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男子打着买文物的幌子先验货,确定为真品后,组织人进行抢劫,共抢得青铜器4件。经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近日,法院以抢劫罪分别判处王闯、周亮、严雷、徐大伟、蒋长海十年零六个月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各并处罚金。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案发后,经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4件被抢的青铜器均为现代仿制品。 年逾半百的王闯是一个文物爱好者,平日里对古董文物颇有了解。2013年6月,王闯得知潍坊...
文物商贩丁某在宾馆与一济宁文物商贩交易,价格没谈好,竟把文物抢走。30日,该抢劫文物案告破,三名嫌疑人到站前派出所自首。三件青铜文物全数追回。 23日,一名济宁文物商贩到站前派出所报警,说自己三件青铜文物被人持刀抢走了,市面价值八万余元。接警副所长杨君对案情做了详细记录。 原来在12月初,泰安文物贩子丁某,到济宁嘉祥一家文物店闲逛,看上三件青铜器,他向老板交了2000元订金,让老板过几天带东西...
饕餮是传说中极为贪食的恶兽,贪吃到连自己的身体都吃光光了,所以其形一般都有头无身。 《吕氏春秋·先识览》中说道:“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饕餮是四凶之一。传说黄帝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 《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据晋代郭璞注解,...
近日,在海外漂泊近百年的“方罍之王”—皿方罍器身与湖南省博物馆珍藏的皿方罍器盖在长沙合体。这再次引发市场对青铜器收藏的关注。 2001年,这件皿方罍器身由日本藏家释出,继而被法国藏家购买,成交价高达924.6万美元。然而,这一高价却难掩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青铜器收藏一直不温不火、行情不甚可观的尴尬局面。虽然近几年青铜器收藏市场略有升温,但与动辄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书画、...
青铜礼器的体制是青铜文化的核心内涵。通常所说的青铜礼器,一般泛指饪食器、酒器和水器等。此外,乐器也在礼器之列。青铜礼器为王室及上层贵族所专用,其组合与数量的差异是划分权利和地位区别的重要表象,从而形成等级森严的礼制。在《周礼》和《仪礼》等文献中,具体记载了西周青铜器的礼制。考古发掘所获的实物资料,为研究青铜器礼制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青铜时代。夏代是...
今天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文化建设也随之发展,在文物事业方面,在国家与群众保护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群众性收藏研究文物以及对文物鉴定的社会需求也在迅速发展。我是从事青铜器研究工作的,现在从自己从事青铜器鉴定工作的体会,来谈谈人文鉴定与科技鉴定之关系,供大家参考。 第一,什么是文物,什么是文物鉴定 文物是人类历史上创造的、并遗存到今天的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或科学价值的实物遗存,...
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保守的估计,这一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这也是青铜器从发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期。由于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
2007年5月,山西省南部翼城县城大河口墓地因被盗被发现,同年9月至次年5月进行了考古勘探和试掘,2008年9月至12月进行了全面普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进行了大规模抢救性发掘。 在墓地周围还发现了几处不同时期的遗址,其中西周遗址位于墓地西南约0.5公里处。墓地分布面积约4万余平方米,埋藏西周墓葬约1500余座。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是新发现的一处西周封国墓地,发现的众多青铜器铭文中...
青铜器铭文习称金文,有铸铭与刻铭两种。战国以前多铸铭,战国时期有较多的刻铭。这些铭文不仅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由于铭文的字体、布局、内容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所以铭文也是青铜器断代的重要标准之一。此外,青铜器作伪的重要方式之一即是制作假铭文,所以了解不同时期青铜器铭文的诸方面特征对于青铜器辨伪也是非常重要的。 青铜器铭文是古文字学研究的一类重要的材料,对青铜器铭文的研究,属于古文字学的一项重要...
一。块范法 块范法(或称土范法)是商周时代最先采用的,是应用最广的青铜器铸造法。 此方法简单介绍如下:以铸造容器为例,先制成欲铸器物的模型。模型在铸造工艺上亦称作模或母范;再用泥土敷在模型外面,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廓的铸型组成部分,在铸造工艺上称为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数块,以便从模上脱下;此外还要用泥土制一个体积与容器内腔相当的范,通常称为芯,或者称为心型、内范;然后使内外范套合,中间的空隙即型腔...
中国青铜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殷墟出土的大量的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形成了以青铜礼器和兵器为主的青铜文明,达到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殷墟青铜礼器的大量出现,证明中国青铜文化已发展到了最高的阶段。以青铜礼器鼎、簋、觚、爵、斝,兵器戈、矛、钺、刀、镞,工具锛、凿、斧、锯、铲,乐器铙、铃、钲等为代表的殷...
青铜器——通常指收藏品中的重器,属国家一级一类保护文物。青铜器是以纯铜和锡铸造而成,常见的有礼器、兵器、食器(包括乐器)、以及工具(主要是容器)等。 最早的青铜器应从夏王朝开始。据载,夏禹王用九洲之铜造九鼎。青铜器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问鼎中原》便是佐证。夏被商灭亡,鼎迁于商。周克商,又将九鼎迁至洛邑(今天的河南)。 最常见的是鼎和爵,品种繁多,尤其商代中后期更为盛行,制作亦更加精...
青铜器物是铜锡合金,有较强的硬度,不像瓦当砖瓦、甲骨陶瓷及书画碑帖等易于破碎,而是便于长期收藏。再则青铜器皿形态各异古朴典雅,线条畅达,这也是其他古玩所无法企及的。 首先,中国青铜器数量大,种类繁多。究竟中国有多少件青铜器物,这是谁也无法统计的数字。有人统计过,仅以有铭文的青铜器物而论,从汉代到今天,出土就达一万件以上。若加上无铭文的铜器,其数量之多就可想而知了。正因为数量大,中国青铜器的...
■透雕云龙纹铜炉 简介 邱立诚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 现藏广州文博系统的部分青铜器 ●广东省博物馆 楚王孙铜钟 通高58.9厘米,甬长20.4厘米,铣距30.8厘米,铜质,铸于春秋时期。主体为合瓦形,器体下边为弧形。隧与鼓部饰蟠螭纹,篆、甬、舞部均饰窃曲纹,纹饰精美。钲部与左右鼓部皆刻铭,正背共六处48字。铭文书法流畅,挥洒自如。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