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转眼间九大博物馆27件国宝的前世今生故事都已经讲完,每一件国宝前世跌宕,今生鲜活。本周央视综艺频道(CCTV-3)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将迎来本季最激动人心的《国家宝藏》国宝之夜,收官盛典。九大馆长再次齐聚国宝舞台,将现场揭晓参考广大网友投票情况、结合各界专家意见的最终进入特展的9件国宝名单,更有数十位专家学者亮相舞台为《国家宝藏》打call.《国家宝藏》收官之夜,感动无限,精彩升级! ...
2月8日,国家文物局通报了2017年文物火灾及相关案件的处理情况,以及近期开展的文物消防安全抽查的相关情况。 2017年,全国发生文物火灾事故共17起,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生火灾事故6起,分别为浙江兰溪市诸葛、长乐村望云楼火灾事故,四川遂宁蓬溪县高峰山古建筑群火灾事故,清华大学早期建筑火灾事故,内蒙古赤峰宁城县法轮寺火灾事故,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家口堡中营署旧址火灾事故和青海玉树新寨...
2月7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带队赴北京市检查调研节前文物安全工作,实地查看了广济寺、历代帝王庙、妙应寺白塔、白塔寺历史风貌保护区等,并慰问坚持在工作岗位的干部职工。公安部消防局、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检查调研活动。 宋新潮一行实地查验了各单位文物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防护设施运行、消防演练和隐患排查情况,重点检查了春节期间文物安全工作的安排...
由央视精心制作、高端白酒品牌水井坊独家冠名的大型文博综艺《国家宝藏》,从2017年末播出以来,一直备受好评。其独创的“国宝+明星”,以国宝前世今生的传奇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国宝之美的节目形式,也得到了观众们高度的认可。今年1月21日节目第七期迎来了上海博物馆,消息一出,引发了观众的议论:繁华现代的上海用什么来表现中华传统文化? 探寻上海血脉中的传统文化基因 上海博物馆的三件...
昨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匠心传承——徐竹初、徐强父子木偶艺术展”,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此次展览历时两个月,将展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漳州木偶雕刻家徐竹初与其子徐强300多件作品。这是他们历时三年精心准备的漳州布袋木偶以及提线木偶、铁枝木偶雕刻作品。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个人艺术家举办的展览时间最长、展览作品最多的一次展览。
记者近日从西藏自治区旅发委获悉,去年年底,西藏自治区正式启动第一批《西藏自治区珍贵古籍名录》和“西藏自治区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工作。截止目前,西藏已有217部(291函)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据悉,自2015年起,西藏自治区整合现有资源,并且开展了西藏自治区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缩微复制、数字化等工作,使珍贵古籍得到再生性保护。 2015年,西藏自治区首...
《三秦华章 光耀四方——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于2月6日在大连现代博物馆开展,共展出120余件(组)文物,包括日已觥、它盉等西周青铜器,秦代陶囷,汉代金饼,唐代折腹银碗等23件(组)国家一级文物,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货币、汉代漆耳杯、唐三彩釉陶卧驼等珍品文物。 此次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展期104天,将持续至5月20日结束。 日己觥 据大连现代博物馆馆长姜晔介...
造于民国的宁波“万工轿”、来自唐代的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以及有着5000年历史的良渚文化代表“玉琮”,前不久浙江博物馆精选的三大馆藏珍宝登陆央视《国家宝藏》。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的国宝探秘节目《国家宝藏》播出后,为高冷的博物馆带来了温度与热度,浙江博物馆成为众多粉丝、游客“打卡目的地”,博物馆热正在悄悄形成。 “国家宝藏·浙博篇”精彩亮相,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作为九大博物馆中一位...
在历史舞台上来去匆匆的三国,留下了太多演绎和传说,如何识其真面目?它对后世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历史学者习惯从文献中寻找答案,而考古学者更善于从历史遗存中发现蛛丝马迹,通过对物质遗存的发掘、分析和研究,揭示背后的历史原貌。 都城遗址和贵族墓葬有重大发现 今年4月初,“河南洛阳西朱村曹魏墓”、“安徽当涂‘天子坟’孙吴墓”,两座代表三国时期曹魏和孙吴的高等级墓葬同时入围“2016年...
随着央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的热播,也引发了市民对身边国家文物的关注。昨起,“镂金叠翠——黄贤军收藏视野下的温州古代金银饰品展”在温州博物馆开展。对“温州宝藏”、“温州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市民,不可错过这趟文化之旅。 据介绍,该展览共展出200多件西晋至民国的金银饰品,以藏家黄贤军收藏的清代金银饰品为主,多为首次展示,为观众展现温州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还原古人的精致生活。 清代金银饰品制...
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国家文物局2018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根据该要点,2018年,国家文物局将从8个方面开展40项工作,努力开创新时代文物工作新局面。
1月30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等联合举办的“学院与沙龙——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开幕,集中呈现学院派这一法国艺术史上重要流派的炫彩篇章。中国文化部部长助理于群、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越南驻华大使邓明魁、法国驻华文化参赞罗文哲等出席展览开幕式。 本次展览的展品来源于两个重要的巴黎艺术机构: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和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前者是享誉三...
新春来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以馆藏文物为基础,举办“瑞犬纳福——戊戌新年馆藏文物展”。展览以“吉庆春节和生肖狗”为主题,分为“迎岁——春节年俗文化”、“兴旺——人类生活中的犬”、“通灵——民俗文化中的犬”和“赏伴——文学艺术中的犬”四个单元。 “迎岁”部分精心挑选卷轴画、挂屏、图册、年画、剪纸、瓷器等文物,展现文人雅客对“岁朝清供”题材的多样性艺术表现,诠释春节蕴含的祭祖、敬神等精神内涵。“...
唐人杜牧曾在《阿房宫赋》中用“秦爱纷奢”来描述秦帝国的富庶。经过两年多的工作,考古工作者在秦咸阳城遗址北区发现秦代大型国家府库遗存,数量庞大、做工精细的编磬,见证了秦帝国的辉煌富庶。 据主持发掘的陕西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介绍,这处大型国家府库遗存是继20世纪70至80年代发掘秦咸阳宫遗址以来,在大遗址保护区内再次发现的大型官署建筑。 这组遗址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窑店镇,地处秦...
1月31日下午,记者从省文化厅非遗处了解到,截至目前,我省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名录173项,省级名录751项,市级名录2990项,县级名录9369项。现有国家级传承人51名,省级传承人296名,市级传承人2063名,县级传承人5916名。 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我省开展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举办15期培训班,培训650名传承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