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开封市文物工作队在魏都路北侧、集英街东侧区域发现重要古墓葬两座,目前,这两座墓葬已经清理完毕。 据了解,这两座墓葬是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城市基本建设进行的文物勘探过程中发现的。为使地下文物免遭建设性破坏,市文物工作队在探明各墓葬埋藏情况后,及时组织业务人员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目前已清理完毕。据考古人员介绍,这次在魏都路北侧、集英街东侧区域发现的两座古墓葬,保存状况较差。一座为竖穴土坑墓,一...
CCTV.com消息(午夜新闻):考古工作者近日在江西省靖安县发现了一座埋葬了47口棺木的古墓葬,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埋藏棺木数量最多的一坑多棺古墓。 记者现场:正在吊装的是第30号棺木,每个棺木的重量都在800公斤以上 47口棺木分三排紧密排列,为了能够密闭保存,大部分棺木都用竹篾和麻绳捆绑。在棺木的四周用青膏泥封护,下面还衬垫有竹席,上方土是专门用火烧过,在火烧土上还有四层夯过的...
绿釉仓中发现了千年谷物 咱西安是六大古都之首,文物、古董伴随在我们身边。7月30日早上三爻村村民们在整修地基时发现了两千年前的谷物,这个谷不是考古的古,而是谷子的谷。 前几天的大雨让长安区东三爻村村口的地基有些下陷,今天早上村民们在对路面处理时,发现地基的东南角有些不同寻常。 施工人员:“现场挖出来个洞在洞里找到了些罐罐。” 村民们一边保护着这些宝贝,一边赶忙向文物...
最新动态 国家级考古专家云集靖安 27日下午,靖安县举行考古发掘阶段性总结汇报会,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国家原文物局副局长)黄景略、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徐光冀等国家级考古专家亲临会场和墓地进行现场论证,并对开棺的成果及出土文物如何进一步考证和保护发表意见和见解。 27日9时,记者到达靖安县,首先见到了省考古...
本报讯据《广州日报》报道,广东惠州一建筑工地近日发现一处明代古墓,古墓中有一具古尸保存完好,陪葬物齐全。但是,由于保护不当,古墓于昨天凌晨被盗,文物散失无踪,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广东省文物局表示,发现古墓,应该及时由当地组织保护,然后上报到省文物部门组织考古研究所专家前往鉴定挖掘,目前,省文物部门没有接到惠州方面的报告。 经惠州市博物馆副馆长罗国雄等专家现场考证,该墓地具有使用石灰“...
7月19日,在郊区关村一施工工地上发现了两座唐代古墓。 省市有关考古人员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从此墓的形制、青砖神纹、以及现场出土的一枚铜钱和随葬品上刻着的开元通宝字样,可以证明此墓葬的年代为唐代开元年间,但由于墓葬没有墓志,墓葬的具体年代尚无法考证。 考古人员在墓葬中发现了6具尸骨,专家解释说,一个墓室内同时有这么多尸骨是非常少见的,这个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是家族合葬墓,初步分析这家可能遇到...
挖掘机一铲下去竟发现一个五人合葬古墓,昨日中午,惠城区小金口街道办事处白石村村民在施工时有此惊人发现。据专家鉴定,古墓有明代墓葬的典型特征,距今至少有500年历史。墓间搭有隔梁,墓地棺椁之多、尸骸保存之完好在我市尚是首次发现。 挖掘机挖开一座古墓 据小金口街道办事处白石村竹洞村村民小组组长张伯成介绍,昨日下午1时30分左右,一村民在村子附近挖迁祖坟时,在祖坟一侧的地面深处意外碰触到了白色石灰层...
一场暴雨冲刷,泸县8座古代石墓暴露地面。昨(23)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透露,其中1座古墓是泸州发现的迄今规模最大的明代石墓。 7月8日,一场暴雨袭击了泸县方洞镇薛湾村大竹山。第二天暴雨过后,山上赫然出现8座古代石墓。7月18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到泸县进行抢救性发掘。据专家介绍,古墓群为明代墓葬,最大的墓室面积约为10平方米,是泸州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面积的明代墓葬。由于古墓群分布在一个...
