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自贡旭水河河道中的“菩萨石”。 自贡旭水河河道中央躺着一尊“菩萨石”!今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专家在自贡旭水河河道上发现了一尊“菩萨石”。据了解,“菩萨石”上共有十多龛雕像,佛像有毗沙门天王、观音等佛教人物和天龙八部等佛教题材。“大部分是晚唐时期作品,也有少部分是宋、明时期雕刻。” 专家勘察后表示,“菩萨石”可能是雕在河道现有的一处寺庙中。同时,考古专家认为,作为第三...
日本与蒙古的联合考古队26日在大阪国际大学宣布,在Khalzan Shireg遗址出土了木片、陶器和家畜骨片,该遗址被认为是在13世纪建立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的军事据点“镇海城”。 根据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结果显示,木片是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中叶成吉思汗时期的物品。考古队代表、大阪国际大学名誉教授松田孝一表示:“遗址是镇海城的可能性加大。蒙古高原的历史即使在文献中也只有零碎记载,希望通过今后的调查来...
记者今天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和孟加拉国一个基金会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孟加拉国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发现两组庞大佛教遗址群。 2010年,孟加拉国考古学家在毗诃罗普尔发现一处巨大的佛教遗址,由于存在资金和技术的困难,孟相关部门向中国驻孟使馆请求支持。使馆与湖南取得联系,得到湖南省政府及湖南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视,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抽调专家派往孟加拉国。 2014年12月下旬,中孟联合考古...
自贡旭水河下桥遗址附近,一尊常年卧于河道中央的“菩萨石”,以其上面精美的佛像雕刻不断吸引着当地人靠近“探秘”。近日,省考古院组织专家对“菩萨石”进行现场踏勘,发现“菩萨石”上的雕刻竟然大多出自晚唐时期,其造像内容丰富、雕刻也相当精美。专家呼吁,应尽快把“菩萨石”从水中移出,以避免水流长年冲击破坏文物。 省考古院研究人员王婷介绍,“菩萨石”上共有十多龛雕像,“大部分是晚唐时期作品,也有少部分是...
日前,考古人员从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纳古墓群外围墓葬中出土了17件唐代陶盘和1盏泥灯。在对该墓葬进行发掘后,考古人员推测墓葬年代大致为唐代到西周时期。 被称为“地下博物馆”的阿斯塔纳古墓群是西晋至唐代高昌国居民的公共墓地。2014年7月,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在接到民众举报阿斯塔纳附近有疑似墓葬遭到破坏后,立即指派相关人员前往现场勘察。在确定属于古代墓葬后,对其进行发掘。该墓葬位于阿斯塔纳古墓群保护范...
139位撰写者。 170万字。700余幅图版。5000余条考古学词目。 1899年至2012年的考古学大事记、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经过7年2500多个日夜,中国第一部大型考古学辞典——《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终于出版了。 中国应当有一部自己的考古大辞典——这个想法我在1987年至1990年赴日留学期间就产生了。在日本,民众对考古学的兴趣十分浓厚,各种普及考古知识的讲座、学术交流的研...
在俄西伯利亚发现的尼安德特人女性脚趾骨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德国研究小组近日宣布,2008年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出土的尼安德特人女性,其父母为近亲关系,该成果19日发表在英国《自然》科学杂志电子版。 研究小组指出,尼安德特人的数量并不多,所以父母是近亲也不足为奇。2008年,考古学家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发现了洞穴中发掘出了一块长为2.6厘米、尼安德特人的脚趾骨化石。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
重庆文化遗产院近日帮助贵州遵义市考古发掘了养马城遗址,对这一西南土司抗蒙遗址进行了调查和清理。 重庆文化遗产院考古专家介绍,养马城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大桥村养马组的丘陵地区,与著名的土司城堡海龙囤同傍白沙水畔,直线距离约2.5公里。为配合海龙囤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邀请重庆文化遗产院考古专家对养马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经过考古调查发现,城址平面呈现不规整椭圆状,面积...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首批公布的36处大遗址之一,位于河北邯郸市临漳县境内的邺城遗址发现了大量遗迹和遗物。为促进邺城遗址保护,临漳县近日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签订了委托编制《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合同,这意味着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正式启动。 按照设想,遗址公园主要由铜雀三台遗址片区、北朝皇家佛寺片区和漳河水利风景片区等三个片区组成,通过对铜雀台、冰井台、朱明门、...
中国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孟加拉国一个基金会组成的联合考古队,16日在孟加拉国高僧阿底峡的故乡毗诃罗普尔宣布发现两组庞大遗址群。这在孟加拉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此外,考古队还发现大量佛塔、道路、灰坑、不同时期的陶器组合和其他文物标本,发掘取得重大成果。 据中孟联合考古队中方领队柴焕波研究员介绍,遗址位于孟加拉国高僧阿底峡的出生地。他说,今年正值中孟建交40周年,遗迹考古类的援助合作文化含量高,又...
尽管中国人对于农历羊年的羊是指山羊还是绵羊看法不一,考古学家肯定的是,目前在中国发现最早的家羊是绵羊,而中国人养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说,距今约5600至5000年前,中国最早的家养绵羊出现在甘肃和青海一带,然后逐步由黄河上游地区向东传播。而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山羊发现于距今约3700年前的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 这位动物考古学家说,绵羊...
中国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孟加拉国一个基金会组成的联合考古队,16日在孟加拉国高僧阿底峡的故乡毗诃罗普尔宣布发现两组庞大遗址群。这在孟加拉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此外,考古队还发现大量佛塔、道路、灰坑、不同时期的陶器组合和其他文物标本,发掘取得重大成果。 据中孟联合考古队中方领队柴焕波研究员介绍,遗址位于孟加拉国高僧阿底峡的出生地。他说,今年正值中孟建交40周年,遗迹考古类的援助合作文化含量高,又...
资料图 天珠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发布6项“201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成功入围。其中,丝绸、黄金面具、带柄铜镜、天珠等大都是西藏地区的首次发现,是考察象雄时期西藏西部的文化、经济、生活等情况的一手资料,尤其是被藏族视为神圣之物的天珠的发现具有极高的价值。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均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的象泉河上游,相距不过百来公里,具有相当多的共同因素。包括...
昨日,记者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习水黄金湾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清理出墓葬、房址、灶坑、活动面、灰坑、灰沟等众多遗迹,出土石器、陶器、骨器、铜器、铁器等大量珍贵遗物,取得了赤水河流域汉代考古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发现两汉时期遗迹40余处 据黄金湾考古队队长张改课介绍,此次考古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遵义市文物局、习水县文体广播电视局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从去年12月至今年1...
近日,2014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馆员胡望林、田小红在介绍奇台石城子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的情况时说,通过考古发掘出的遗迹遗物,进一步证实奇台石城子古城就是汉代的疏勒城。 石城子古城遗址位于奇台县半截沟镇麻沟梁村东北,河坝沿村南的麻沟梁上,可从江布拉克景区进入。古城依自然地形而建,城内地势北高南低,起伏较大,纵观整个地形地貌,背靠天山,三面临峡谷,极为险峻。20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