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生生不息》、《千一自在》等琉璃艺术精品曾被北京故宫和世博中国馆典藏,这些作品昨天出现在世博展览馆的上海台湾名品博览会上,这也是本月底将在上海揭幕的“诚意——一个中国琉璃复兴的故事”琉璃工房展览预热。琉璃工房是台湾地区在大陆发展较受瞩目的文化艺术创业者之一,1987年由演员杨惠姗、导演张毅在台湾成立,主要选择以“琉璃脱蜡铸造”...
由四川省文物局和台湾新光三越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和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共同承办的《神秘北纬30度线•古蜀文明秘宝展》圆满完成了在台湾台北市的展出任务后,于3月15日移师台湾台中市新光三越中港展馆正式拉开帷幕。《神秘北纬30度线•古蜀文明秘宝展》台北首展获得广泛赞誉,先后有10万民众参观了展览。此次台中展是四川文物赴台巡展的第二站,也是四川文物首次在台中展出,台湾工商报、民众日报、中天...
《人民日报》发表由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贾宇撰写的文章《国际法视野下的中日钓鱼岛争端》:提及根据当时的国际法,中国通过先占取得了钓鱼岛的主权。另还提及,钓鱼岛在南宋时由晋江管理。 昨日,早报记者采访了泉州城建档案馆、方志部门以及民政局地名科、泉州文库办等,了解到,多种古籍见证钓鱼岛自古是中国固有领土,历史上,不止钓鱼岛,曾由福建泉州管理的还有台湾、澎湖与金门。 《福建史志》记载钓鱼岛属福...
一年一度的上海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将于4月20日至4月23日在上海东亚展览馆登场。主办方昨天在沪透露,此次特将展区将分为“台湾板块”、“名牌古玩城板块”、“海内外著名藏家板块”和“拍卖会板块”。在历届古博会上以玉器和杂项为特色的台湾展商群体广受青睐,此次“集结”再度赴展。 博览会上各地藏家将带来许多令人瞩目的精品。来自台湾的成蹊古美术的“西汉白玉双联谷纹壁”、鸿年金玉的“明·金镶宝石帽顶”、毅...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率500人访问团来到台湾,并全程主导来台展览与活动内容,在多个县市举办文艺表演。 除了台北、高雄和屏东等地的文艺晚会,“北京文化周”更选择与北京知名的798艺术区同样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展示场所—松山文创园区,作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和“北京798印象艺术展”两大静态展示内容之空间。前者介绍如景泰蓝、宫廷补绣、皮影戏与传统药香制作等,具有浓厚的北京古都传统特色与市井...
千年骨骸图片。图片来源:台湾“中广新闻” 据台湾“中广新闻”报道,台湾台中市清水中社遗址发现千年骨骸。当地文化局长叶树姗表示,考古抢救发掘团队最近进行镇政路计划道路试挖时,发现三具千年人骨和陶器,印证中社遗址番仔园文化资产丰富。但因为计划道路通过,无法原址保存,市府委托台湾“中研院”考古专家刘益昌团队,以剥取法取下后,妥善保...
日前,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回到家乡福建,踏寻父亲的足迹,前往永安文龙村复兴堡。高孔廉1944年在永安出生,时隔68年再次踏上永安这片土地,他十分高兴,对那些珍贵历史遗迹和文物在自己的出生地得到妥善保护感到高兴。 上世纪40年代初期,高孔廉的父亲高子通是国民党中央社永安县的电讯工作人员。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山区小县城,当年曾经同时聚集了国民党中央直属台湾党部和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及国民党...
在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施厝村,100多位农民从事玉器加工雕刻,产品主要销往台湾、广东、上海等地。
2月24日,78岁的清史专家阎崇年携新作《大故宫(微博)》再度出山,第4次登上《百家讲坛》,通过60讲为广大观众全景呈现一个宏伟瑰丽、价值连城的故宫。《大故宫》一套3本的同名书籍,也将陆续推出。 作为中国紫禁城协会的副会长,阎崇年研究故宫已经长达50年。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民间有一种看法,认为故宫里价值连城的宝贝,都被运到台湾去了。但是在他眼里,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故宫绝非一个空壳,而是...
沈东子(桂林) 有首歌叫《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孟庭苇的成名曲,唱得缠缠绵绵的,其实想看的不是雨,是她心中的“你”。说到台北的冬季,若没有特别挂念的人,还真没什么诗意,尤其到了夜晚,阴冷阴冷的,唯一让异乡人温暖的地方,是敦化南路24小时开业的诚品书店,里面连台阶上都坐满阅读的人。看到这景象,我不由得联想起昔日北京韬奋图书中心一度有过的辉煌,那里的每级楼梯上,也曾坐满读书人,如今韬奋关门了,诚品依...
中新网3月20日电 中国金币在台湾的总经销台湾大洋金币公司近日开始大力推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近在台湾面市的《水浒传》纪念金银币(第3组),进一步弘扬中华钱币文化。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标志,至今在大陆与台湾均有经久不衰的影响力。为进一步展示中国古典名著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中国人民银行于1995年起陆续发行以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中新网3月12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94岁赵世杰铁路局退休后,在家种蔬果、花草,2年前曾用住家枯龙眼树枝,自雕助行手杖。台中市北区育德小区在绿园道设生态池时,赵世杰热心提供白蛇、蝉鸟等各式造型朴实木雕美化人心。育德里里长黄志铭说,这不是漂流木雕品创作,是里民自发性融入小区的心血。 有点重听的赵世杰提到木雕创作,一股脑从住处柜子,拿出各式雕刻刀、刨削等大大小小工具。赵世杰说,年纪大了只能慢...
3月11日,艺术家徐冰在台北诚品画廊举行个展“从《天书》到《地书》”。现任中央美院副院长的徐冰因作品《天书》成名,《地书》是他近年来搜集整理“标识语言”创作而成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