记者7月19日从有关方面获悉,长治市平顺县北社村发现一座南北方向的古墓,山西省考古专家初步勘察后认为,此墓为唐代砖室古墓,墓室形制极为罕见。 从考古资料看,一般唐代砖室墓大多是四壁弧形结构,这是隋唐断代的主要标志,但此墓除南北壁稍有弧度外,其余三壁均为方形,这在唐墓中极为少见,对研究唐代墓葬形制很有价值。据了解,这个墓是平顺县北社村一村民不久前在挖掘宅基地时发现的。在古墓发掘清理过程中出土了墓志...
就在考古专家们顶着烈日在伊犁河谷那拉提草原上进行草原古墓重大考古发掘的同时,20号,有人发现那拉提草原上又一座中型古墓被盗。这是不到两个月时间里,那拉提草原上发现的第二座被盗草原古墓。 刚刚被盗的古墓四周布满了新鲜的泥土和脚印,从墓底向东向西各有一个一米多长的横向盗洞进入墓室,整个墓室已被盗一空。 新源县文管所所长关恒真介绍说,这座被盗古墓是"铁木里克以西3.5公里处古墓群"中的一个,属县级文...
在德清县新安镇孙家桥村东南约500米的一片桑树地中,散落着一些残破的石牌坊、石羊、石马、石碑趺等物。这是明代遗留下的一处古墓——吴江墓,是德清县级文保单位。近日,德清县有关方面决定对其进行修缮。 距今460余年的吴江墓,于1991年发现,1996年11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江墓现存有墓室及神道,神道自南而北,保存有石牌坊、石羊、石马、石碑趺等遗物,呈一条轴线规律有序排列。其中有一石碑为&...
新疆新闻网7月19日电清晨八点,当曙光洒向青绿的那拉提草原时,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乃斯河谷从事草原古墓发掘的社科院考古专家们已经登上墓顶,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考古现场位于新疆新疆源县则克台镇以东、巩乃斯河以北的二级台地上,距离公路数百米。正在发掘中的古墓呈馒头状,墓葬直径约60米,高7米余,当地人俗称为“土墩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将其命名为“M1...
新华网新源7月19日电(记者李晓玲)正在发掘中的新疆那拉提草原一号墓葬18日发现铁制工具残片,考古专家怀疑其为盗墓者所用工具。 铁制工具残片是现场工人们在挖掘过程中发现的。这片长约10厘米、宽5厘米的铁片绣迹斑斑,敲之发出悦耳的金属声音。现场考古专家在仔细观察后认为,这是现代铁制工具残片,因其出现在盗洞周围的土层中,因此疑似盗墓工具。现场施工的当地工人也认为,这块铁片象当地一种常见的挖土工具。 ...
近日,继忠县中坝遗址全面完成发掘之后,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又一抢救性遗址——忠县半边街遗址圆满完成田野发掘工作,共发掘近300座战国墓,出土文物总量近1万件。 记者从北京大学三峡库区文物考古队了解到,忠县半边街遗址位于该县县城长江边上一块台地上,和该县著名的中坝遗址相连。从1994年起,该考古队就展开了对半边街遗址的发掘工作。至今为止,该遗址发掘出房址、灰坑、墓葬、灰沟、窑、灶等遗迹,发掘总面积达2...
本报7月12日报道的“施工毁坏靖边汉代古墓”一事,引起了铁路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太银铁路建设指挥部派出一名副总到靖边与榆林文物考古勘探队进行了座谈,铁路施工与考古勘探已达成共识,但是因当地群众阻挠,考古勘探队工作被迫终止已达7天。 施工队负责人已被免职 中太铁路西起宁夏中卫,东到山西太原,铁路建成后将成为我国东西铁路网线中的动脉,大部分路段地处我省,途经我省定边、靖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