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甘肃马鬃山玉矿遗址 中国最古老的玉矿遗址 马鬃山玉矿遗址位于甘肃肃北县,初步确定年代为战国至汉代,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玉矿遗存。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办公室主任陈国科介绍,其中的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中,首次发现作为拣选玉料作坊的半地穴房址、玉矿周围的防御型建筑,以及地面式石围墙作坊。出土的大量玉器废料、玉料石皮等遗物,展示了当时的玉矿布局结构及生产与组织情况。这是目前唯一由采矿...
郑州考古发现以人奠基城址 时间:1月8日 地点:郑州西郊东赵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画外音:此次考古发现的城址下存在“婴儿奠基”现象。这种以人奠基的现象,在同时代城墙修筑中极为少见。
马鬃山玉矿遗址位于甘肃肃北县,初步确定年代为战国至汉代,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玉矿遗存。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办公室主任陈国科介绍,其中的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中,首次发现作为拣选玉料作坊的半地穴房址、玉矿周围的防御型建筑,以及地面式石围墙作坊。出土的大量玉器废料、玉料石皮等遗物,展示了当时的玉矿布局结构及生产与组织情况。这是目前唯一由采矿区、选料作坊区及防御型设施区等组成的与玉矿开采相关的聚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评审委员会从全国考古机构推荐的数十项最新考古发现中遴选出6项重要发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创始于2002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承办的新世纪中国考古学术讲坛,是中国最新考古信息的交流平台、重大考古发现的展示舞台和考古新进展的学术讲台。论坛上,中国社会科...
1月10日,记者从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长沙市五一广场附近工地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处宋代木构涵渠遗址。这是继2004年在长沙市坡子街发现南宋木结构给排水工程后,再次发现保存较好的宋代排水设施。 2014年9月,长沙市原五一绿化广场开始动土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即进场,开展勘探与发掘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考古人员在该工地发现一处宋代木构涵渠和37口古井。 发现的宋...
昨日,2014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出炉,陕西无一考古项目入选。新当选的六大新发现分别是甘肃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址、云南祥云县大波那墓地、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山西忻州市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岗嘎墓地、贵州遵义市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据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一直备受瞩目。今年评选的考古项目,是评审委员会从全国考古机构推荐的数十项201...
近日,潍坊市昌乐农商行河头支行在院内施工时发现汉代文物,并上交给了当地文物部门。 据悉,昌乐农商行河头支行在院内开挖地槽时,挖出两个陶罐,猜想极有可能是地下埋藏的文物,于是立即联系了昌乐文物管理所。经当地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确认,这两个陶罐系西汉时期文物,距今已有两千多年。这两个陶罐高近50厘米,器型规整精美,保存完好。像这样体型较大、埋藏久远、又保存完好的陶器,在昌乐的出土文物中是较为罕见...
自上而下依次为: 马鬃山玉矿遗址径保尔草场发掘区。 祥云县大波那墓地出土的铜杖首。 故如甲木墓地出土的黄金面具。 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局部壁画。 岗嘎墓地的独木棺。 播州杨氏土司墓地出土的螭首金杯。 甘肃马鬃山玉矿遗址 中国最古老的玉矿遗址 马鬃山玉矿遗址位于甘肃肃北县,初步确定年代为战国至汉代,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玉矿遗存。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
2014年,中国考古又有一批重要发现,或改写了历史,或纠正了文献记载的失误,或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考古发掘有许多是跨年度进行的,准确的结论有待于考古发掘的结束和研究的进展。 1.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 2.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出土部分遗物。 3.陕西岐山凤雏遗址出土青铜车轮。 4.广西隆安大龙潭遗址出土石铲。 5.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出土铜鼎。 6.陕西西安少陵原韩休墓壁画——山水...
近日,市博物馆接到开发区一位谢姓村民反映,称在取土时发现一座古墓,市博物馆当即组织人员前往调查。经调查,该墓葬是一座由多块天然巨石垒砌构成的东西向石室墓,墓穴空间不大。因长期风化作用及雨水剥蚀的影响,墓葬保存状况不佳,未见葬具及骨骼。 这处新发现的墓葬位于市开发区中云街道大炮台训练场东北约200米左右的半山腰之上。墓室东西长315厘米、南北宽120厘米。仅北壁和西壁保存原状,东壁与南壁以及...
2015年1月5日,湖北省考古所发布最新考古成果,在枣阳市郭家庙墓地曹门湾墓区,发现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群,其中一号墓为早期曾侯墓。经抢救性发掘,出土了我国最早的瑟和编钟架等大型乐舞遗存,填补了西周至战国早期500年间大型乐舞发展史空白,进一步证明曾国是周代礼乐文明的正统代表。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郭家庙墓地位于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一、二组,总长1500米,东西宽800米,分为郭家庙墓区和曹门湾墓...
曾任明朝高官的林增志是一位瑞安籍历史名人。《小腆纪年》、《分疆录》等史志文献中均记载其晚年隐居泰顺。然而这一说法在温州府志及瑞安县志中都看不到,以至于有人对这一说法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近日,泰顺几名历史文化爱好者在该县司前畲族镇香林寺旧址前山腰处发现了林增志墓道。这一发现,或将证实文献上关于林晚年避难泰顺并葬于当地的记载,为研究温州历史名人林增志提供新的史料依据。 墓碑上隐约可见“...
山西省临汾市丁村民俗博物馆7日传来消息称,经过抢救性发掘,以及考古专家考证,丁村遗址再现古人类化石,为中国及东亚地区古人类的系统演化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 丁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北京周口店以外地区发现的首个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它因发现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丁村人”而受世界瞩目。 丁村民俗博物馆陈列部部长周倜7日对记者称,丁村遗址在1954年发现3枚人...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公元前2500年统治古埃及的法老兰尼弗雷夫的王后的墓葬近日在开罗南部被发现。基于从墓葬中搜集的证据,研究人员发现,这位古埃及王后的名字为Khentakawess—与她前两任的王后名字相同,这让她成为Khentakawess三世。这些发现给研究人员提供了埃及第四与第五王朝的非常珍贵的信息,这两个王朝曾参与建造其中一些最古老的金字塔。
正在进行的郑州西郊东赵遗址考古发掘中,新发现大、中、小三座“叠套”在一起的古城里,均有十分重要的文化遗迹出土。其中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中城”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新发掘出的卜骨坑、祭祀区、儿童奠基现象等,都是我国夏代考古史上首次或为数不多的发现。 东赵遗址新发现的“中城”,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早期城址中面积最大的,它与郑州地区其他夏商遗址一起,孕育和繁盛了早期华夏文明。考古人员在“中城”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