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是7月2日拍摄的位于秘鲁北部城市奇克拉约的一座古墓。秘鲁考古学家发现的这座古墓距今约为1700年,属莫奇卡文化时代的墓葬。
日前,贵阳八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在对青岩镇迎宾路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座古墓。 古墓是工人施工时发现的。当挖掘机挖到1米多深的时候,就发现了整块整块非常规则的石块。3座墓穴全部用石块砌成,均为长方形。其中两座为合葬墓,占地约30平方米。 据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初步判断,墓葬时间约在明朝年间,现正在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热线85800100消息 (记者 武军)前天上午,一群民工在鼓楼区瓦房村挖地基盖房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古墓的墓门。民工报警后,杨庄派出所的民警赶到现场进行了调查,考古爱好者王先生等人初步判断,这个古墓估计已经被盗过。 记者前天上午来到了鼓楼区瓦房村瓦房东路20号,看到路边几位民工正在挖地基,北侧的地基已经挖了两米多深,坑内3名民工正在往外接力舀渗出的积水。杨庄派出所民警已经赶到...
近日,考古人员在南京市月牙湖一工地发掘了一座距今1500多年的南朝贵族墓葬。墓室内除了六朝时期的瓷器外,还有宋代人喝水的罐子,考古人员推测,该墓曾被宋代人盗过。 据《现代快报》报道,考古人员在清理墓葬过程中发现一个盗洞。之后,考古人员开始清理,在盗洞底部,发现一个青瓷四系罐。根据其造型,考古人员认为,该四系罐属宋代制造。考古人员推测,估计是宋代人在盗掘该墓时,将喝水的四系罐带入墓中,临走时,将墓...
一棺内保留完整的尸骨骨骼内竟然多处长出绿色的晶体 自靖安东周墓群从15米深的地下“重见天日”之后,一直以来成为全国考古专家及媒体的关注焦点,被国家文物局列为1号关注项目。7月1日,经过半年时间的先期准备,墓群发挖工作正式开始。发掘首日考古专家便从墓群的G33号棺木首次发现完整的人脑,为整个墓区的发掘留下了更多的悬念。 7月2日,在众人的期待中,墓群的主棺开启,虽然在主棺...
一具具棺木缓缓从圹穴起吊 本报靖安讯记者郁鑫鹏报道:7月1日,在国家文物局4个领域10名专家的指导下,靖安县水口乡李洲坳东周墓葬正式进行开棺,该墓葬的考古工作因此由田野发掘阶段转入室内考古阶段。当天,考古学家首次从棺木中出土了大量纺织用具,并发现了保存相对完好的尸骨,甚至还发现了脑髓物质。专家称,这批人骨的发掘,填补了中国南方地区先秦人骨研究的一项空白。 李洲坳古墓葬从今年1月6日起开始发掘以...
中新河北网邯郸7月2日电 记者从邯郸市磁县东魏古墓发掘现场了解到,随着一个个墓室壁画的成功剥离,墓葬文物抢救发掘工作基本结束。据悉,由于这是该市所发掘的北朝墓群中唯一没有被盗掘过的古墓,出土文物除了精美的壁画、彩色陶俑外,还有镇墓人面兽、青石墓志等。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队长朱岩石介绍,古墓的主人为元祜,皇族,葬于东魏天平四年(公元537年)。该墓结构非常清晰,主要由斜坡墓道、...
中广网库尔勒7月2日消息(记者张雷 通讯员马琪)精美的陶器、铁器、铜制饰品、古老的钱币、马具等出土文物向人们诉说开都河流淌千年的悠久历史…… 近日,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组成的考古队在新疆大山口水电厂下游考古发现,上百座突厥和乌孙古国的千年古墓深藏此处。 墓葬群发现地点位于新疆和静县哈尔莫敦镇小山口水电站附近,距上游大山口水电厂10公里左右,遗址面积达上千平方米。墓葬群...
汉、宋、明三个时期的墓葬扎一堆,形成一个面积超过一个足球场大的古墓群。昨日记者从成都市考古队获悉,这个古墓群共出土了35座墓,系两个家族的墓葬,这些古墓大多保存完好,考古专家认为这是近年来成都市墓葬考古中难得的重要发现。 “发现这个古墓群实在很意外。”考古工作人员介绍,日前他们在华阳镇河池村一处建筑工地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工地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各有一个大型封土堆(俗称坟包)...
自1月6日起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靖安县博物馆联合对靖安县水口乡李洲坳东周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至今,该墓葬的田野考古发掘接近尾声,下一步的考古工作将转入恒温、恒湿的室内进行。 6月22日,记者就田野发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下一阶段考古发掘工作的重点进行采访。 墓葬考古价值获肯定 据了解,墓葬内现已探明棺木有47具,在一些因腐烂而揭开的部分棺内发现了100余件保存完好的文物,有青铜器、漆木竹...
昨天,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透露,该所近日在亦庄凉水河一街的一处施工工地发现了64座古墓葬,并同时出土了一批珍贵的陶器和铜器。其中包括部分唐代三彩瓶、三彩盘等。 此次共发掘64处古墓葬,其中以西汉末年到东汉时期的砖室墓为主,其中包括59处汉墓、2处唐墓、3处辽金墓。还发掘了10处古窑址和1眼汉井。出土文物器形及材质均很丰富,包括陶壶、陶仓、陶房、铜镜等。 近年来,亦庄开发区相继出土了一批古墓葬,其中...
6月11日下午,花溪区青岩镇在对迎宾路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座古墓。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根据实物和墓葬型制初步考证,墓葬时间约在明朝年间。 据史料记载,贵州省四大古镇之一的青岩镇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里密集了明清古建筑,是一座享有盛名的历史文化名镇。这次发现的古墓是贵阳八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工人何大远在对青岩镇迎宾路建设工程施工时发现的。据他介绍,当时挖掘机挖到一米多深的时候,...
新华网索非亚6月12日电(记者 杨习英)据此间媒体12日报道,保加利亚考古学家在该国东南部发现了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的色雷斯人墓地,这是迄今发掘的最大的色雷斯古墓之一。 由考古学家达尼埃拉·阿格雷教授领导的一支专家小组在埃尔霍沃区的大德尔文特村发现了这处古墓。大量陪葬陶器的碎片花纹显示,墓地主人可能属于一个色雷斯贵族家庭。 这处古墓有两个墓穴,其中一个墓穴入口处的石板上刻有动...
502号大墓墓室西南角的木俑 被评为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陕西韩城梁带村周代墓地,经过前两年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金器、陶器珍贵文物,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今年3月下旬至今,该墓地又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至今已发掘各类墓葬20座,又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尤引人注目的是在一座“甲”字型大墓中出土了4个木俑。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俑,比秦始皇兵马俑早60...
河南省沈丘县日前发现三国时期家族古墓,并发掘出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随葬品110余件。 这个古墓长18.6米,宽9米,深3米,占地约200平方米,共有9墓,墓与墓之间有墓道相隔,且每个墓分前后两室。古墓没有碑文,只有一枚无字章坯。 经考证,此次发掘的三国古墓距今已有1700余年,属家族群葬。文物专家根据出土的钢刀和弩机等文物判断,墓的主人可能是三国晚期、西晋早期的一名武将。 目前,初步发掘的随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