祖像、匾额、围屏、祭器等木雕工艺品至今仍在我国莆田、台湾和日本长崎、鹿耳岛等地天后宫保存;清末名匠廖熙的木雕作品曾在1903年巴拿马万国赛会上获得金奖;北京故宫博物院尚存多件“贴金透雕花灯”和“浮雕花窗”…… 明末清初至民国期间,莆田木雕多采用本地盛产的龙...
本报讯(记者 林彦恂 摄影报道)木雕师傅何汉林是大华街道共和社区的“名人”,他不仅是目前汕头两位获得省级非遗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不久前他的雕刻作品“百鸟朝凤”还在“山洽会”非遗展厅展出,精湛技艺令大家啧啧称赞。 在何汉林位于共和花园的木雕工作室,记者看到了这幅宽1.1米、长2.2米的木雕作品。作品综合运用多层镂空通雕的技法,将梅、兰、竹、菊、松、牡丹多种花卉,以及翠鸟、黄鹂、白头、锦鸡等27个...
“用金丝楠木立体《清明上河图》体现‘民富市强,幸福佛山’。”昨日,我国首个木雕立体《清明上河图》在我市面世,用皇家专用木材——金丝楠木临摹雕刻出的立体《清明上河图》,在陈村花卉世界正式亮相。金丝楠木立体《清明上河图》的设计者李满说,佛山早在2008年就入选“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当时就萌发了用创作立...
他叫王维相,人称“笨木匠”,这个看起来朴实、不善言语的人,却有大担当——虽入不敷出、负债累累,仍坚守传统的木雕手工艺制作。目前,王维相的木雕工艺已经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 王维相经营一个小型木雕工厂,地点在辽源市福镇郊区,王维相给它取名叫做:笨木匠。 这个工厂在山顶上,路不好走,坑坑洼洼,工厂周围没有什么人烟,工厂本身就是一排没有房盖的红砖房。 走进王维相的小工厂,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