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委宣传部了解到,近日文保部门对该区万字会村6号住宅楼地基进行考古勘探,发现7座战国时期墓葬。经过抢救性清理发掘,出土玉璧、青铜器物、水晶环、刀币、陶器等珍贵文物30多件。2002年以来,宣化区几乎每年都有战国墓葬发现,到目前已发掘50多座。 据张家口市宣化区文保所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发掘的7座战国时期墓葬都是战国晚期单人墓,墓葬形式为竖穴土坑,深度为4至5.3米,部分墓室...
一些疑似古代石砖显露出来。 8月4日上午,正在市区西湖景区修建防土墙的施工工人郑汉华无意中发现了古墓遗址。市博物馆专家得知消息后赶到现场进行考察,并初步判断遗址为宋代古墓,具有很高的研究和考古价值。 昨日下午,平湖旁的一处发现引起人们的关注。记者赶到现场时,看到一段约两米长的倒塌防土墙,刚一靠近,蚊子受惊倾巢出动,一阵阵腐烂的味道传出,这就是新发现的古代墓葬。墓葬处并没有明显的印记,一处青色的...
“我从事文物考古工作以来,第一次看到保存得这么完好的古墓葬,在宜宾市也是十分罕见的”,8月5日下午,江安县文物普查队来到仁和乡,在密林深处发现了一处清代古墓葬群。 这些墓葬群地处仁和乡会龙村大漂水岩半山腰,四周竹林、树林十分茂密,人迹罕至;由于隐藏在深山密林,古墓保存得相当完好,这个墓葬群由7个古墓组成,是当地土著居民范氏家族墓,均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的墓葬。...
近日,锦城街道一村民在建房挖地基时挖出了一座千年古墓。当即由省、杭州市及临按市文物馆组成的考古专家队,前往墓地进行了考古挖掘。 受台风“凤凰”影响,连日来都是阴雨天气,古墓的发掘工作并没有因此中断。时至今日,1号墓内所有的墓葬品均发掘完毕,专家还对该墓室剖面进行了平面绘图。据临安市文物馆朱馆长介绍,1号墓的墓体结构保持完整,为长方形多耳式券顶砖墓室,墓室全长5米多,分前后...
7月31日,新疆阜康市新发现一处占地方圆百里古人类遗址。其中,发现古人类居址一处,岩画5处,古墓葬30多处。 此次新发现源于近日在阜康市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活动。7月3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外的考古人员以及昌吉州的文物工作者分成两组,在阜康市南部山区开始普查。当日12时,考古人员在山坡上徒步观测时,突然在一处空旷的山腰上发现石堆墓群。文物普查组工作人员惊喜之际,在附近开始详细普查。考古专家...
蚌埠双墩1号墓墓葬的野外考古工作结束后,为保持墓坑现有结构稳固,又尽可能恢复古墓原貌,经过我省考古、地质和水文方面的专家“会诊”后,决定采用水泥封护表面覆土的办法对墓底进行保护。 专家介绍,采取混凝土封护表面覆土的办法,只是个权宜之计,是为了尽可能地保护墓坑结构稳定。据了解,该墓坑复原工程预计将持续一个月左右。此外,墓坑附近存放殉人遗骨的临时仓库也已经建成,殉葬人遗骨以及...
古墓内景 陶玉其 摄 临安文物馆馆长朱晓东直了直自己的腰,长长地舒了口气。到昨天下午3点,临安锦城街道青柯村发现的千年古墓2号墓穴终于打开。一切没有让这些考古专家失望,2号墓比起先前发掘的1号墓“货色”更多,出土的文物保存完好。更让老朱开心的是,整个墓没有被偷盗过,“很完整,初步认为是晚唐钱宽墓和五代康陵墓之间年代的墓葬,有着承唐启宋的作用,很有研究价值。...
记者今天从新疆呼图壁县获悉,新疆考古专家正在对位于呼图壁县境内的五十余座古墓进行抢救性挖掘。 这些古墓坐落在距呼图壁县约八十公里的南部山区,共有一百零二座大型土墩墓,规律地分布在呼图壁河两岸较缓的山坡上。由于此处将成为石门子水库淹没区,考古人员对这些古墓葬进行抢救性挖掘。目前挖掘的古墓共分布在四处,沿呼图壁河南北约二点五公里。 考古专家对已挖掘出土的一批青铜器、陶器和骨器判断,这些土墩墓应是战...
古墓就在这片翠绿竹林的山坡上 考古专家在测绘古墓外围情况 黄丁宁/摄 24日上午,锦城街道青柯村传出了一条爆炸性新闻:村民俞忠华在建房挖地基时挖出了一座千年古墓。获悉这一情况后,省市考古专家立即赶赴现场开始挖掘。昨天是发现古墓的第5天,古墓挖掘进展怎样?墓室主人是谁?记者昨日带着一系列谜团前往古墓挖掘现场一探究竟。 现场挖出古墓断面和排水系统 昨日下午二时许,记者驱车前往古墓...
图为发掘出保存最好的成人骨架 关注叶家庙遗址发掘 叶家庙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又取得新进展。昨日,负责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的省考古专家向记者通报,经过近2个月的发掘,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级考古专家又在该城址中发掘出共69座古墓的特大古墓群。据称,这是孝感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墓葬最多的一个古墓群。 据湖北省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该特大古墓群集中在150平方米范围内,69座古墓中有婴幼儿瓮棺(2个陶...
在环市路地铁工地发现清代古墓,在墓外找到一墓志铭和陶罐。曹景荣 摄(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初步断定为清代后期 该处可能存在古墓群 昨日上午9时许,广州地铁5号线花园酒店站的排水管道工地,施工人员在作业中挖出酱釉罐、墓志、陶罐等物品(如图,梁文祥摄)。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初步判断,此处是一清代古墓,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该工地已经停工,配合考古部门进行挖掘勘查。 挖出瓷片墓志、酱釉...
蚌埠市小蚌埠镇双墩村——一个位于淮河北岸的村庄,曾因发现新石器时代的象形文字而闻名于世。今天,随着双墩1号墓文物的提取,双墩再次引起世人的瞩目。黄、灰、黑、红、白五色混合花土封填墓葬;俯视如大型玉璧的圆形形制……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发掘,蚌埠双墩一号墓的发掘已经接近尾声。
日前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仁怀市文管部门在九仓镇谢厂坡发现一处精美的古墓石刻。 古墓建于民国初年,布局得当,环境优美。坐东北、向西南,沙石建造,占地面积160平方米。石刻由石柱、条石扣砌而成。近百年的风雨剥蚀中,石刻稍有风化。
古墓发掘现场。首席记者 郭启朝 图 古墓内发现的青铜戈上雕刻有精美鸟书。 昨天记者获悉,位于南阳市城区八一路与工业路交叉口处的两座春秋古墓已经发掘完毕,除了出土大量的礼器、乐器、兵器、玉器外,考古人员还清理出了720件皮甲,并从一件青铜戈上发现了古文字。 记者看到,所清理出来的皮甲都编写了号码放在盛有药液的塑料袋中,其形状有菱形、方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等,每一片上都有穿孔。但缝缀皮甲的...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出土的衣物。 棺材里为啥要放一根甘蔗?封口严密的坛子里到底装了什么东西?这两座古墓是什么年代的?上周四和上周五,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和省里的考古专家对市区两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当时留下了不少谜团。经过这两天初步清洗处理,从古墓中出土的器物渐渐被揭去神秘面纱。 坛子里装着骨头甘蔗是“打狗棒” 当时,许安村古墓里出土了一只封口严密的坛子。坛子里面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