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主讲人:袁靖 时间:2015年11月6日(周五)14:00 地点: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学楼402 主讲人简介: 袁靖,1952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1993年毕业于日本千叶大学研究生院自然科学研究科,获学术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
10月19日至21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理事会暨石窟窟檐保护研讨会在陕西彬县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童明康出席会议并讲话。 童明康全面回顾了我国窟檐发展历程,特别是建国以来我国石窟保护和窟檐建设的三个阶段,肯定了建国后开展的一系列石窟保护和窟檐建设工作所起到的抢救保护作用,指出历史上窟檐建设设计上的不足反映了当时的认识水平和能力局限,不能否认窟檐这一保护...
“中国建筑史学术研讨会”30 日在宜宾李庄举行 10月30 日、31日,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宜宾市人民政府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翠屏区人民政府承办,李庄产业园区管委会、李庄古镇景区管理局、李庄镇政府协办的“中国建筑史学术研讨会”将在宜宾市翠屏区李庄古镇举行。研讨会上,专家们将深度研究《中国建筑史》学术内涵,最终将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打造成...
10月19日,第三届中国(景芝)生态酒文化节在潍坊市安丘齐鲁酒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幕。开幕式上,由景芝酒业等单位发起筹建的“中国酒器文物保护基金”正式启动,该基金日前已向社会筹集资金1亿元,用于对古酒器的保护与传承。当天,“首届陶醉中国微视频大赛”“中国酒业微社群高峰论坛”等活动同步举行,从不同角度向人们展示了酒文化的历史。安丘齐鲁酒地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潍坊市的重要文化产业项目,举办此次生态酒文化节...
还记得之前的一个笑话吗? “老爸花10万从黑市淘了幅古画,拿回家后全家人都哭了——”买回来的画如下: 于是又有人做了以下的画作,真是脑洞大开 1、一直觉得古代建筑旁的高台阶如火车站一样的赶脚,终于在这里实现了这份空间交错。 2、人家看书呢!!你玩什么遥控船!看到这张画我第一反应是书童拿着个遥控器在干什么??我一定让他干点什么! 3、小学美术书上就见过这兄弟,我一直想看看他敲...
夏商周:纺织品被赋予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夏商时期纺织原料主要是以丝麻为主。商周时期,纺织品逐渐开始被赋予了身份和地位等社会意义,彰显严格的等级制度,冠服制度开始确立,奠定了丝织品在中国纺织历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从夏代起,纺织品已经成为交易物品,出现了纺织生产发达的中心城镇,形成了以纺织生产为业的专业氏族。束丝(绕成大绞的丝)成了规格化的流通物品。丝绸贸易也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商代丝织物的品种...
中国邮政16日在湖南常德举行邮票首发仪式,面向全国发行《桃花》特种邮票一套,本次发行的邮票共有12枚,是近年来发布的枚数最多的花卉大套邮票,全套面值13.90元。 翻开邮册页面,工笔画勾勒出的桃花嵌在造型各异的洞窗中,香气扑鼻。据介绍,邮票印制过程特别使用桃香味油墨。十二枚邮票分别为白碧桃、单粉、品霞、紫叶桃、瑕玉寿星、碧桃、五宝桃、照手红、绿萼垂枝、二色桃、菊花桃、绯桃。 《桃花》设计者之一...
第一节中国青铜文化的出现 青铜器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青铜器以其雄浑古朴的造型、绚丽精美的纹饰,弥漫着远古的气息,给人以深沉凝重的历史感。而青铜文化主要是指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揭示的青铜时代人们创造的物质文化。这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青铜时代的遗物,主要是指青铜器,此外还有陶、瓷器、木漆器以及玉器、石器等等;另一个方面是当时人们活动留下的遗迹,包括房屋、村落、城址及墓葬等等。...
就世界范围来说,青铜器是所有文物中比较重要的一类,而在中国这一点尤其突出。青铜器以其量大、精品多、艺术与科学价值高而饮誉海内外,因此青铜器的鉴定也成为文物鉴定中最重要的一门学问。 中国青铜器究竟有多少,没有做过精确的统计,其原因也在于它的数量太大,到处都有,难以确知。就陕西而言,从1949年10月到1979年,三十年间先后出土商周青铜器三千余件。1976年12月年扶风庄白出土微氏家族铜器群,一个...
对中国古代青铜器进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酒器、水器、兵器、鼎、食器、乐器、量器、铜镜及杂器等九类。现在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种类进行详谈。 1.鼎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鼎有很小的,也有极大的,小的不足四寸,而鼎中之王应为1939年殷墟武官村吴家...
金价屡创历史新高,可见“金”这种东西迄今依然有着特殊的魅力与永恒的价值。所谓金银器,是以贵重稀有金属黄金和白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器皿、饰件等,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以黄金白银作为财富的象征。正因为其稀缺性历来被皇家贵族统治阶层所垄断,金银制器不仅具有其本身的经济价值,更蕴含艺术上的审美价值。
古代金银器 金,有华贵的黄色光泽;银,有端庄的白色光泽。中国古代金银器不仅类型多样,范围广泛,而且工艺复杂精细。技术含量很高。金银是人类发现、使用最早的贵重金属。它们不但有着灿烂夺目、高贵华美的色彩和光泽,而且化学性质又非常稳定,硬度不高,延展性极佳,具有易于加工的特点。金银的这种特性,非常适宜于制作具有精细工艺的器皿和饰物,以及用于对其它质地的器物表面进行装饰。因此,很早以来,人们就开始用金银...
1、鎏金 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近代称“火镀金”。系将金熔于水银之中,形成金泥,涂于铜或银器表面,加温,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于器表,谓之鎏金。其工艺流程大体分5个步骤:①做“金棍”,将铜棍前端锤扁,略翘起。打磨光滑,抹上热酸梅汤后沾满水银,晾干;②煞金,将黄金碎片放入水银之中,加热熔解;随之倒入冷水之中,形成浓稠的黄金和水银的混合物――金泥;③抹金,用“金棍”沾起金泥,再沾70%的浓硝酸(古时以...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70周年,“台湾同胞抗日史实展览”2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新落成的台湾同胞抗日史实专题展厅开幕。 这是两岸首个全面反映台湾同胞抗日史实的展览,共分六部分,展出的355张历史图片和416件历史文物,大部分由台湾抗日志士后代或台湾抗日史研究专家捐赠。 走进展厅,台湾抗日志士姜绍祖为筹措抗日经费的借据,李友邦及台湾义勇队、台湾少年团原始档案,吴浊流签名的《亚...
陕西省考古专家邢福来27日向中新社记者透露,考古人员在榆林市统万城遗址外,发掘清理出两处大型夯土台遗迹,依其位置和形制判断,夯土台或为1600多年前建立夏国的匈奴人的祭祀场所。此系中国首次发现匈奴人祭祀建筑遗址。 统万城位于陕西靖边县城北红墩界乡白城子村,是大夏国的都城遗址,建城者为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匈奴族后裔——赫连勃勃。它始建于413年,役使10万劳力,历时7年建成。城墙用一种特殊的灰白土筑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