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6月7日从2017年“文化自然遗产日”上海市活动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6月10日当天,上海免费开放100处文物建筑,新泰仓库、中国实业银行仓库旧址、商务印书馆第五印刷厂旧址、怡和打包厂、娄塘天主堂等5处文物建筑是今年首次向公众开放。同时,全市200多个非遗宣传、展示、表演等活动场所将集中对市民免费开放。不过,大世界并不在此次免费开放范围内。 近日...
6月10日,“一带一路大遗址保护论坛”在河南洛阳举行。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共河南省洛阳市委常委王琰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参加论坛并致辞。论坛由河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田凯主持。 顾玉才在讲话中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的系列讲话精神,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发展短板,切实保护好、发展好我国的大遗址,为推进...
曾经为进京考学、经商、会友的同乡提供服务的各地会馆,一度担任着“驻京办”的角色。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繁盛一时的会馆逐渐没落,很多都成了拥挤破旧的大杂院。昨天,北京晨报记者从东城区召开的名城委全会上了解到,今年年底前,包括安乐禅林、江西丰城会馆、湖南辰沅会馆、江西新建会馆、福建汀州会馆南馆等在内的11处文物有望腾退完毕。“十三五”期间,东城区将推进47处文物腾退工作,所有会馆建筑拟全部腾退修缮。 ...
VR技术带你到“故宫修文物”、不带头盔玩3D游戏、黑胶唱片数字修复“重现”梅兰芳原音……在进行中的北京第二十届科博会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携手,聚焦融合发展。 走进科博会的首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成果展,500多平方米的展区内,有新媒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动漫游戏等多个前沿产业,凸显了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文化创新。 该成果展由北京市文资办主办。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继续加大政策...
大宫门河底挖出的鎏金铜象首、西洋楼养雀笼的黄釉琉璃构件、嘉庆御制的刻石……106件有故事的圆明园出土文物今天对外开展,这也是圆明园遗址公园首次向公众展示1996年以来20余年的考古发掘成果。展览位于圆明园展览馆内,预计展出到10月。 此次展出的106件文物均为圆明园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珍贵文物,主要包括铜器、玉器、琉璃、瓷器和建筑构件,件件有特色、件件有故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
资料图 近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座谈会,邀请11位各级文物收藏、流通、鉴定行业组织(或筹建组织)负责人进行座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此次座谈会的召开,初衷在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完善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的政策措施。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指出,文物部门要高度重视民间收藏文物工作,充分听取业界心声,从实际出发,找出解决制约...
6月9日下午,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体育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博物馆和陕西省文物局共同主办的《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部秘书长瓦里也夫・库阿特占、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们都为展览促进中哈文化交流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次展览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承办,共展出以秦兵马俑为主要展品的文物60件(组...
6月10日,故宫,游客在观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当日,是首个自然和文化遗产日。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昨日是六月第二个周六,也是我国首个“自然和文化遗产日”,北京市文物局同步发布了今年上半年考古阶段性成果,今年上半年共完成考古发掘项目20余项,发掘面积约16000平方米。 其中,延庆世园会考古罕见发现了魏晋时期的家族墓地;城市副中心考古墓葬群数量增加了276座。 延庆发现保存完整...
多位知名专家现场免费为市民鉴定文物,讲解文物收藏知识。 深圳晚报记者 冯明 摄 6月10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深圳市文体旅游局主办,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深圳博物馆等多家联合承办,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深圳市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深圳博物馆举行。来自深圳各大高校的传统歌舞展演,热情洋溢的音乐,轻快动感的舞姿,向市民展现了全国各民族的热情和活力,让市民...
6月10日,第12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华安县文广体局举办“印象 华安”文物图片展。 此次展览,旨在进一步增强我县广大群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图片展展出的22幅图片,分别来自该县5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而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县里的文物现状。
北京市东城区近日(8日)发布消息,11处文物将于年底前腾退完毕,包括安乐禅林、丰城会馆、湖南辰沅会馆、江西新建会馆、福建汀州会馆南馆等。目前,东城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56处,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推进太庙、皇史宬、京师大学堂等47处重点文物腾退。
展出的出土的虎犬齿、鹿右下颌骨等。 记者 李文科 摄 走进长江文明之大溪文化主题展在三峡博物馆举行。记者 李文科 摄 今(9)日,《走进长江文明之大溪文化主题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一楼展出,约380余件套石器、骨器、陶器及动植物标本展出,配以照片、地图、图表、模型等辅助展品,免费对公众开放。 从上世纪20年代发现至今,经过几代考古人的艰苦工作,大溪文化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
中国国家文物局将推动中国国家博物馆设立中国首个“文物避难所”,这是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10日在河南洛阳透露的消息。 今年6月10日是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遗产与与‘一带一路’”论坛10日在洛阳举办。 刘玉珠在论坛主旨报告中回顾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不断扩大文物对外交流与合作;国家文物局不断提高文化遗产国际参与能力,同时向世界传递...
资料图 图文无关 昨日,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今年3月龙岩市文物局获得由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全省仅两家单位获此殊荣。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我市于2013年正式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历时4年。此次普查涉及的范围广、行业多,登记的文物量大、类别全,全市共调查、走访国有单位3665家,涉及19个行业、系统,其中...
6月8日,有媒体曝光了上海静安区巨鹿路上一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被完全拆毁,改建为一处貌似现代风格建筑的消息。经多方了解,此处建筑几年前被一个私人业主以8000多万元价格买下,这个业主为一个90后海归女孩,其母亲在对这处工程进行照看。目前,静安方面已经介入调查,责令其立刻停止修建新建筑,并对老建筑进行复原。(6月9日 东方网) 就在几天前,南京百年文保建筑浦镇火车站,遭到一剧组私自拆改。南京浦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