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张金华为市民鉴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艺术品收藏。为了让广大收藏者有一个很好交流平台。城市晚报社、长春电视台《盛世宝典》编辑部、FM106.4长春私家车RADIO都市音乐广播三大媒体联合举办艺术品咨询活动。昨日上午9点,在东北亚艺术中心,依然有价值不菲的藏品出现在咨询活动现场。看到价值不菲的字画被折出印迹,专家提醒,收藏价值字画要定期展开,防止受损字画价值打折。 收藏者早早赶到...
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二月二十一日,元军兵临城下,饶州城破,当时居住于此的南宋丞相江万里用意已定,携家人等投止水池殉国,遂有“举家三百余口,皆赴水而死”之说。 800多年后,都昌县土塘镇、鄱阳县芝山公园都传出江万里真身墓的消息,江氏族谱上更是说朝廷为江万里敕御葬十二冢,分布各地。那么,在大兵压境之时,名相死后其真身究竟去了哪里呢? 江万里像 都昌江万里墓...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原地区什么时候开始有古人类?这一直是国内古人类学家争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2012年9月,考古工作者在栾川县伊河南岸孙家洞发现6颗古人类牙齿化石。当年10月,这里发现的古人类被称为“栾川人”。 “栾川人”是在河南境内首次考古发掘出土的直立人(猿人)化石,专家称这一发现前推了中原地区古人类的生存历史。“栾川人&...
古塔被民房围住,只有从高处可以看到露出来的塔顶。记着 翟小雪摄 近日,有市民在城墙上拍照时,无意中发现在碑林博物馆周边的居民楼中间,竟然藏着一座古塔。“这是什么塔,为什么要隐藏在居民楼中,怎么没有人保护?”看过照片的网友们都会发出这样的质问。 居民楼中有座古塔 根据网友提供的照片记者看到,这是座四角形框架、砖石结构的古塔,颜色呈土黄色。由于时间久远,塔的顶部已经长满了...
记者元宵节在章贡区沙河口萧氏宗祠采访祭祖民俗时,有幸目睹了一幅极为罕见的画作。据萧家后人介绍,此画堪称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姐妹画,是他们祖先留传下来的,萧家把此画称为《清明上元图》。 每年春节期间,萧家祠堂的祭祖仪式格外庄重而热烈,祠堂正中悬挂的一幅大型画作更是引人注目。据萧家后人介绍,从正月初一到元宵节,这幅画才会挂出来。仪式之后,此画又被家族长者收藏起来,来年春节再挂出来祭祖。所以...
毛泽东诞生120周年、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在收藏界,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里,“红色主题”总能被许多人所关注。今年,除了与毛泽东相关的藏品之外,有关雷锋的藏品也进入了藏家视野,在市场推动下水涨船高,再一次掀起“红色收藏”的热潮。 雷锋邮票近期受关注 “雷锋...
昨天,记者在盱眙金马高速公路施工段考古现场了解到,为期一年的考古共发掘古墓196座,其中汉墓176座,出土玉石项链、铁剑、铜镜、陶器等文物2000余件。在一座西汉夫妻合葬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幅刻在椁板上的星象图,这是江苏地区第二次发现汉代木刻星象图。据悉,此次考古已入围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初选名单。 这次考古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与盱眙博物馆联合进行。南博考古所副所长李则斌在现场对...
出土信息 战争、献俘、纺织、狩猎、放牧、斗牛……这是古滇青铜器上反映的生产生活场面,古滇国在不到500年的短暂历史里创造了“世界级青铜器”的辉煌历史。然而,古滇文明为什么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靠什么联系和交流?靠什么记录生产生活? 在晋宁石寨山13号墓出土的刻纹铜片上,考古学家惊奇地发现了一种类似于原始图片文字的刻纹图画…̷...
“墙”盘 资料照片 秦公镈乙(资料照片) 展览现场 本报记者 李韵摄 徐海军,陕西宝鸡石鼓镇石嘴头村农民。3月1日,他第一次走进国家博物馆,新奇之外,他多了几分激动和自豪,因为这里展出的几件青铜器是他发现并无偿捐献给国家的。 在宝鸡,徐海军不是个案。当天在国家博物馆北区三层19号展厅开幕的《守望家园陕西宝鸡群众保护文物成果特展》,选取了1975年以来陕西宝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