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明朱元璋大中通宝,叫价1000元;南宋理宗端平通宝,叫价2200元,”昨天下午,一位穿蓝色夹克的中年男人来到杭州湖墅路收藏品市场,跟做钱币生意的老吴谈价格,“西溪工地里刚收来的古铜钱,我手里一共只有10枚。”“是真品,品相挺好。不过价钱高、来路不正,我没敢收。”老吴说,这几天市场里钱币摊儿上来来往往多了一些生面孔,都号称要出...
2010年岁末,正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净月澄华——辽宁省博物馆藏历代铜镜展”,撷选了数千枚馆藏铜镜中的232件精品,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直至晚清。这是辽博馆藏历代铜镜的首次公开展示。此次展出的230件作品是从近3000枚铜镜中精选出来的,跨度从春秋战国直至晚清,基本贯穿整个铜镜发展的历史。 古拙质朴的早期铜镜 中国最早的铜镜是在齐家文化遗存(夏代)中发现的。1976年青海尕马台出土了一面七角纹...
经过一年多的专业考察、专家鉴定和多方论证,苏州博物馆成功征集14件商周青铜器。日前,这批文物已经正式入藏,成为苏博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甲”带把觯 “公丰父”簋 14件青铜器从器型种类到纹饰铭文都各具特色,包括鼎、簋、爵、觚、卣、觯等典型青铜器皿,8件铸有铭文,其中口径22厘米、高16厘米的西周中期“公丰父&rdqu...
李斌 带盖青铜豆,通体被锈色包裹。喇叭形高圈足,器身呈半球形,器身和盖合起来呈椭圆形,器身和盖上各有两只环形小耳,器身和盖上布满细密的回字纹,器身中间有一道粗弦纹,将器身一分为二,弦纹下部为一圈桃形树叶纹,树叶纹中布满回字纹,圈足上缠绕着两条交织的波浪纹。 【藏品描述】 生看到东西后,一筹莫展,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器物,连名字都叫不上来,但那位藏家说自己的这件青铜豆价值15万,只要找到懂行的藏...
2010年3~5月,为配合贵州省铜仁市芦家洞水电站改扩建工程的建设和深入探索贵州铜仁锦江流域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铜仁市文物管理部门,组织专业队伍对该市境内处于水淹区范围内的磨刀湾、笔架冲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同时对邻近的方田坝遗址进行了小面积试掘,累计发掘面积400余平方米,清理出先秦时期至宋代前后的灰坑、灰沟、窑址、灶址等遗迹;出土石制品、陶器、瓷器、铜器等大量遗物...
1.铜奔马 东汉 1969年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此马重见天日后,立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很快便形成了一股鉴赏、研究、评说此马的文化浪潮。铜奔马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是中华民族伟大气质的象征。被认为是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也是中国旅游的标志。 2.《仪礼》木简 西汉 武威市磨嘴子出土简...
前日下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专程赶赴随州淅河镇蒋寨村,对出土大批神秘青铜器的疑似古墓进行了初步考察,但昨日清晨,疑似古墓处突然多了一个大洞,当地村民纷称是前晚有人盗挖。对此,当地文物部门予以否认,只称是有老百姓动过土,并无损失。目前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并安排警察现场值守。 昨日8时许,有村民给笔者打来电话,称“古墓”前晚遭人盗挖,挖走了不少东西。笔者立刻赶到现场,事发...
本报讯(记者 周建越)拥有两千年历史的“吴王铜镜”,看上去像新制作的仿制品一样,铜镜的背面几乎没有锈迹,像一个新的、图案制作极其精美的装饰盘。要不是有在场的专家介绍说“这是稀世珍宝”,真不敢相信,这块像“玩具”一样的“盘子”,会是在地下躺了2000年左右的东汉精品。位于浒墅关开发区大白荡城市生态公园的苏州东吴博物馆临时馆,将于近日正式对外开放。临时馆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将展出藏品2400多件...
本报讯(特派记者 史强 周建华 发自随州)前日下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专程赶赴随州淅河镇蒋寨村,对出土大批神秘青铜器的疑似古墓进行了初步考察,但昨日清晨,疑似古墓处突然多了一个大洞,当地村民纷称是前晚有人盗挖。对此,当地文物部门予以否认,只称是有老百姓动过土,并无损失。目前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并安排警察现场值守。 昨日8时许,有村民给记者打来电话,称“古墓”前晚遭人盗挖,挖走了不少东西。记者立...
昨日,随州市开发区淅河镇蒋家寨村八组叶家湾旁一平整土地工地上,意外“掘出”一批青铜器,7名村民当即主动向随州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报警,目前,这批文物已得到当地文物部门妥善保护。 昨日上午10时许,蒋家寨村村民宋享申、蒋喻武、蒋才金等7人在叶家湾旁一工地平整土地时,从路基下面一个近4立方米深的黄土坑中,意外挖出了15件青铜器,他们迅速向当地警方、文物部门报告申请保护,民警和文物部门工作人员闻讯紧急...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
历经半年的“甘肃省博物馆十大珍品评选活动”近日正式揭晓,铜奔马、《仪礼》木筒、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等10件珍宝入选。 甘肃省博物馆于今年6月12日中国“文化遗产日”正式启动了“甘肃省博物馆十大珍品评选活动”,参加评选的展品是从目前正在甘肃省博物馆开放的甘肃彩陶展、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甘肃考古新发现和甘肃佛教艺术展4个展览中遴选30件,再由观众以投票的方式评选产生10件珍品。 根...
历经半年的“甘肃省博物馆十大珍品评选活动”近日正式揭晓,铜奔马、《仪礼》木筒、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等10件珍宝入选。 甘肃省博物馆于今年6月12日中国“文化遗产日”正式启动了“甘肃省博物馆十大珍品评选活动”,参加评选的展品是从目前正在甘肃省博物馆开放的甘肃彩陶展、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甘肃考古新发现和甘肃佛教艺...
本报汉中讯(记者 高建平) 近日,在十天高速汉中市区连接线路基施工中,施工人员于汉武路段挖掘出一座西汉早期古墓,经过汉中市文管部门十多天抢救清理,墓中出土了铁剑、铜壶等一批陪葬品。 昨日,记者在汉中市博物馆看到刚出土的铁剑,历经两千多年,剑身已严重锈蚀,但用以装饰的精美玉牌、玉柄等饰品保持完好。出土的古钱币经考古人员初步清理,发现钱币中有秦、汉时期的秦半两和五铢钱。陶罐底部脱落,铜壶保存较为完整...
国博探宝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件商末周初的青铜钺。这件铜钺体形巨大,厚重精美。器形为扁方形,方内的肩部有两方形穿,微弧形刃,刃部宽大。器身两面透雕张口怒目的人面形,眉、目、鼻、耳均突起,粗眉呈绳索状,双目圆睁,鼻下有小双孔,口微下凹,龇牙咧嘴,牙齿外露,双耳巨大。整体面目狰狞恐怖,极具威严之势,令人生畏,彰显远古艺术的狞厉之美。 钺是古代的兵器,也是政治、军事权力的象征。在考古发现中,通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