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3年12月29日16时许,随着一件长着小翅膀的青铜牺尊的出土,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葬M4号墓的发掘提取工作告一段落。考古人员经过两天辛苦工作,从8米深的墓室中提取出48件精美青铜器,其中包括青铜簠、球腹簋、四耳簋、牺尊和铭文方鼎等罕见青铜器,为商周青铜器的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四耳乳钉兽面簋:仿佛听见牛喘气 当造型雄浑大气、造型精美的四耳乳钉兽面簋出土后,现场所有考古人员惊叹...
明中期到晚清民国的400余年,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经历了巨大的嬗变,而作为古老中国书写方式的书法又经历了怎样的嬗变?“补读书屋藏明清法书展”从本月15日至2月8日在汕头博物馆展出,广东省前省委书记、政协主席、南粤著名鉴藏家吴南生老先生亲自为之题写展标。这也是继三年前在汕头市博物馆举办“补读书屋藏联展”之后的又一次专题大展。 这批藏品从明中期的祝枝山、文征明到晚清民国的康有为、梁启超,400余...
1月13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一行前来莞城调研振华路一带的历史文化街区。童明康要求保护和利用好莞城骑楼街区对东莞历史文化工作的重要作用,同时勉励莞城“骑楼街区不多,一定要把它保护好”。 童明康一行前往位于旨亭街的容庚故居进行参观考察。广东省文化厅、省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关领导,以及东莞市副市长喻丽君、市文广新局局长陆世强,莞城街道党委书记刘林宏等陪同调研活动。容庚是我国著名的古文...
1月13日,观众在山东博物馆参观“圆明园特展”。近日,“圆明园特展”在位于山东济南的山东博物馆举行,集中展示瓷器、珐琅器等多个门类的文物精品100余件。该展览将持续到3月31日。新华社记者冯杰摄
12日,永新县石桥镇日光村的村民江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15207961110称,村里的一座古墓被盗了。“听说是明代墓,但我们却不知道墓主的身份,谁能帮我们鉴定呢?”江先生希望有专业人士能帮村民揭晓这个墓主身份之谜。 古墓被盗 墓碑被丢弃一旁 江先生告诉记者,被盗的古墓位于日光村一口鱼塘边。“11日中午12时左右,村里的一名妇女路过鱼塘时,突然发现鱼塘旁边的一个小山丘被挖开了一个洞,...
大明宣德炉孤品横空出世,揭开了近六百年古今收藏家对它悬而未解的神秘面纱,而今惊艳现身于深圳御宝轩的一件“大明宣德年制”香炉,可谓是当今收藏界的一大幸事,此炉为何能享有盛誉,成就精中之极呢?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1,从器型大小而言,此炉口径为8.6cm,高为6.8cm,十分精致俊秀,实属比较少见。据专家推测,从其器型大小判断,适用于偏房或闺房香炉,精巧至极。2,从宣德炉的色泽而论,史籍中有明确记载,...
中国地大物博,作为传承千年的艺术总是深入人心,艺术的魅力就在于传承和经典。作为精美的紫砂壶艺术传承到现在,就是有着创造者多年累积的艺术修为和精湛的制作工艺。 紫砂壶工艺大师李卫明有着20余年的创作生涯,他凭借着一份热爱和专注,将美好的岁月都献给了紫砂壶艺术,将紫砂壶艺术的精妙绝伦带给更多的人。 李卫明出生于1968年,他对紫砂壶有着独到的见解,手法也很精湛,在业界素以“实力派紫砂艺...
行草书兰亭序29.2×120.5厘米1558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1470—1559),祖籍衡山,长洲(今苏州)人,自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斋名停云馆。书画造诣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 文徵明学字是从苏字入手的,后来从李应祯学书。李应祯书宗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虽非书法大师,却是一...
福建三明市万寿岩遗址、河北正定古城、黑龙江哈尔滨731遗址群、首都城市规划……无论是对有关报告的批示,还是到地方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并身体力行推动保护和抢救文物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就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据新华社) 一些地方对“城市建设”最直观理解,就是推倒重来。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在强...
盘点 6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文物 观水法石屏风:这座石屏风最早被宣统皇帝的叔叔载涛存放在私家花园内,1977年运回并原址复位。这是圆明园第一件完整回归的流失文物。 谐奇趣北侧喷泉:上世纪20年代这座喷泉被搬到东城区翠花胡同某大院花园内,直到1987年才被整体移回圆明园原址复位。 谐奇趣石刻:上世纪70年代由西洋楼遗址搬到地安门西大街153号院,2006年7月部分石刻归还圆明园。 ...
在世人认知里,艺术家社会形象突出多显“另类”。这其中既有艺术家本人性格方面(怪癖、愤世嫉俗等)的因素,也有历经后世建构的形象塑造过程,尤其是明清艺术史上的几位明星艺术家,如唐伯虎、徐文长、郑板桥等,在后世不断流传过程中,形象已经过了重新包装。 清代画家郑板桥写过一首诗《为观音阁旵熔上人画竹》(原注:身后之赠),诗曰: 转眼人间变古今,同庚同志想知音,画成不负身前约,挂剑徐君墓上心。...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讲究政治正确,比如发动“靖难之变”的永乐皇帝朱棣,就非常忌讳建文帝的相关一切。他的臣子们也就顺着他的意思,几乎将一切有关这位皇帝事情,在官方历史中抹去。 后来政治环境缓和了,一些当年曾经反抗过朱棣的人,也得到了小规模的平反。比如近期因为平整院落,而出土于富平文庙的一通雕刻于嘉靖年间的石碑,便是当地人为了纪念被朱棣列入“奸臣”大名单的明代吏部尚书张紞。 张紞是陕西富...
昨日18点30分左右,同安凤岗社区洪氏宗祠突然起火,火势蔓延迅速,从宗祠的后落延烧至前落,宗祠不少木质构件被烧毁。19点10分左右,现场明火基本被扑灭,所幸的是,大火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发时,目击的微信网友“羽翼”称,“因为今天拜拜,烧纸烧香,可能没有灭干净就拿进去,从晚上6:40左右就开始着火,报警,然后自己先灭,不过火越来越大”,同安消防多辆消防车迅速赶到。由于宗祠木构件不少,又涂有桐...
曾任明朝高官的林增志是一位瑞安籍历史名人。《小腆纪年》、《分疆录》等史志文献中均记载其晚年隐居泰顺。然而这一说法在温州府志及瑞安县志中都看不到,以至于有人对这一说法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近日,泰顺几名历史文化爱好者在该县司前畲族镇香林寺旧址前山腰处发现了林增志墓道。这一发现,或将证实文献上关于林晚年避难泰顺并葬于当地的记载,为研究温州历史名人林增志提供新的史料依据。 墓碑上隐约可见“...
晚明书画作伪现象普遍,技术精湛,为世所共知。书画作伪现象古己有之,唯独在明代愈演愈烈,这与巨富倾力购藏书画作品密切相关。在利润的驱使下,书画作伪手段越来越高超。本期与读者分享晚明的江南文人如何鉴藏投资。 晚明书画造假作伪之风盛行的同时,书画鉴定专家也应运而起。这时期随着江南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有名的鉴藏家,如文征明父子、冯梦祯、李日华、项元汴家族、汪砢玉、吴其贞、董其昌等人。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