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李煜画像 洛阳市文物局回应:不能回答“是”或者“不是” 省文物局回应:未经核实的通讯员稿件挂到了网上 专家称:“李煜墓地”引起这么大热度与李煜本身价值有关 昨日,一则《河南孟津发现疑似南唐后主李煜墓葬》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各大网站迅速流传,记者粗略数了数,包括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中国新闻网、凤凰网等在内的几十家网站都...
仲夏时节,著名草书大家黄以明、王现章等雅聚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该院周立书记陪同下,慷慨泼墨,欣然挥毫。 黄以明,1959年生,原籍广西,现居北京。著名书法家、文艺评论家、诗人、文学硕士。书法以草书见长,坊间称其为“草书第一圣手”,曾出席联合国主办的生命论坛活动并发表重要演说,是圈内公认的“诗人中的诗人,艺术家里的艺术家”。2013年6月23至3...
仲夏时节,洛阳龙门博物馆一楼大厅,著名草书大家黄以明、王现章等挥毫泼墨,雅集笔会。 黄以明,1959年生,原籍广西,现居北京。著名书法家、文艺评论家、诗人、文学硕士。书法以草书见长,坊间称其为“草书第一圣手”,曾出席联合国主办的生命论坛活动并发表重要演说,是圈内公认的“诗人中的诗人,艺术家里的艺术家”。2013年6月23至30日,“当代...
6月22日,由洛阳市部分文史专家、学者和致力于炎黄文化研究的社会各界人士自愿组成的洛阳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宣告成立。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葛纪谦、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炳旭、洛阳市政协常务副主席任海航、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力建先生等领导同志与洛阳市上百名文史界同仁出席了成立大会。 大会通过了洛阳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章程,选举通过了有关拟任成员。教育专家和文化学者叶鹏教授、文物考古专家余扶危研究员当...
“当代草书圣手黄以明书法展”,2013年6月23日在洛阳龙门博物馆开幕。本次所展作品均为黄以明的近年力作,是他时隔2008年北大“黄以明书法节”五年之后的第一次精品集合。黄以明曾出席联合国主办的生命论坛活动并发表重要演说,是公认的“诗人的诗人,艺术家的艺术家”。 黄以明书法展开幕式 王蔚波摄 黄以明与文物专家王...
东汉“辟邪”大型石雕 20日,记者了解到,为提高洛阳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根据国务院、河南省政府相关要求,从2013年5月开始到2016年12月的3年半时间里,洛阳市将分三个阶段进行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此次文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 据介绍,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之后,我国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国情...
作为中国唯一一座同时参与大运河、丝绸之路两大申遗项目的城市,河南省洛阳市日前全力推进大运河首批遗产点的文物保护、环境整治等工作,迎接今年7月国际遗产专家现场考察评估。 洛阳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和东方起点之一。隋唐时期,洛阳又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在国家文物局确定的大运河首批申遗点段中,洛阳市的回洛仓遗址、含嘉仓遗址160号仓窖两个遗址点名列其中;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含明教坊、宁人坊)、汉魏洛阳故...
孙家洞出土直立人下臼齿化石 唐代三彩骑马俑 □见习记者 段伟朵 文 见习记者 王亚鸽 摄影 本报洛阳讯 前不久,洛阳栾川孙家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为河南省当年唯一入选项目,其中,孙家洞遗址发现的6颗古人类牙齿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距今数十万年的人类牙齿长啥样?10日,记者在洛阳博物馆见到了其中3颗。此外,曹魏名将曹休墓出土的印章、隋唐洛阳城宫城中心区明堂...
8日,站在西苑桥上向洛河上游北岸眺望,正在封顶的洛阳市水利博物馆渐露真容。 洛阳市水利博物馆位于西苑桥上游橡胶坝处,在洛河北岸依水而建,总建筑面积约5200平方米,是洛河市区段水景功能提升项目之一。建筑物设计为三层,造型典雅美观,彰显唐宋风韵。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展示洛阳水文化和水利历史知识、水利建设成果的窗口。 洛阳水利博物馆
龙门石窟海外回归国宝面见公众 4月27日,经过几年努力从海外征集回归的七件“国宝级”洛阳龙门石窟流失佛雕,在洛阳龙门博物馆首次与公众见面,并将长期展出。 这七件佛雕文物系20世纪上半叶,不法奸商自龙门石窟盗凿出境,是北魏晚期至盛唐中国造型艺术极盛期的优秀作品。这七件征集回归的佛雕分别为龙门石窟北魏时期佛头像一件,唐代佛头像两件,唐代观音、天王头像及飞天造像各一件,北魏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