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丁 孟 现为故宫(微博)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微博)文物鉴定委员。 外观造型 镜外观厚实,表面多呈银白色、黑褐色(俗称“黑漆古”)和深绿色(俗称“绿漆古”)。它的合金比例一般为:铜69%,锡25%,铅5.3%。 此时,铜镜的造型除传统的方、圆形外,又创新出了八瓣菱花...
中新网3月31日电 3月30日,国内首家章牌主题艺术馆——铜道艺术馆在北京开业,一个全新的线上、线下整合,展示、营销协调统一的航母级章牌营销平台正式浮出水面。自此,在我国一直处于零散运作的铜章收藏市场,开始进入品牌化、平台化时代,一个全新的且极具潜力的艺术收藏产业强势崛起。 与此同时,我国首位获得国际硬币设计大奖的钱币设计师,徐云飞先生的《马非马》铜章作品展也在铜道艺术馆内拉开帷幕。近百位行业...
本报铜川讯(记者 薛振宇)26日,《吉州瓷韵——江西省博物馆藏吉州窑瓷器展》在耀州窑博物馆举行,115件吉州窑瓷器免费展出。 据了解,为促进耀州窑和吉州窑两座古代窑场的陶瓷文化交流,加强江西省博物馆与耀州窑博物馆的馆际合作,双方联合在对方馆分别举办《范金琢玉——陕西铜川耀州窑陶瓷珍品展》和《吉州瓷韵——江西省博物馆藏吉州窑瓷器展》专题展览。耀州窑陶瓷珍品展于去年12月26日在江西省博物馆隆重推...
河南 黄林纳 宋兴 1980年信阳地区的考古工作者在罗山县蟒张后李商代墓葬M8出土的一个青铜提梁卣中发现了2公斤的残存液体,经北京大学化学系化验表明系商代的酒。此酒历经三千多年,依然保存到现在,令人惊叹。由此我们将时光回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代,探讨一下商周时期的酒文化。 商代是一个十分崇尚酒的社会,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对酒充满了强烈的兴趣,这可以在考古发掘和甲骨文以及文献记载中...
据悉,金属锁具发明于汉代,为簧片结锁。古铜锁的欣赏价值较高,市场上仿品较少,如明代的三色铜锁,清代的白鹤锁、密码锁、暗门锁、四开锁、倒拉锁及人物、动物和文字造型的锁具,都值得收藏。 古代锁具的类型分为簧片构造锁与文字组合锁两大类。簧片构造锁又分为广锁、花旗锁、刑具锁及首饰锁,多为横式锁具,用于门、柜、箱。光绪年间多产于绍兴,俗称“绍锁”。这些锁大多为铜质,正面呈凹字状,端面是三角形与长方形的组...
此次出土的部分文物。 3月20日,渭滨区石嘴头村一名村民找人用挖掘机开挖宅基地时挖出文物,随后当地群众随即上报,文物部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清理,连续两天时间共出土文物175件。 3月20日晚上,开着挖掘机在为石嘴头村一户村民开挖宅基地的崔师傅突然发现,挖出来的土堆里掉下来一个“大罐子”,他仔细一看觉得像是青铜器。随后,在场村民迅速将此事报告给了村上和当地文物部门。很...
古墓区中冒出一座规模不小的新墓,图为已建成的水泥台阶。 张凌发 摄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烟墩山墓地”。 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宜侯夨簋(资料图)。 镇江烟墩山因出土国宝级文物宜侯夨(cè)簋(guǐ)而闻名,宜侯夨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的最重要青铜器之一,这里的宜侯古墓也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近日镇江新区网民“临江西路...
现代青铜修复技术源自宫廷,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引入上海博物馆之后,便在上海生根、发展,50多年来形成了一支师承有序的人才团队。日前,美银美林宣布资助上博修复“交龙纹鑑”,今年10月,这件在修复部门“驻扎”了15年之久的青铜器有望在展厅与公众见面 孙行之 “这件青铜器是对我在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事业的最大考验。每个步骤都达到了我所经历的最高难度。”上博青铜器修复组组长、副研究员张光敏在接受《第...
(记者 王剑)江中捞起2000年前古铜剑,当事双方为争归属权纷争不断。27日,历时半年之久的江西南昌古铜剑案尘埃落定,这柄价值数百万元人民币的战国古铜剑最终“安家”江西省博物馆,获得最好的保存环境。 2011年9月9日下午,一艘运砂船将鹅卵石从赣江樵舍水域运到南昌市新建县蛟桥镇裘家码头,码头工人熊某在清理鹅卵石时发现一把古剑。负责运砂的工人罗某怀疑是从自家沙场挖出后,与鹅卵石一起运到裘家码头的...
本报讯 首席记者 肖宇辉 报道 昆明余家悬挂高堂之“辟邪宝剑”,近日通过疑似文物科学检测,确认为保存完好之战汉时期青铜剑。 近日,市民余先生携带家中“辟邪宝剑”,到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作科学鉴定。余家几代居于昆明,据余先生所说,该剑是七十年代末期,一位邻居为谢家父一饭之恩而相送的。多年来余家一直把该剑悬挂于家中重要位置,余父更时时将宝剑擦拭。有一次,朋友看过剑后称其是近...
长江商报消息 今年2月,一套拍出2.2亿元天价的“汉代玉凳”被人质疑产自江苏邳州的作坊。在此之前,一件被称作宋徽宗《千字文》的书法作品拍出1.4亿元的高价,但很快遭到藏有唯一真迹的上海博物馆质疑。 近年来,中国文物造假事件层出不穷。日前,一家专业艺术品网站深入调查,公布了一份《中国文物造假地图》,其结果可供参考。 记者近日走访武汉市古玩市场了解到,湖北青铜器造假多集中于荆州、石首、监利等地...
本报记者 张向阳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近年来,伴随国人收藏热的兴起,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产生了数量众多的“青铜村”“仿古村”,村子里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制作青铜器。成千上万件披着红斑绿锈的仿古青铜器,从这里制造出来,流向各地。伊川县烟云涧村是中原地区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这里被称为洛阳著名的“仿古第一村”,这个本该是中原地区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