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共酃县县委机关旧址(张平化故居) 3月21日,从炎陵县文物局获悉,中共酃县县委机关旧址(张平化故居)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平化故居位于石洲乡石坝村,1930年建设,1933年中共酃县县委机关搬迁至此,2008年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平化故居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夯实了炎陵县红色旅游的文化基石,对推进红色旅游发展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关链接 张...
3月17日,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郭宪曾、副巡视员马力、调研员呼林贵、蔡理华、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副主任尹夏青、西安半坡博物馆副馆长张希玲等一行13人,在旬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程海林、县文化文物旅游广电局局长何家立、副局长关征兵、蜀河镇镇长李安富和县文管所、博物馆负责人的陪同下,分别到旬阳县博物馆、蜀河古镇检查并调研文物保护工作。 郭宪曾副局长一行在旬阳县博物馆检查了闭路监控设施运行情况,文物库房、馆...
几天前,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180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简称“国保”)迎来了50岁生日。这50年来,首批“国保”历经风雨,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保护。“文革”期间,各地破坏文物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人担心这些“国保”的命运。1973年2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逐步恢复了各地的文物保护工作。国家文...
14日,来自新疆文物保护系统、吐鲁番文物局以及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们汇集吐鲁番,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坎儿井保护工程进行“会诊”,借此寻找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维修方法,使得这一古老的水利工程重现生机。 刚结束不久的新疆坎儿井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吐鲁番地区现有坎儿井1108条,其中能够引来雪水的仍有277条。在专家眼里,坎儿井不同于当地著名的高昌古城和交河故城遗址,是一种典型...
程潜公馆 岁末年初,随着电视剧《黎明前的暗战》在央视热播,对湖南和平解放作出过突出贡献的程潜,名气再度急剧升温。不少人来到位于长沙市人民东路白果园巷23号的程潜公馆旧址,欲重温60多年前那段刀光剑影、波谲云诡的历史。令人遗憾的是,映入眼帘的只有断壁残垣、满目疮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废墟 记者近日来到长沙市人民东路白果园历史文化巷探访。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造型讲究的各种壁画、粗犷浑厚的...
核心提示历时两年的鸡鸣驿城抢修保护工程日前已近尾声,有专家称,鸡鸣驿城抢修保护完成后,将成为河北的“平遥古城”,为当地带来源源不断的旅游收益。另外,作为国内唯一一个具有人文价值的植物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骅聚馆古贡枣园经过保护开发,将600年古贡枣园变成当地农民的绿色“摇钱树”,老百姓从中收获到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从山海关长城保护工程、鸡鸣驿城抢修保护工程的相继开始,到最近中央投资...
3月12日,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组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到陕西对6项文物保护工程和规划方案进行集中评审,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参加评审会并对专家组表示欢迎和感谢。 这次由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由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集中评审的有泾阳崇文塔加固设计方案、岳麓书院保护总体规划方案、韩城党家村二期保护维修工程方案、榆林镇北台款贡城保护加固工程方案、米脂杨家沟革命旧址抢险加固工程方案、米脂姜氏庄...
多层文物的分解和搬运工作繁琐而细致。 文物“搬家”,公安人员武装押运。 文物仓库内,文物工作人员昼夜忙碌。 小心翼翼地从窄窄的玻璃展柜内取出文物。 多层文物的分解非常繁琐。 文物在搬运前需层层保护。 2月11日起,洛阳博物馆老馆文物搬运工作正式开始。近30天时间里,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公安人员武装押运,2万多件珍贵文...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三峡工程已完成考古发掘187万平方米,基本完成1087项的文物保护工作。 单霁翔委员向记者介绍,三峡工程淹没涉及重庆、湖北共22个市(县),共有1087处文物保护项目(含4个单列项目)列入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其中重庆库区752处,湖北库区335处。在这些文物点中,地下文物共计723处,规划发掘面积187.4万平方米,勘探面积31...
近日,苏州吴江市文物局会同市财政局、松陵镇人民政府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山湖饭店民国建筑”进行竣工验收。 山湖饭店民国建筑,位于松陵镇油车路166号,为原庞山湖试验农场办公楼。五开间,硬山顶,两层带阁楼,面阔15米,进深11.2米。青砖白墙,临街水泥贴面,拱形门、窗,墙面有水果、花卉等西洋纹饰图案,是典型的民国时期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因年久失修,损坏较严重,是吴江市重点抢修的文保单位之一。因其产权为...
2011年3月5日,中共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强率市发改委、财政局、规建局等部门到九支镇进行调研视察活动期间,考察了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祠的保护现状。周祠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主席周西成为其母亲修建的氏祠。该建筑继承了朱熹《家礼》中的建祠模式, 周祠建筑精巧别致,布局合理,既有鲜明的川南建筑庭院风格,又具有欧洲建筑和中式装饰风格,体量较大,且基本保存完好,是国内难...
由河北省文物局、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河北省博物馆承办的《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成果展》于2010年3月7日上午在河北省博物馆隆重开幕。省政府孙士彬副省长、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征地移民司袁松龄司长、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征地移民司陈曦川巡视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文物局专家乔梁先生、省政府李同亮副秘书长、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王英志副主任、省政协...
河北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成果展开幕式现场。(3月7日摄)3月7日,一名参观者在欣赏河北南水北调工程出土文物北朝陶俑阵。 3月7日,河北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成果展在河北省博物馆举行。共展出文物500余件,图片200多幅。 此次展览分“工作概述”和“主要成果”两大部分。前者介绍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总体情况;后者用新石器时期、先商文化、商代遗址、汉代墓葬、战国和汉代铁器、壁画墓的揭取及搬迁...
2月23日至25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带队赴安徽省安庆市调研文物安全与保护工作,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长叶春、安徽省文化厅厅长杨果、省文物局局长陈建国等陪同。调研组先后考察调研了安庆市桐城博物馆、陈独秀墓园、世太史第、振风塔、安庆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山谷流泉摩崖石刻、薛家岗遗址等十三处文博单位,全面检查了每处文物单位的安全设施设备、管理状况和防范能力,了解文物保护与修缮工作情况,并对加强文物安全保护...
2月24日,新疆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十二五"建设项目汇报会在乌市召开。此次汇报会是吐鲁番地区文物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地委提出的“重文”“促旅”战略,提高政府机关效能建设,践行地区提倡的“新疆效率,吐鲁番速度”,在自治区文化文物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不久,该地区主动出击、敢为人先,抢抓国家对口援疆的历史机遇,争取更多的文物保护建设项目落户吐鲁番,努力推进吐鲁番文物事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汇报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