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函套中的古籍已夹放防蠹纸,右侧一沓为防蠹纸。 本报通讯员 陈茜摄 每年有多少古籍由于虫蛀、酸化等原因,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这个数字已很难精确统计。“600年前的古籍论页卖;400年前的古籍论册卖;元代以前的古籍论块(残页)卖。”这条在收藏界流传已久的定律,似乎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籍的现状。 曾有学者估算,我国现存古籍的数量至少在3500万到4000万册以上。除了国家...
克利夫兰博物馆藏张渥《九歌图》卷 克利夫兰博物馆藏张渥《九歌图》卷,是元代人物绘画的经典之作,也是张渥三幅《九歌图》卷中最为精彩的一幅。此幅上面张渥临李公麟本《九歌图》,元代大书法家褚奂隶书书写《离骚》,书画合璧堪称绝配。 张渥的人物绘画,是承袭宋代李公麟的绘画技法,其中,兰叶描是绘制《九歌图》题材的用笔,铁线描绘制《饮中八仙图》题材的用笔。此幅《九歌图》卷是典型的兰叶描法,人物及衣纹飘...
北宋耀州窑凤纹龙首提梁壶 北宋均窑带盖小罐 北宋定窑玉壶春瓶 北宋磁州窑白地剔绘赭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海外收藏日本最多,涵盖多个窑口 2012年4月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以2.786亿港币成交的宋代汝窑天青釉葵花形笔洗,激发了国内藏家们对宋瓷的好奇和渴望。正如不少业内人士指出的:宋瓷的艺术和市场价值在国内长期以来被严重低估了。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
素烧石榴 三国两晋时期的牛头罐首 三彩柠檬 从四川邛窑的植物果实类仿生陶瓷说起 有说法认为,古代仿生瓷器起源于越窑,浙江上虞的牛头罐等就曾令世人惊叹。如果说,大量的以动物为对象的仿生瓷器最早出现在两晋的青瓷系窑口,那么,大量的以植物果实为对象的仿生瓷器则最早出现在唐代四川的彩釉瓷器上。邛窑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唐、五代时期,釉色计有深浅不同的色彩三十几种,...
观众在天津博物馆观看《天香飘渺——沉香及中国古代香器特展》。渤海早报记者 王晓明 摄 观众在天津博物馆观看《天香飘渺——沉香及中国古代香器特展》。渤海早报记者 王晓明 摄 连日来,天津博物馆《天香飘渺——沉香及中国古代香器特展》吸引了众多观众。据介绍,这是天博新馆开放以来举办的首个临时特展,精选了从汉至明...
董祥、赵昌《岁朝图》 “岁朝”,是指阴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通常谓之“年初一”“春节”。在这一岁之始,人们为了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往往喜欢在厅堂挂一些“岁朝图”,图上画的象征平安祥瑞的花卉器物,在这寒冽萧瑟的严冬,给家宅带来明媚温煦的春意。这民间的风俗,始于唐代,起先不过是一些仕绅、文人在大年...
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 近日,“吉祥——对幸福的憧憬”展览在辽宁博物馆启幕,集中展出了中国历代的吉祥图案。 据悉,此次展览设置了最原始的期望——福寿延年,永恒不变的追求——合家幸福,心灵深处的声音——富贵祥瑞三个主题,囊括了书画、丝绣、陶瓷等多个种类的60件展品。其中,...
《颐和园》老照片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如今价值可能过万元。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不仅具有史料价值,其收藏价值也逐渐体现出来。据了解,市场上几百上千元的老照片不在少数,其中,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人物和建筑类老照片比较受藏家欢迎。 在流通市场上,老照片的价格正逐年看涨。“我收藏有上万张老照片,从晚清、民国时期到文革以来的各类型照片都有。”重庆中兴路收藏品市场一家古玩杂项店铺的店主...
牵牛花和雄鸡是王雪涛大师最喜欢创作的题材之一,这幅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的隐名画作,是雪涛大师雄鸡花鸟画的精品。大师笔下的公鸡矫健灵活,动感十足,仿佛在倾听隐藏在牵牛花枝叶间的细微动静,神态机警灵活。牵牛花枝叶繁茂,在微风中轻轻舞动着天蓝色的花冠,一切都显得祥和安静、和谐自然。但宁静中暗伏着矛盾的对立,就在不起眼的叶片中,居然藏有一只慢慢爬行的蜗牛,这便使公鸡的警惕增加了极强的目的性,画面的动静平衡...
石房精舍图(国画)文嘉 自沈周、文徵明开创吴门(苏州古称吴门)画派后,一跃成为画坛主流,代有传人,遗风不绝。后学诸家成就卓著者有文嘉、文伯仁、钱谷、陆治、陈道复、陆师道、王谷祥、周天球等人。文嘉为文徵明次子,继承家学,光大吴门,向为鉴赏、收藏界所推重。近年来,艺拍会上偶有出品,求者踊跃,竞相搜珍,颇有“洛阳纸贵”之势。 文嘉明代书画家、诗人,擅山水,笔法精脱,着色山...
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宋健介绍此次考古发现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查看一件早期的景德镇瓷器 2013年刚刚开年,上海考古就取得了重大突破。上海博物馆和青浦博物馆等考古工作人员在青浦区青龙镇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发现唐宋房屋基址、水井、灰坑、铸造作坊、砖砌炉灶等建筑遗迹,出土铜、铁、木、陶瓷器等近2000件,发掘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果。 青龙镇是上海地区第一个名镇,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